昭君曲二首 其一
胡月生西彎,明妃西嫁幾時還。不見單于謁金陛,但見邊烽馳玉關。漢家將軍高筑壇,身騎烏龍虎豹顏。何時去奪胭脂山,烏乎何時去奪胭脂山。
胡月生西彎,明妃西嫁幾時還。不見單于謁金陛,但見邊烽馳玉關。漢家將軍高筑壇,身騎烏龍虎豹顏。何時去奪胭脂山,烏乎何時去奪胭脂山。
中庭霜重夜沈沈,借得馀光補寸陰。耐此清寒同素志,擁書且復擁重衾。
孤燈如豆漏頻催,欲向雞窗展卷才。為數更籌勞問夜,清寒宛若勵吾媒。
天上何人修月斧,
巧將馀刃斲巴山。
玉蜍清浸婆娑影,
正在微云點綴間。
此個物,上拄天,下拄地。
皖口作眼,皖山作鼻。
太平退身三步,放你諸人出氣。
太平淈髿漢,事事盡經遍。
如是三十年,也有人贊嘆。
人禽判在意誠間,第一工夫第一關。
孺子無心偏取水,愚公有志竟移山。
已過日月還流轉,未壞乾坤肯放閒。
大謬早知應早讀,回頭悔不破癡頑。
四序春還轉,重泉夜永藏。有懷空陟岵,無地不沾裳。列鼎嗟何及,趨庭恨倍長。九原難復作,風木古來傷。
浮生俱幻夢,異代想音容。痛拭牛山淚,悲看馬鬣封。義方馀手澤,往事感遺蹤。祿養真無補,瞻云涕復從。
卷東風柳綿飄地,秋千架冷朱索。鴛機不動鶯簾靜,知是未曾梳掠。春寂寞。想蜀雨、巫云一縷情難托。才褰翠箔。向鳳眼窗心,菱花鏡背,波溜已先覺。
雕籠近,指道阿蘇能學。但將眉語傳卻。蟬云拂罷豪犀放,早許柔荑先握。紅日落。料紫竹、香鞋不誤方喬約。墻陰那角。掩小扇輕扉,籠燈時候,莫更鎖銀鑰。
寂寞空山宴坐時,
千鈞重寄一絲危。
直饒雙眼頻開合,
著處由來不自知。
暮春風氣佳,之子遠行游。
振衣即前路,揚舲萬里流。
顧瞻林間鳥,好音正相求。
感念同心友,對酒不能酬。
昔為連枝樹,根條本同丘。
今為完山鳥,翻飛各異州。
釀成送臘三白,功在迎年九秋。
樵指擔肩相賀,飯囊酒甕何憂。
三百六旬余此夕,
萬般生事屬流光。
天公夜半吹微雪,
又與梅花助曉妝。
郎官愛此水,因號郎官湖。吾來客楚州,跡與曩哲殊。
三年歷傳舍,炎雪勞馳驅。瓜期偶息影,偷閑亦須臾。
主人敬愛客,放棹攜百壺。繡幕漾云水,牙檣狎鷗鳧。
紛紛角黍筵,畫舫凌虛無。靈均日已遠,節物留歡娛。
歡娛亦何有,清賞在吾徒。談笑愜素心,至樂非笙竽。
主人今謫仙,胸有驪龍珠。乃援沔州例,標此名勝區。
我名以湖傳,佳境恐厚誣。雖為香案吏,本是山澤臞。
家園滏水陽,三徑行就蕪。中宵劇歸夢,猿鶴勤招呼。
身隨彩絲系,病藉艾草蘇。笑此朱夏天,清霜點鬢須。
虛名重刻畫,麗句重操觚。君詩勿傳播,馮夷定揶揄。
寒山斷行跡,落葉大于掌。我來正凄風,撫景結遙想。
峭崖逢僧臞,空林答樵響。饑烏啄敗蘆,征雁弄清吭。
俯仰會所適,心目競颯爽。一峰立我前,窄徑聚而上。
倦欲憩松根,險思扶藤杖。遂得造其巔,平湖貢滉瀁。
云從足底生,煙自樹頭敞。始信山中人,足悟塵外賞。
后期回春姿,林木互蒼莽。蠻榼倩僮攜,鼓琴矢獨往。
競渡相傳為汨羅,
不能止遏意無他。
自經放逐來憔悴,
能校靈均死幾多。
疾風吹雨過前溪,留得馀涼在竹扉。為我拂床仍置席,今朝夢穩故山歸。
竹樹翛然亦雨馀,便疑秋已到林居。恨無新月當霄掛,空遣清風為掃除。
甫痛何郎夭,丘明亦復然。
因思題墓上,不若斗樽前。
劍馬為誰得,琴書有女傳。
惟應千載下,配食雪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