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八一
孤身云閑,老發雪白。
叢林眼孔清,河漢口門窄。
應時誰外諸緣,轉處自消一色。
崢嶸萬像森羅,向道與他平出。
孤身云閑,老發雪白。
叢林眼孔清,河漢口門窄。
應時誰外諸緣,轉處自消一色。
崢嶸萬像森羅,向道與他平出。
獨自一人如閑云般自在,年老頭發已雪白。在叢林中目光清澈,在江湖里言辭謹慎。順應時節,不將自己置身于各種緣分之外,轉變之時自然能消除一切差別。眾多的事物崢嶸羅列,若論道則與它們平等而出。
云閑:像云一樣悠閑自在。
叢林:原指僧眾聚居的寺院,這里可泛指修行之地。
河漢口門窄:指在江湖中說話謹慎,不多言。
諸緣:各種緣分、因緣。
一色:指差別、分別。
崢嶸:形容事物突出、不平凡。
萬像森羅:眾多的事物羅列。
這首詩是僧人之間為寫真求贊而作。在當時的佛教修行環境中,僧人之間常有此類交流,通過文字來表達對修行者的形象、境界的贊美和感悟。作者可能是在看到寫真后,有感于寫真所展現的人物形象和修行境界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在于贊美修行者自在、清凈、平等的境界。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的語言蘊含深刻的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較小,但反映了當時佛教文學的創作風格和思想內涵。
拓落閑身著澗邊,地偏猶幸可回旋。
青桐已長陰敷嫩,黃鳥初飛語轉圓。
薄游曾共帝京塵,前后三年各乞身。
一見豈知成永訣,相期疑是有前因。
鶴飛尚儗歸華表,龍躍何年返劍津。
云路賞音流水絕,孤琴雖在不堪論。
泛舟臨曲池。仰頭看春花。
杜鵑緯林啼。折楊柳。
雙下俱徘徊。我與歡共取。
檣頭曉對豫章城,
南浦西山是舊盟。
俯仰古今云聚散,
新題何處獨凝情。
中年以后,早傷于哀樂,頓成頭白。適過章華為劇飲,倏遇中原詞伯。劍氣縱橫,酒腸跳蕩,老筆蒼無敵。霜寒月苦,為君細吐胸臆。
今夜玳轂斑斕,紅弦郭索,撾鼓催行炙。難得他鄉歡笑極,況有吳兒似雪。君欲歸邪,住為佳耳,底事搖鞭急。回聽筵上,歌珠一串堪拾。
月夜吟君月夜詩,
一時相望月光移。
二三寒絕詩中語,
不是平生不與知。
作客懷鄉井,歸鄉憶友生。
以吾今日意,知爾近年情。
四澤春流溢,千林野鳥鳴。
何由同抱犢,齊上隴頭耕。
歡聲何事入康衢,邃殿功成圣統初。欲卜萬年新歷數,重看四海舊車書。云韶奏樂來天外,寶冊鳴鑾上帝居。合與典謨垂奕世,浯溪文在復何如。
禮行廊廟喜書成,重此商周說中興。九葉承家傳鳳歷,六飛當位紀龍升。人將堯禹方勤儉,天付蕭曹作股肱。擬為中和歌樂職,小臣蕪陋亦何能。
故園佳節若為歡。風信待誰言。陰晴此日成何意,嘆近來、天亦無端。隨分閑眠淺醉,江山秋限猶寬。
病馀差減舊朱顏,霜菊耐人看。相攜又誤西城約,對茗壺、淺注都難。小坐不成清夢,虛窗縹緲云山。
故園春色在枝頭,
惱亂春風卒未休。
無事晚來江上望,
三三兩兩釣魚舟。
心事亂如麻。由我由他。平分只尺是天涯。不了不休長短恨,盡為君家。
流水共飛花。負卻年華。夜深低祝月兒斜。銀漢鵲撟何日渡,了卻嗟呀。
寶柱橫云雁影,朱弦隔葉鶯聲。風生玉指晚寒清。官樣輕黃袖冷。
飲罷尚留馀意,曲終自有深情。歸來江上數峰青。梅水橫斜夜永。
休文零落向千年,
一世風流幾許傳。
錦袋牙簽二萬卷,
羨君能似昔人賢。
臥對南山懶掩扉,炎涼世態故人稀。
日餐黃芋羹三碗,歲織青麻布一機。
截竹引泉寒脈細,折松烹茗綠煙肥。
幽居頗有陶潛興,竹滿池邊菊滿籬。
當年準擬作家林,溪墅樓居意已深。
隱者自應尋別業,鳳兮何肯負初心。
參差一段囊中玉,激烈三更月下吟。
若不速來相就飲,定應從此失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