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鶴中偶一鶴折翅
皓鶴相從久,衰顏每為開。
忽聞渠翅折,頻使我心摧。
本意俱仙去,那知偶禍來。
縱令醫得活,無復見毰毸。
皓鶴相從久,衰顏每為開。
忽聞渠翅折,頻使我心摧。
本意俱仙去,那知偶禍來。
縱令醫得活,無復見毰毸。
潔白的仙鶴相伴已久,我衰老的容顏常因它們而展露歡顏。忽然聽聞有一只仙鶴翅膀折斷,頻頻讓我內心悲痛。本來想著它們都能超凡成仙而去,哪知偶然災禍降臨。縱然能把它醫好救活,也再看不到它羽毛蓬松的樣子了。
皓鶴:潔白的仙鶴。
衰顏:衰老的容顏。
渠:它,指仙鶴。
毰毸(péi sāi):形容羽毛蓬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長期與仙鶴相伴后,目睹其中一只仙鶴折翅而有感而發,創作時詩人內心充滿了對仙鶴遭遇的惋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仙鶴折翅的痛心,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雖在文學史上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視。
竇館名猶在,燕山事有光。
解衣非楚纊,指廩異齊棠。
映日庭蘭蔚,余風宰木香。
翠珉垂世勸,寧復事雕章。
引領蓬萊唐謫仙,湓江一別又經年。
麟臺高躡三神路,狐筆方持千載權。
罏裊新煙招我隠,驛催逸事仗誰傳。
校旗猶識臨淮略,更待涼臺親簡編。
當暑涼風愜北窗,半庭蒿棘礙支床。
無花可繼陳朝曲,有草已成陶徑荒。
幸可一縑供廐櫪,便容四坐接杯觴。
醉歌家有秦聲妓,且為治蕪一奮卬。
泉從九江來,發自廬山趾。不啻如渭清,時出到旴水。
淵淵媚如珠,甘飲足千里。何妨遇山下,一時險而止。
不礙以亨行,果行險自弭。真利用御寇,上下順而理。
方當執熱中,以濯豁有喜。且當正渴時,得飲快如洗。
旴人望膏潤,戀戀正未已。顧如歲大旱,用汝甘霖比。
不容私一方,宇內并傾企。盈科放四海,有本如是耳。
安得長流旴,混混以終始。河南已治平,河內難留矣。
好將世俗污,盡洗入清泚。溥博澤周流,功成大如此。
卻歸山泉間,育德德孰擬。作圣以為期,善養功更偉。
圣孝動天,瑞則應之。帝開紹熙,天實命之。
三宮燕娛,愛且敬之。禁籞翠華,時聯幸之。
萬葩其春,彩服映之。玉色怡愉,霞巵蒏之。
豈樂行都,民物盛之。乾坤同歡,康衢詠之。
于牣靈沼,魚鳥泳之。天光下臨,邦家慶之。
煌煌牡丹,奇產并之。帝王稱觴,親捧迎之。
巍巍太皇,萬壽稱之。一德隆興,圣益圣之。
維太平臣,嘗比興之。國英竦名,夏則姓之。
秾纖艷殊,美則評之。仁皇之祥,今亦訂之。
堯父舜子,本天性之。龍樓雞鳴,久溫凊之。
晦明節宣,臣或諍之。瑜瑕未昭,事則鏡之。
宸毫所傳,神具聽之。后三十年,臣則勝之。
金匱名山,尚克證之。
村翁活計謝田莊,肯與時人較短長。
余事詩篇陵鮑謝,太平胸次到黃唐。
以通為隠渾無礙,有樂償貧似略當。
自笑此生成鶻突,誰知鶻突正難量。
攬轡驅馳始得閑,便陪五馬訪名山。
恍如境出青霄外,真是身游碧落間。
地辟天開非假鑿,崖高壁立自成關。
奇奇怪怪難名狀,獨荷元龍許附攀。
人言春游無不好,一日宴客三日飽。翁言此語特未定,一日宴客三日病。
人生所愿筋力強,問花訪柳同壺觴。老夫豈無少年狂,胡為兀兀坐一床。
憶昔少時事賓友,常有清尊湛東牖。稍長便不論升斗,才對白衣輒搔首。
東來三輔西陪京,二十四橋夸廣陵。萬椽紅蠟槌畫鼓,醒處傳杯醉中舞。
何嘗一日不春風,酒光花艷詩興濃。兔肩鹿?坐據熊,急雪打面看雕弓。
笑談千古一吷中,眼底頓覺四?????蓱z芳草長邊路,年少堂堂背人去。
歡筵徙廢管與弦,粥鼎相隨朝復暮。塞砧街鼓總愁聽,涼月花宵等虛度。
前旬作意趁萬紅,沈霪積雨仍多風。中間一日稍晴意,藥裹關心復思睡。
無氈坐上老相如,昔時依幕今題輿。三君笑談忽與俱,使我舍策忘其軀。
須臾把酒舌底滑,席地幕天醉鄉闊。明朝奇祟那可言,閉院重尋舊生活。
回思北海酒不空,料應多病過于儂。坐客常滿更可疑,華佗已死將誰醫。
平生初未識半面,此地相從方及朞。
舉世公清如子少,隨時離合豈人為。
可堪歲月老奇杰,等是年時經崄巇。
閑適不同同患苦,兩心惟有一天知。
嘗聞魏仲英,謂仕欲行志。后宮權豪等,損去志乃遂。
如云皆不可,隠身是為智。此志雖可稱,一節非道備。
不聞政適人,格心第一義。如未可與權,當道豈易致。
齊王好貨色,孟子不少刺。導之百姓同,王道真易易。
自實學不明,言與實難離。何能格一非,適以滋眾偽。
最是講說多,虛文只成贅。經或不如史,禍??哨叡?。
下至不害伯,猶能救時弊。此可觀世變,言之橫涕淚。
道本無不通,君子當不器。
干不一動,靜專動直。坤不一靜,靜翕動辟。艮不一止,動靜以時。本體如是,偏主則非。
惟學初機,貴以靜入。以至終養,貴以靜習。本體既然,動靜一如。乾坤合德,無二無余。
心為天君,尊無倫比。圣賢言心,初無論擬。心比于鏡,佛說云然。鏡雖有光,孰擬心天。
鏡光則死,心光則活?;顒t不滯,死則不豁。佛法寂滅,匪干匪坤。若復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動,非動之性。所以貴靜,自動自靜。其道光明,無物可并。
惟省盡倫,是為全人。眼高四海,至此乃真。
滔滔隨岫遠,????浸沙寒。
萬古去不極,幾人來此看。
放乎知有本,逝者若為難。
瞪目斜陽里,雙鷗下碧瀾。
心存即鹿嘆無虞,畫地雖工理反疎。
直枉已傳天子詔,厚誣猶見監奴書。
儻令甬道真難繼,未必都曹可遂初。
萬里上流關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北風吹夏律,草木塵沙昏。
枝葉曾未害,根本難具論。
肉食謀何有,家食徒殷勤。
誰能起東山,掃翳扶朝暾。
竹里逢僧院,殘碑不記年。
雁題三崒堵,龍化兩魁躔。
寶正號應紀,元豐墨尚鮮。
寒光定何似,誰放五湖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