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四首 其二
孤云起江漢,搖影自徘徊。
飄風不相待,吹落陽云臺。
膚寸既違陰,炎威已復開。
清音閟廣野,鸞歌誰為來。
欲因廣成子,返此元息胎。
時哉不易遇,摧折使心哀。
孤云起江漢,搖影自徘徊。
飄風不相待,吹落陽云臺。
膚寸既違陰,炎威已復開。
清音閟廣野,鸞歌誰為來。
欲因廣成子,返此元息胎。
時哉不易遇,摧折使心哀。
孤獨的云從江漢之地升起,搖曳的身影獨自徘徊。迅疾的風不肯稍作等待,將它吹落到陽云臺。云氣消散失去陰蔽,炎熱的威力再次肆虐開來。清越的聲響被鎖在廣漠原野,鸞鳥的鳴唱又為誰而存在?想要借助廣成子的仙法,返歸元氣本源的狀態。時機難以輕易相遇,摧折的遭遇讓人心生悲哀。
膚寸:古代長度單位,四指為膚,一寸為寸,代指極小的面積,此處指云氣消散。
違陰:失去陰云的遮蔽。
炎威:炎熱的威力,指烈日的酷曬。
閟(bì):關閉、隱藏。
鸞歌:傳說中鳳凰一類神鳥的鳴唱,喻指美好的聲音或事物。
廣成子:傳說中的上古仙人,道教奉為始祖之一。
元息胎:指元氣的本源狀態,道家認為是生命的根本。
此詩為西晉詩人張協《雜詩四首》其二。西晉時期社會動蕩,門閥制度森嚴,文人多懷才不遇。張協雖曾入仕,卻因時局混亂退隱,詩中通過自然意象的變化,暗喻個人在動蕩時代中理想受挫、機遇難尋的境遇,反映了魏晉文人對生命無常與人生困境的普遍思考。
全詩以孤云被風吹散為核心意象,串聯起自然變化與人生感慨,既描繪了美好事物易逝的無奈,又暗含對返璞歸真的追求。語言含蓄而情感真摯,是魏晉詠懷詩中“以景喻情”的典型之作,展現了詩人對生命本質與生存境遇的深刻思考。
馬則食葵,而余則饑。盜則得羊,而余無兄。知誰為此兮余不聊生,誰余哀兮余思深。中忽忽兮外不知其嘯吟,野哉鄰妻兮曾謂余淫。以己逆人兮,余不知其何心。
校書辭漢閣,持節到江城。萬乘臨軒送,諸侯擁彗迎。王人周室禮,神女楚臺情。詞賦兼文物,知無負此行。
衡門終日掩,不見主人歸。春到花空放,年深草自肥。頹垣多鼠穴,古砌上苔衣。獨有梁間燕,雙雙似舊飛。
琳宮無俗務,書卷得相親。樹影自知午,棋聲不見人。實為蕭爽地,暫得自由身??椭琳l能接,應知懶是真。冬青干已老,柏樹亦蕭蕭。紫殿歲年遠,黃冠早晚朝。井甘鄰共汲,食寡腹常枵。永夜看河漢,仙人似見招。
道以時鳴,警于朝夕。清凈音聞,如夔拊石。覺彼參玄,盡來知識。鎮重禪林,有典有則。
放逐誰為侶,青山日在門。云霞聊寄興,桃李自無言。戀闕孤臣思,投荒圣主恩。賜環應有日,尊酒意猶存。
刺股懸梁不可嘉,割疆五百事何邪?誰教天下蒼生苦,七國爭雄縱橫家!孟軻舍予其為誰,項羽彼取而代之。似此氣慨堪贊賞,敢憑自信是男兒。曹丕三辭禪讓詔,慰亭數斥勸進書。貓調老鼠非不忍,狐啐葡萄豈棄乎?
朝看堤上花,暮折堤上柳。相送大堤人,同傾大堤酒。酒酣蹋歌去,留郎堤上住。翻翻白馬蹄,草綠無尋處。
老虬蟠拿萬峰頂,鱗甲欲動群蟄醒。攪破天地無聲春,白云去來不留影。
覃懷之山內谽谺,小徑逗入如縈蛇。其間海棠迨千樹,屈曲枝干相交加。清明節近蕊將放,澗壑照耀皆丹霞。曉風夜雨恣吹灑,默無語言尤可嘉。從春復秋迭秀悴,幾度空谷悲年華。恣態娉婷孰憐惜,詎解知爾為名花。白頭樵夫束成擔,赤腳餉婦簪盈髽。憑誰報與好事者,凌犯危險來幽遐。竹籃帶土兩肩荷,數里方上移春車。剔除莓苔細剪拂,置彼樂善東平家。地漿滋培養根本,轆轤灌溉樊籬遮。逡巡青回舊著葉,次第綠茁新生芽。綺窗朝玩霧露濕,絳燭夜照星河斜。胭脂濃染未盡吐,撩亂萬點紅鬖髿。天孫織就機上錦,仙人鍊出壚中砂。玳筵逐朝遞歡賞,富貴素位非豪奢。汝今邂逅得奇遇,名園列植蒙矜誇。西川還有奇絕品,無由自達淪泥沙。我因稽首問造化,如何予奪令偏差。蒼穹高遠莫予答,撫圖痛悼長咨嗟。
逆鼻清香小不分,冰肌一洗瘴江昏。嶺頭未負春消息,恐是梅花欲返魂。
積善有馀慶,不善有馀殃。至公在司造,報效亦已彰。蔓草務去根,猗蘭愿留芳。人心與天理,好惡乃其常。駟車于門高,五桂竇氏昌。陰德信有徵,福澤其無央。斯堂扁積慶,著善斯不忘。后人繼芳躅,奕世垂休光。
殘霸山河二百年,城南古樹長新煙。春郊蘅杜來裙屐,水閣芙蕖夢管弦。人事祇今成隔代,風花幸不委荒阡。強梁自古無全局,輸我榕陰得醉眠。
旅況萬山中,凄清誰與同。留連一夜話,稍覺四愁空。薄宦看孤劍,離人怨斷鴻。綈袍無限意,前路雪兼風。
秘書陶君清且賢,家住越南山水邊。為言魏氏樓居好,邀我共賦山樓篇。憶我在山時,長與山相見。自從入城府,少見青山面。我雖未曾游上虞,聞君誦詩心已娛。龍山蜿蜒走西北,下赴平陸開澄湖。湖天滟滟涵秋練,菱葉荷花兩青茜。千章霞綺動晴波,百疊云屏落秋巘。東南諸峰何宛然,惟有夏蓋亭亭高插天。寒光交射明月見,秀色飛入春風筵。他年載酒湖邊去,卻訪青山起樓處。樓前好鳥自啼春,源上繁桃定迷路。此時共酌陶秘書,酣飲不下山樓居。手招黃鶴凌紫虛,更問伯陽符契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