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管圣浩蒲川歸隠
卜筑蒲川上,翛然遠市廛。
潮聲書屋外,月影釣舟前。
地僻紅塵浄,沙平白鳥眠。
此中幽適趣,不必問斜川。
卜筑蒲川上,翛然遠市廛。
潮聲書屋外,月影釣舟前。
地僻紅塵浄,沙平白鳥眠。
此中幽適趣,不必問斜川。
在蒲川之上建造居所,悠然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書屋外能聽到潮水的聲音,釣舟前能看到皎潔的月影。此地偏僻,遠離了塵世的紛擾,沙灘平坦,白鳥安然入眠。這里清幽閑適的趣味,不必再去探尋斜川那樣的地方。
卜筑:擇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
翛然: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
市廛:指集市。
紅塵:指繁華熱鬧的地方,也指人世間。
斜川:晉代陶淵明曾作《游斜川》詩,后斜川常指隱居勝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紛擾,詩人羨慕管圣浩能在蒲川選擇隱居生活,在遠離塵世的地方享受寧靜,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對這種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管圣浩的隱居生活。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通過意象營造出寧靜氛圍。在文學上,展現了傳統文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寧靜之美的喜愛。
背江樓,臨海月,城上角聲嗚咽。
堤柳動,島煙昏,兩行征雁分。
京口路,歸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銀燭盡,玉繩低,一聲村落雞。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
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
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日映紗窗,金鴨小屏山碧。故鄉春,煙靄隔,背蘭釭。
宿妝惆悵倚高閣,千里云影薄。草初齊,花又落,燕雙雙。
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徘徊。
水村江浦過風雷,楚山如畫煙開。
離別櫓聲空蕭索,玉容惆悵妝薄。
青麥燕飛落落,卷簾愁對珠閣。
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
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寶函鈿雀金???,沉香閣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
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
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綠,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
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
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
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綠槐陰里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
畫簾垂,金鳳舞,寂寞繡屏香一炷。
碧天云,無定處,空有夢魂來去。
夜夜綠窗風雨,斷腸君信否。
何處游女,蜀國多云雨。
云解有情花解語,窣地繡羅金縷。
妝成不整金鈿,含羞待月秋千。
住在綠槐陰里,門臨春水橋邊。
欲別無言倚畫屏,含恨暗傷情。謝家庭樹錦雞鳴,殘月落邊城。
人欲別,馬頻嘶,綠槐千里長堤。出門芳草路萋萋,云雨別來易東西。
不忍別君后,卻入舊香閨。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
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
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
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