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亭已就游焉息焉開蕪植援漫成二律 其二
幽山祇合付幽人,寧淡相求自有真。冬樹得霜齊氣色,秋英馀露轉精神。剪蕪植蔭非徒爾,選勝棲玄念宿因。誰謂吾廬千疊外,未妨此地一為鄰。
幽山祇合付幽人,寧淡相求自有真。冬樹得霜齊氣色,秋英馀露轉精神。剪蕪植蔭非徒爾,選勝棲玄念宿因。誰謂吾廬千疊外,未妨此地一為鄰。
誰最平峻功,共推陶士行。砥柱咸和閒,斂膝無攲傾。
朝暮運百甓,習勞惜分陰。木屑暨竹頭,綜理纖悉能。
赫然生八翼,乘風上天門。每思折翼夢,滿盛懼不勝。
明鑒似魏武,忠順似孔明。投袂殲跋扈,咄嗟定江陵。
默也殺方州,用為方州尊。向令害宰相,宰相亦所應。
貽書王茂宏,俊快尤絕倫。第就入討峻,未若溫太真。
赴難死同仇,寧以疆場分。進如石投卵,切齒恨稍伸。
若復召兵返,是敗于幾成。征西深感悟,戎衣輒兼程。
石頭欲西歸,旋踵與禍鄰。譬如騎猛虎,中下不并存。
義旗將回指,慎毋攖眾心。征西愈感悟,分米餉嶠軍。
未功先拜官,驃騎命敢聞。灑泣誓登舟,臣等受國恩。
濟則與同祚,不濟當死身。大書嶠似侃,一字皎日星。
前此聞敦謀,謬為恭且勤。盛稱錢世儀,滿腹皆精神。
餞別起行酒,鳳飲未及唇。手版墜其幘,陽醉加色聲。
京尹無后言,安坐□討敦。最初詣建康,特遣繇劉琨。
晉祚雖云衰,天命猶未更。我整河朔師,江南惟賴卿。
勸進豈細故,勝任非他人。不忠故非孝,燦燦在孝經。
既至苦請歸,亦念慈母恩。世梗道途澀,梓宮稽奉迎。
絕裾遂永訣,此恨何時平。
楊氏昔為我,老子實似之。
墨氏昔兼愛,釋迦亦如之。
孟子辟楊墨,有功此一時。
似仁與似義,暗傳匪明垂。
梵語東漢譯,玄門西晉師。
迄為萬世害,三教乃并馳。
獨一韓文公,張我正正旗。
濂洛有諸老,此盛彼遂衰。
宰相有權能割地,
孤臣無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鴟夷子,
回首河山意黯然。
三水殊源此合流,水濱無數木蘭舟。山川厄運遭時變,邑里蕭條動客愁。
夜靜不聞雞犬吠,村空惟有虎狼游。保厘南服知誰是,坐食何曾為國謀。
世變江河去不回,江村無復舊樓臺。豺狼競出人何在,荊棘成叢屋已灰。
法令幾時驅鬼魅,恩波何日潤蒿萊。救民水火應須急,調度全憑濟世才。
復此度關吟,天寒歲欲深。
江云行渺渺,嶺樹坐陰陰。
白日仍投璧,清宵有卻金。
管寧何處在,遼海憶同心。
碧欄干外繡簾垂,
曾識云仙至小時。
見我佯羞頻點影,
滿頭猶自插花枝。
杏花紅鎖玉樓人,
試拂山龍日正春。
愿得圣朝無闕事,
不煩纖手號針神。
明眼空青,忘憂萱草,翠玉閑淡梳妝。小來歌舞,長是倚風光。
我已逍遙物外,人冤道、別有思量。難忘處,良辰美景,襟袖有馀香。
鴛鴦。頭白早,多情易感,紅蓼池塘。又須得,尊前席上成雙。
些子風流罪過,都說與、明月空床。難拘管,朝云暮雨,分付楚襄王。
粼粼山塘水,長堤抱孤峰。
突兀見題石,烈士留遺封。
松檜一徑陰,但有花傭逢。
逡巡日下影,寂寞苔上蹤。
世風習柔靡,眾醉如酒濃。
義憤發卑賤,難馴氣猶龍。
至今埋骨地,勁草生蔥龍。
出門白鷗起,心警疏林鐘。
驪山之水溫且清,朝元閣上空月明。
玉環化作馬嵬草,碧樹蕭蕭猿夜聲。
朝代興亡容易變,今人不見古人面。
疏林落落掛斜暉,金井梧桐秋幾片。
切偲取義思怡如,
兌習工夫憶泗洙。
泮水朋來方袞袞,
三千攀附圣門徒。
林泉攬勝擅琴東,結構天然奪化工。聞道經營逾廿載,主人辛苦客從容。
夕陽西下水東流,才閱春華歲又秋。多少名園風景好,樓臺半替后人修。
浪跡人間數十年,
年年散發醉江天。
岳陽樓上留三日,
聊與瀟湘結后緣。
相逢各已壯,努力愛前期。
不用投孤劍,銜恩自有時。
戀闕心仍在,還家路不迷。
凄涼吊古意,疲馬入青齊。
聚如浮沫散如云,
聚不相將散不分。
入郭當時君是我,
歸山今日我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