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六宮詩六首 其四 晉宮
太平天子漫焚裘,何事羊車恣浪游。深苑蝦蟆喧雨夜,蒙塵龍馬渡江秋。清談未罷了胡語,醉客初醒對楚囚。莫道偏安成霸業(yè),中原無處覓神州。
太平天子漫焚裘,何事羊車恣浪游。深苑蝦蟆喧雨夜,蒙塵龍馬渡江秋。清談未罷了胡語,醉客初醒對楚囚。莫道偏安成霸業(yè),中原無處覓神州。
花月大梁道,自古帝王都。青城當日初筑,繡錯與茵鋪。
豈料銅駝荊棘,兩作天家狴犴,新故鬼相呼。出爾反乎爾,報應理非誣。
千載后,歌麥秀,吊遺墟。不知銜璧何處?瓦礫滿平蕪。
富貴總成春夢,一例天荒地變,仁暴感人殊。重讀靖康史,使我淚沾裾。
玉篆題名在九天。而今且作地行仙。掛冠神武歸休后,同醉薌林是幾年。
龜游泳,鶴蹁躚。疏梅修竹兩清妍。欲知福壽都多少,閣皂清江可比肩。
一笑翩然載酒行,東山女妓亦蒼生。
能支江左偏安局,難遣中年以后情。
花下殘棋兒破敵,鐙前老淚客彈箏。
荒祠隔葉黃鸝語,猶似當初絲竹聲。
暮雨颯然至,涼陰秋有聲。
酒深知病減,鐙定得詩清。
別館客初臥,遠鐘天欲明。
蟲吟殊未已,鄉(xiāng)夢迥難成。
杖屨從風入帝關,
坐令爽氣滿西山。
身隨清蹕云煙上,
心在華陽晻靄間。
碧溪深水不勝篙,
船尾嘔啞一櫓搖。
岸北岸南秋色好,
西風吹葉馬蕭蕭。
紛紛輕薄溺寒灰,真惜暮年遲死來。三復阿房宮賦語,后人更有后人哀。
水最難為觀海馀,涪翁那得少陵如。昌黎石鼓摩挲后,便覺義之逞俗書。
心如水鏡筆風霜,掌故拈來妙抑揚。月旦人多譚藝少,覃溪曾此說漁洋。
臨漢論詩有別裁,言因人廢亦迂哉。當前杜老連城璧,肯拾涪翁玉屑來。
雛鳳無端逐小雞,也隨流派附江西。戲將鄭婢蕭奴例,門戶雖高腳色低。
人情鄉(xiāng)曲慣阿私,論學町畦到品詩。福建江西森對壘,為君遠溯考亭時。
比擬梧門頗失公,過庭家學語相同。啞然數(shù)典參傍證,意取詩壇兩錄中。
教化何妨廣大看,一長可錄選詩寬。虛心肯下涪翁拜,揖趙推袁亦所安。
摩詰文殊同說法,少陵太白細論詩。他年誰繼容齋筆,應恨蕭條不并時。
嗜好原如面目分,舍長取短亦深文。自關耆舊無新語,選外蘭亭序未聞。
山林夜雨厭孤寂,
衣盂無計若為傳,
負舂空墜腰間石。
去年花下同吟玩。夜月春風院。綺羅香里暗塵輕。譜得新詞綵筆、共題燈。
而今花月妍如故。人向天涯去。無聊懶倚曲闌干。卻下簾兒怕見、月團圓。
秋日山居好,新涼讀舊書。黍馨秋社祭,燈燦夜灘漁。茄摘收花后,瓜嘗脫蒂初。早田三得雨,一飽解憂虞。
秋日山居好,園丁貢美蔬。燃萁酥煮豆,拗頸爛蒸壺。菰首甜供茹,姜芽嫩漉菹。秋來風物美,何必去吾廬。
秋日山居好,吾居山海間。意行逢酒住,興盡放歌還。稻穫歸流水,林疏縮遠山。誰知僧快活,飯飽即身閒。
秋日山居好,星河頂上懸。聊隨兒女戲,也設果瓜筵。攲枕看星渡,開窗抱月眠。溪田六十日,接闕到紅鮮。
秋日山居好,新涼及早興。玉餐陽塢米,冰嚼下洪菱。海錯來蒲港,溪鮮出石屏。欲從逋客逝,為此未之能。
秋日山居好,中秋興莫違。四腮鱸正脆,一尺蟹初肥。白露粳登饌,清霜絹下機。急舂輸井稅,無事早言歸。
秋日山居好,重陽庶物穰。剖菱紅綻白,剝栗紫含章。黃雀綿披脊,霜貍玉截肪。登高惟小圃,何必上重岡。
秋日山居好,清涼雁過初。雞頭消暑夕,鴨腳待霜馀。草凈蜃虻遠,瓜香蚤蟻除。小園新雨過,菜甲自刪鋤。
秋日山居好,疏明入畫峰。獵憐依寺鹿,樵護倚祠松。雁起西風笛,人居夕照舂。東山久不到,勝具一枝筇。
秋日山居好,秋濤木末橫。龍藏寒水靜,鶻擊廣原平。紅葉茅茨露,黃花曲糵成。西風輕步履,隨意得閒行。
將歸更上尉佗樓,樓外煙江惹客愁。
白發(fā)影同汀鷺晚,黃花香在井梧秋。
平蕪迥絕千林鳥,獨樹閒邀一葉舟。
惟望故山今夜月,清輝前路慰同游。
出險至此夷,秦民聿胥宇。
廢丘見舊屯,陳倉殷積糈。
蜀漢相犄角,壯哉此門戶。
南山市夜郎,東道連荊楚。
猗嗟鼎足雄,益都稱天府。
今日詢遺氓,十不存四五。
又復死于寇,孑遺飽豺虎。
廢臼貽阿誰,先疇不復土。
直視千里道,行客淚如雨。
有子來為牧,孜孜奉母慈。
涵濡千里潤,雍睦一家推。
壽考國人愿,循良圣主知。
詔書催令伯,嘆息想遺規(guī)。
曾把江湖當敵攻,三千強弩水聲中。
霸才越國追句踐,家法河西仿竇融。
宰樹重重封錦繡,宮花緩緩送春風。
誰知苦創(chuàng)東周局,留與平王避犬戎。
何曾學圃學為農,陋巷蕭然白發(fā)翁。
便拜馮唐長郎署,更榮弘景相山中。
詔褒忠孝垂青史,上想儀型遣畫工。
莊叟湛然元不動,平生風雨視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