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智道者
胸中歷歷幾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
赤手旋為新活計,白頭猶作舊因緣。
如如妙境無多事,了了真心不礙禪。
安坐高峰重點檢,未須枕石伴云眠。
胸中歷歷幾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
赤手旋為新活計,白頭猶作舊因緣。
如如妙境無多事,了了真心不礙禪。
安坐高峰重點檢,未須枕石伴云眠。
心中清楚記得多少山川,手持竹杖腳穿芒鞋已四十年。空手就能開創出新的生計,白發蒼蒼仍在延續舊的因緣。處于如如不動的美妙境界沒多少俗事,明明白白的真心不妨礙參禪。安心坐在高峰上仔細審視,不必枕著石頭伴云而眠。
歷歷:清晰、分明的樣子。
竹杖芒鞋:竹制的手杖,草鞋,常為僧人或行者的裝備。
旋:隨即,很快。
如如:佛教語,指事物常住不變的真相。
了了:明白、清楚。
點檢:檢查、審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在當時佛教文化較為盛行的環境下,詩人與智道者相識,智道者多年修行的經歷和境界引發了詩人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其的贊賞和勸勉。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智道者的修行精神,并鼓勵其進一步深入禪修。特點是將禪理融入平實的敘述中,語言通俗易懂。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交往及對禪學的關注。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一權寒梅白玉條,
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冬雪未銷。
知有前期在,難分此夜中。
無將故人酒,不及石尤風。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
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故鄉杳無際,
江皋聞曙鐘。
始見沙上鳥,
猶埋云外峰。
故國三千里,
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
雙淚落君前。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山店門前一婦人,
哀哀夜哭向秋云。
自說夫因征戰死,
朝來逢著舊將軍。
黑云壓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簫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