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報紀事奏御
陽燎修鴻報,齋居祓至誠。
還登八觚畤,親用一元牲。
瑞月隨黃屋,鮮云抱紫營。
天香浮玉帛,霄籟避咸英。
陟配文交舉,來同福備成。
均休敷愷澤,冠朔讓尊名。
喜動吹莩氣,歡流浹宇聲。
空參堯壤末,試頌泰階平。
陽燎修鴻報,齋居祓至誠。
還登八觚畤,親用一元牲。
瑞月隨黃屋,鮮云抱紫營。
天香浮玉帛,霄籟避咸英。
陟配文交舉,來同福備成。
均休敷愷澤,冠朔讓尊名。
喜動吹莩氣,歡流浹宇聲。
空參堯壤末,試頌泰階平。
在郊野燃起大火舉行盛大的祭祀以回報上天,帝王齋戒獨居以去除雜念表達至誠之心。帝王登上八角形的祭壇,親自獻上純色的犧牲。吉祥的月亮伴隨著帝王的車駕,輕盈的云朵環繞著紫色的營帳。祭天的香氣在玉帛間浮動,天上的聲響也為祭祀的音樂而避讓。祭祀天地、配享祖先的儀式都完備舉行,各方諸侯來朝賀福澤圓滿。帝王將福祉均勻散布,在正月初一辭讓尊號。喜悅的氣氛如春風吹動,歡呼聲傳遍天下。我空列在圣明之世的末端,試著歌頌天下太平。
陽燎:在郊野燃起大火舉行祭祀。鴻報:盛大的回報祭祀。
齋居:齋戒獨居。祓(fú):去除雜念。
八觚(gū)畤(zhì):八角形的祭壇。
一元牲:純色的犧牲,用于祭祀。
黃屋:帝王的車駕,因車蓋用黃繒做里子而得名。
鮮云:輕盈的云朵。紫營:紫色的營帳。
天香:祭天的香氣。玉帛:祭祀用的玉器和絲織品。
霄籟:天上的聲響。咸英:傳說中堯的樂曲名,這里泛指祭祀的音樂。
陟配:祭祀天地、配享祖先。文:儀式。
來同:各方諸侯來朝賀。
均休:均勻散布福祉。愷澤:和樂的恩澤。
冠朔:正月初一。尊名:尊號。
吹莩(fú)氣:如春風吹動,比喻喜悅的氣氛。
浹(jiā)宇:傳遍天下。
堯壤:圣明之世。
泰階平:天下太平。
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帝王舉行郊祀大典之時。郊祀是古代重要的祭祀活動,帝王通過祭祀天地來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在舉行這樣盛大的儀式時,詩人可能作為隨行人員或見證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記錄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帝王的郊祀活動,突出其莊嚴、盛大和祥瑞。詩中詳細描繪祭祀場景,展現出皇家的威嚴和對上天的敬畏。其特點在于語言典雅、意象豐富,營造出莊重的氛圍。在文學史上,此類描寫皇家祭祀活動的詩歌有助于后人了解古代的祭祀文化和社會風貌。
疏迂甘病足,天地合藏身。未即辭城市,何緣謝世人。恨無山在眼,愿與鹿為鄰。暑日情真倍,蕭蕭水石濱。
出車震震,道途交逐。高岡疾徐,馳驅千壑。驟風走沙,號燈微爍。坐中群客,噪呼大噱。伊其相和,誰與吾樂?出車闐闐,吾鄉已舍。僄速遐方,逾邁千野。陵阿如傾,列星如瀉。同路者眾,同道者寡。跂望前驛,各分諸夏。出車轟轟,并軌而行。迅指陟卓,跋履千城。宇廈如魅,懸燈如睛。宵行群客,彼路皆煢。曷至其終,四散紛呈。
