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送花坐中與鄰幾戲作七首 其四
眼昏頭白老馮唐,
三十馀年離舉場。
春色年年在瓊苑,
曾經十榜探花郎。
眼昏頭白老馮唐,
三十馀年離舉場。
春色年年在瓊苑,
曾經十榜探花郎。
我這雙眼昏花、頭發花白的老馮唐,已經三十多年沒參加科舉考試了。每年春天的美景都在瓊苑中,而我曾經可是十次上榜的探花郎啊。
馮唐:西漢人,歷仕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一直未受重用,此處詩人以馮唐自比,形容自己年老卻不得志。
舉場:科舉考試的場所,這里指科舉考試。
瓊苑:皇家園林,在宋代常作為科舉放榜后皇帝賜宴新科進士的地方。
探花郎:唐代新科進士在杏園舉行探花宴,以年少俊美者為探花使,遍游名園,折取名花。后“探花”成為科舉考試中殿試一甲第三名的專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詩人可能已步入晚年,回顧自己曾經在科舉中的輝煌經歷,感慨時光匆匆,仕途未能更進一步。宋代科舉制度發達,文人對科舉極為重視,詩人或許因年老而仕途未達理想高度,從而借詩抒發內心的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自身科舉經歷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和對比手法的運用,生動展現了詩人心境的變化。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從側面反映了宋代文人對科舉的重視以及科舉對文人一生的重要意義。
無榮無辱任疏頑,未有平生此日閒。月幌聽烏當北斗,風檐捫虱對南山。人情落落休分別,身世悠悠謾往還。問有未償何債在,青鞋終華待躋攀。
自分迂愚著海濱,諸公薦力漫忱恂。摧頹晚境空多感,局縮窮山亦再春。故里歸耕雖有約,中田敬馌遂無人。何由消破愁千斛,甓社春濃莫計巡。
居庸碣石控胡門,玉幾由來北極尊。閣道逶迤經海岱,天河隱見出昆崙。斗間遙識三階列,日下從知九軌存。奠鼎卜郊非浪事,萬年圭鬯保文孫。
后堂彈絲嬌不止,知有性靈雙婢子。歌詞自制清如水,卻怪驚塵暗中起。
楊葉開時學妾眉,楊條折處正傷離。楊花亂舞撩春思,況罥東風百尺絲。
晚雪風初細,花開山鳥啼。易寒迎日近,難見故枝低。獨樹紆樵徑,叢芳狎釣溪。名園多蔓棘,聊傍石橋西。
余夕何所除,匝地除寒氣。除卻好年光,不曾除世味。石小聚香多,壚焦聽酒沸。供佛洗頻婆,插瓶鮮老卉。脫篋理新裝,藤紙萬馀字。蠟火照鉛丹,如欲見腸胃。時事不堪書,下筆每驚悸。道書參謎機,禪理供嘲戲。
雨馀秋色滿金臺,九日聊因選勝來。紫陌馬行苔徑滑,仙源犬吠竹門開。登高幾負茱萸約,對客頻傾竹葉杯。既醉回瞻天闕近,九重佳氣郁三臺。
骨相玲瓏透八窗,花頭倒掛紫荷香。繞身無數青羅扇,風不來時也不涼。蕭蕭灑灑復婷婷,一半風流一半清。不為暑窗添午蔭,卻來愁枕作秋聲。檐牙窗額兩三株,只欠王維畫雪圖。開卷不題元字腳,碧窗圜蠟有如無。
都自水簾洞里來,感君稱我怪奇才。正經歪念尋常事,戲喻嬉諧豈大材。
積水夜空闊,澄波惟月明。天回珠斗近,秋共玉壺清。露渚蘭蓀氣,云汀鸛鶴聲。滄浪有馀興,還此濯塵纓。
東皋落日明,西候新飆冷。徘徊磐石上,愛此青松影。
去矣年華不可留,虛堂寂歷散蓮籌。鐘聲未起千門色,杯酒仍牽隔歲愁。海內風塵新白發,使君冰雪舊青州。不知濟上寒多少,曲里陽春已再酬。
握中清酒馬腦鐘,裾邊雜佩琥珀龍。欲持寄君心不惜,共指三星今何夕。濃黛輕紅點花色,還欲令人不相識。金壺夜水詎能多,莫持賒用比懸河。芳樹歸飛聚儔匹,猶有殘光半山日。莫憚褰裳不相求,漢皋游女習飛流。
水止波光寂,林深鳥語新。地同天作泰,人與物皆春。風月無今古,江山相主賓。夜清金錯落,彩鳳舞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