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銅鼓賽神來
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徘徊。
水村江浦過風雷,楚山如畫煙開。
離別櫓聲空蕭索,玉容惆悵妝薄。
青麥燕飛落落,卷簾愁對珠閣。
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徘徊。
水村江浦過風雷,楚山如畫煙開。
離別櫓聲空蕭索,玉容惆悵妝薄。
青麥燕飛落落,卷簾愁對珠閣。
人們敲著銅鼓來祭祀神靈,庭院里幡旗傘蓋隨風飄動。水村江邊風雷驟起,楚地山巒在云霧散開后美如畫卷。離別時船櫓聲顯得格外蕭索,美人妝容淡薄,滿是惆悵。青色麥田上燕子零零落落地飛過,她卷起簾子,滿懷愁緒地對著華麗樓閣。
河瀆神:詞牌名。
銅鼓:古代南方少數民族樂器,也用于祭祀。
幡蓋:旗幟和傘蓋,是祭祀儀式中的儀仗。
江浦:江邊。
櫓聲:搖櫓的聲音。
落落:稀疏、零散的樣子。
珠閣:華麗的樓閣。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描繪的南方祭祀場景和離別愁緒推測,可能是作者在南方游歷,目睹祭祀活動,又看到有人離別,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離別愁緒,先寫祭祀熱鬧為后文離別鋪墊,以景襯情手法突出女子哀愁。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花間詞細膩委婉的風格特點。
將歡期三更,合冥歡如何。
走馬放蒼鷹,飛馳赴郎期。
幾日飛花紅過岸。無力東風,不挽年芳轉。
陌上歌塵吹又散,珠鞭肯放鈿車緩。
蝶使蜂媒看漸斷。苦恨前歡,畢竟前緣短。
回首高城天樣遠,閒愁空趁斜陽滿。
捫蘿散步拾階登,路轉山庭始見僧。
龍去尚留聽偈石,臺荒空長護經藤。
雨聲半入山泉瀉,霧氣潛消海日升。
行役沖炎真火宅,登臨聊此濯清冰。
千里辭家復臥疴,賴君一笑肯相過。夢看赤鯉春騰浪,歸見牽牛秋渡河。
空里懶能書怪事,酒中自可作無何。一竿忍負平生意,重釣花姑溪上波。
烏帽前頭沒馬塵,個中元自不無人。風流公是習主簿,文字我慚陰子春。
此日定交真有意,一生吊影復誰親。相從又失秋來約,已結茅椽著病身。
大忠先信友,吾復見先生。
不為文皇地,寧知靖難兵。
區區遺墨在,落落喻溪情。
自有人間事,宜留此正聲。
肯同桃李強爭妍,
山礬江梅可忘年。
霜雪時候金玉質,
持花合為西湖仙。
鏡里蕭條短鬢,世間懶散閑人。
布袍竹杖白綸巾。野鶴孤云身分。
揮麈涼生竹徑,閧尊花覆柴門。
高歌一曲醉醺醺。翻覆世情休問。
眼昏頭白老馮唐,
三十馀年離舉場。
春色年年在瓊苑,
曾經十榜探花郎。
門外落花流水。日暖杜鵑聲碎。
蕃馬小屏風,一枕畫堂春睡。
如醉。如醉。正是困人天氣。
此山已是勝天臺,
峰頂寥寥正眼開。
無限水云難湊泊,
卻容掃地相公來。
惟有人心高似天,誰知造化五行偏。
貪心欲享千年壽,立意徒勞萬頃田。
做到尚書思閣老,既為皇帝望升仙。
榮華富貴皆前定,惟愿兒孫世代賢。
北山煙霧始茫茫,
南津霜月正蒼蒼。
秋深客思紛無已,
復值征鴻中夜起。
逍遙社里周夫子,
太極圖成晝掩關。
欲驗個中真動靜,
終朝臨水對廬山。
月之十八,記諸公共飲,錢郎書屋。祭酒能為解散髻,下語千人都伏。東觀名卿,南朝才子,爭舉觴相屬。莫愁更鼓,任他燒短紅燭。
何意尊合杯闌,一雙么鳳,齊注橫波目。假使客中皆此夜,詎羨八州之督。上客如風,佳人似雨,薄命余同鞠。鞠兮惜汝,一生長被人蹴。
韶齡期學道,老去尚迷陽。
日恐童心減,年驚旅鬢蒼。
欲歸匡岳去,重使故交傷。
未寤人間世,何由應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