紅衣穿小與身宜,對鏡嬌癡學畫眉。憐愛莫教看作女,慰人猶勝似無兒。
宮煙曉散春如霧。參差護晴窗戶。柳色初分,餳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臨流笑語。映十二闌干,翠嚬紅妒。短帽輕鞍,倦游曾遍斷橋路。東風為誰媚嫵。歲華頓感慨,雙鬢何許。前度劉郎,三生杜牧,贏得征衫塵土。心期暗數??偧拍斈?,酒籌花譜。付與春愁,小樓今夜雨。
問易應多兩,吟詩恰幾分。無過是左國,何處贅邱墳。戛齒真成我,問喉喜自君。讓他頻得手,絕意不論文。
金仙實語教觀空,老氏微言戒知足。生前能著幾兩屐,安用胡椒八百斛。此身猶自是蘧廬,身外何須寶金玉。一衣一食便有馀,從此梁溪須窒欲。
貧賤如故舊,少壯即相依。中心不敢厭,但覺少光輝。向來乘時士,亦有能奮飛。一朝權勢歇,欲退無所歸。不如行其素,辛苦耐寒饑。人生系天運,何用發深悲。我居在窮巷,來往無華軒。辛勤衣食物,出此二畝園。薤菘郁朝露,桑柘浮春煙。以茲亂心曲,智計無他妍。擇勝不在奢,興至發清言。相逢樵牧徒,混混誰愚賢。松風四山來,清宵響瑤琴。聽之不能寐,中有怨嘆音。旦起繞其樹,磈砢不計尋。清音可敷席,有酒誰與斟。由來大度士,不受流俗侵。浩歌相倡答,慰此雪霜心。中年涉事熟,欲學唾面婁。逡巡避少年,起穢不敢酬。旁人吁已甚,自喜計慮周。微勞消厚疚,淺辱勝深憂。從知為下安,處上反無儔。人生各有志,勇懦從所求。古人重畎畝,有祿不待干。德成祿自至,釋耒列王官。不仕亦不貧,本自足饔餐。后世恥躬耕,號呼脫饑寒。我生千祀后,念此愧在顏。為農倘可飽,何用出柴關。村郊多父老,面垢頭如蓬。我嘗使之言,辭語不待工。古來名節士,敢望彭城龔。有叟誚其后,更恨道不同。鄙哉譊譊者,為隘不為通。低頭拜野老,負耒吾愿從。去年秋事荒,販糴仰鄰州。健者道路間,什伯成朋儔。今年漸向熟,庶幾民不流。書生自無田,與眾同喜憂。作詩勞鄰曲,有唱誰與酬。亦無采詩者,此職何可修。
下馬松關外,行行過虎溪。鐘鳴知寺近,云瞑覺天低。斷澗流泉澀,平岡古木齊。何時謝塵鞅,此地卜幽棲。
揮金收壯士,解劍贈離群。數騎臨秋去,孤猿入夜聞。帳寒營滿雪,邊曠路連云。愿出平胡策,功成報漢君。
澧云湘水思悠悠,捐佩空歌總是愁。自負山林幽隱性,不教人見也風流。
俗學非吾愿,將為田父乎?耕深長盡瘁,斂急更朘膚。天遠誠難問,人窮豈易蘇。不知瀕海邑,得保室廬無?
幽山祇合付幽人,寧淡相求自有真。冬樹得霜齊氣色,秋英馀露轉精神。剪蕪植蔭非徒爾,選勝棲玄念宿因。誰謂吾廬千疊外,未妨此地一為鄰。
記從學語慕崔嵬,此日登臨亦快哉。風急吹云扶腳上,雨寒挾雪打頭來。嚴嚴俯仰空依傍,蕩蕩陰陽有闔開。未過天門天已近,泰山不愧萬山魁。
千巖秋色徹層霄,憶昔來乘使者軺。翠袖屢扶蓬閣醉,籃輿時赴寶林招。山陰客已無春會,溪上風猶送暮樵。此恨古今銷不盡,西陵寂寞又回潮。
城下黃河去不回,四山依舊翠屏開。無人會得登臨意,獨上將軍戲馬臺。黃河三面繞孤城,獨倚危闌眼倍明。柳絮飛飛三月暮,樓頭猶有賣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