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廬山涂中雜詩三首 其一
天臺久宴坐,廬阜得游遨。
殊慰水云念,敢辭塵土勞。
冬溫寒色少,江靜水痕高。
歸趁新年近,同斟玉色醪。
天臺久宴坐,廬阜得游遨。
殊慰水云念,敢辭塵土勞。
冬溫寒色少,江靜水痕高。
歸趁新年近,同斟玉色醪。
在天臺長久靜坐修行后,終于能到廬山游覽。這大大慰藉了我對山水的思念,怎會推辭旅途的辛勞。冬天溫暖,寒冷的景象少見,江水平靜,水痕很高。趁著臨近新年回去,一同斟飲那如玉般色澤的美酒。
天臺:山名,是著名的佛教與道教圣地。
宴坐:靜坐,修行。
廬阜:廬山。
游遨:游覽。
水云念:對山水的思念。
敢辭:怎敢推辭。
玉色醪:色澤如玉的美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詩人此前在天臺修行,之后前往廬山游覽。可能當時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暇進行游歷,在游覽廬山途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游覽廬山的愉悅及對新年的期待。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山水和生活的熱愛,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記錄生活感悟的創作風格。
此地何年罷戰爭,春風猶鎖九連城。遼東老鶴歸來晚,四野無人草自生。
青女輕拋萬寶妝,梨花庭院冷無香。欲題好語覷天巧,攪盡枯儒幾曲腸。
海上煙塵漸息驚,閩中隼射化蠶耕。青衿弦誦沿郊有,白屋童冠著處迎。曉館微風開帙軸,春堂細雨偃匏笙。試探皓首橫經者,誰解鏗然舍瑟情。
最愛佯狂阮嗣宗,秋懷當日賦偏工。酣歌裸袒青林下,晚歲心期與爾同。
歸乘瓜果會,七夕未參商。天上雙牛女,人間一鳳凰。月明環佩影,風暗蕙蘭香。莫使星河曙,長教夜未央。
曾聽樵僧說此奇,今游果爾弗吾欺。百年憶眼觀不足,七十二峰來悔遲。喧寂解當同體處,身心方是得閒時。一條白練從何去,惟有云巖靜者知。
以人為食殺為戲,自昔無聞爾所先。信有亡身一言盡,獨能遺臭萬人傳。
朝辭儀真壩,暮過廣陵城。前汀交瞑色,遠渡聞鐘聲。微微初月輝,湛湛天宇澄。仰首望北辰,眾星粲然明。商飆從西來,忽忽涼思生。掩篷坐終夕,嘅然念脩程。
不隨妖艷競花期,葉落惟存老樹枝。林下水邊時一見,相逢頗恨幾年遲。
相逢閒憶旅金閶,白發慚余老楚狂。得意雁書應莫惜,北田路不過衡陽。
綻玉聞欺雪,含章妒絳紗。不同桃李種,粲煞赤城霞。
早歲來游白玉京,可憐重器喪垂成。官從中翰居新業,人自東甌著夙名。華表夜寒孤鶴迥,錦林春爛一柯傾。泉臺莫抱趨庭恨,棣有秾華不斷生。
憑高一望客心傷,風景蕭條是楚鄉。飛雁欲歸何處去,幽花還似昔年芳。詩因感物聊成詠,酒為隨人強舉觴。十載蹉跎身事晚,每逢佳節轉凄涼。
五潴水落三江灣,玉鏡中分十二鬟。雪浪迎門卷空翠,君山合是君家山。多君愛客展芳宴,山水圖畫兩相眷。瓊卮泛酒波璘璘,《金縷》促歌云片片。歌罷君山月已低,掛帆欲往江煙迷。湘君鳴環下白露,龍女吹笛乘青霓。吹笛鳴環杳何適,孤舟去天不盈尺。與君少別老難逢,那可君山少今夕。
釵頭蝴蝶。趁舞梅邊雪。酒瀉黃縢光奪月。歲歲年年蕉葉。邊城鶯喚春歸。沙場馬到秋肥。□□熊韜虎略,換渠金甲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