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巨山賦蠟梅因成四首
取名慕橫枝,要自同風格。雖微調鼎味,宛有金鉉色。渾疑蠟作花,貌野中抱幽。冷香不盈階,意盡仍一流。尖萼破微霜,明犀透清暾。不有朱紫繁,那知中色尊。今日尋此梅,危行石澗東。花神欲宣令,萬鐸懸春風。
取名慕橫枝,要自同風格。雖微調鼎味,宛有金鉉色。渾疑蠟作花,貌野中抱幽。冷香不盈階,意盡仍一流。尖萼破微霜,明犀透清暾。不有朱紫繁,那知中色尊。今日尋此梅,危行石澗東。花神欲宣令,萬鐸懸春風。
富貴浮云豈所求,匆匆橐筆賦南游。
車輪碾碎千重夢,月色平分兩地秋。
桃葉渡頭魚夫棹,杏花村外酒家樓。
眼前多少新詩料,拓我胸襟寫我憂。
瓜瓞綿綿儲慶遠,閑平代有名人。一襦五褲說朱輪。云逵鴛綴近,雷社虎符新。
正是泗濱浮磬日,潘輿一粲欣欣。鸞歌飛起杏梁塵。巢蓮龜問歲,介壽酒融春。
袖得芹香和粉奩,
纏綿香息水痕黏。
良緣有玉田中種,
好事如花錦上添。
琴瑟聲調君子匹,
熊羆夢葉大人占。
仙郎此去秋光近,
笑指姮娥戲桂蟾。
風淅淅,雨織織。
難怪春愁細細添。
記不分明疑是夢,夢來還隔一重簾。
滿川秋穫重赪肩,
拾穗兒童擁道邊。
夜夜江村無吠犬,
家家市步有新船。
奪攘不復憂山越,
安樂渾疑是地仙。
惟有衰翁最知達,
避胡猶記建炎年。
司計逢多暇,開軒面此君。高枝時近日,密葉每披云。并美不雕操,長瞻有斐文。祗緣風節在,隨地見清芬。
滿林皆綠玉,更長碧瑯玕。入夏能清暑,經霜不畏寒。渭濱休擬富,嶰谷可同看。日有平安報,應教俗慮寬。
吾學空門非學仙,
恐君此說是虛傳。
海山不是吾歸處,
歸即應歸兜率天。
鼻孔親遭扭捏來,
乞兒得食向人誇。
雄峰獨坐稱奇特,
斷綆何曾是活蛇。
伯厚漢人推雅操,
慶馀唐世擅詩盟。
辭家東走先□□,
奉對南廊晚策名。
昨日庭移二松種,
幾時墳有一芝生。
遙知靈鷲山邊路,
煙慘云愁薤露聲。
獨汝村居好,
千峰立戶前。
桃花一溪雨,
楓葉半樓天。
捉甕翻衣濕,
呼兒網鯉旋。
此中事儒術,
亦足抵神仙。
八月水平湖,映斷峰、小岑黛綠新染。鬟雨更連宵,圓沙沒、絲禽舊痕尋遍。柳根涼浸,煙梢低蘸魚床淺。夕陽乍放,穿樹影曬翅,飛來一片。
采莼春晚曾過,有曲曲溪流,飄花引燕。此際碧粼粼,長天接、那記翠篙曾點。菱橈忽近,并眠驚醒鴛鴦怨。恰隨漁子,嗚榔去蕩月,波心聲遠。
山青云白晚能佳,中有仙人舊隱家。彈壓政須煩健筆,頡頏誰與佩飛霞。
云蔽云開山祇然,畫無能事著詩傳。扁舟盡日無多厭,信手拈來亦漫編。
一溪屈曲幾彎環,贏得金華四面看。雨黛欲收晴翠滴,忽然云起又漫漫。
九陌紛紛翳吾目,是間冰熨一塵無。十日五日一水石,造次著詩那得摹。
清朝選駿逸,騏驥入馳驅。
發軔試康莊,來下廣州車。
庭前雀可羅,門絕故人書。
大奸與巨姓,屏息若籧篨。
廉公信有威,赫赫民所都。
城頭觱栗響金飆,聽說群羌更動搖。凍坼平岡饑牧馬,陰沈大漠冷盤雕。花門禍肇天俱慘,草磧營開土半焦。楊柳東風何處是,春來還憶灞陵橋。
歲暮高吟《寶劍篇》,短衣盤馬憶當年。關中蒼莽風云地,隴上飄飖雨雪天。羽箭自傳青海外,音書誰寄玉門前。敦煌此去皆烽火,仍是君王舊拓邊。
孤云起江漢,搖影自徘徊。
飄風不相待,吹落陽云臺。
膚寸既違陰,炎威已復開。
清音閟廣野,鸞歌誰為來。
欲因廣成子,返此元息胎。
時哉不易遇,摧折使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