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侍中宋宣獻公挽詞五首 其一
重器推隆棟,馳光逐逝川。人應騎尾宿,歲亦在辰年。文思精天下,忠謀盡帝前。唯無豐室累,清白是家傳。
重器推隆棟,馳光逐逝川。人應騎尾宿,歲亦在辰年。文思精天下,忠謀盡帝前。唯無豐室累,清白是家傳。
愈風陳有檄,
止瘧杜能詩。
雖然醫者意,
何意亦何醫。
小東門外野人家,昨夜青鐙定結花。一片碧云空在望,半規明月可能賒。杖扶紫玉過眉瘦,巾裹烏紗墊角斜。明日更須來看竹,山瓶汲水自煎茶。
盤餐粗糲笑貧家,賴有東園繭栗花。野水白鷗情自狎,海天黃鵠志應賒。直須放浪超形外,更復留連到日斜。向晚期看洛神賦,十三行畔坐分茶。
芳春二月十九日,世傳大士降生期。曲陽太守同日誕,良辰慶祝晉霞卮。是時春郊久不雨,賢守心惻小民咨。公孫愛客聊掩閣,投轄陳遵罷宴喜。
豈知天心娛令節,芳郊布濩云瀰瀰。康衢忭舞希沾渥,甘露一滴灑楊枝。誰把傳說為霖樞,拈花微笑佛心慈。始知先憂還后樂,父老歡呼歌詠之。詠歌擬祝崗陵頌,我賦桑田喜雨詩。
漆水東流繞墓田,
伏波埋土幾千年?
西風但見吹殘鬣,
南海猶聞畏跕鳶。
豈有明珠來戚里,
空留銅柱在炎天。
功成未得云臺畫,
回首荒原一惘然。
盡日琴書坐玉堂,旃蒙猶愧舊書香。身閑自幸風塵遠,官冷誰論歲月長。名混江湖真畫餅,學悲岐路祇循墻。晉西燕北千馀里,何日摳衣覲耿光。
陋巷蕭然一草堂,祇憑書籍借馨香。懶隨人事來還往,悔送年光短又長。才困有時閑筆硯,道高無路到門墻。佇云幾向微垣望,夜夜文星燭地光。
笑爾何心蓄不臣,
餒魂終此伴青磷。
生初枉自呼英物,
身后教誰嘆可人。
江北柳圍空長大,
洛陽鐘虡竟沉淪。
縱然未死膺殊錫,
地下如何見太真?
青煙漠漠暗西村,
問訊梅花置一尊。
冷淡生涯元不惡,
卻嫌歌吹合江園。
我從羅浮歸,
山水興未已。
遂作西樵游,
江行百馀里。
始由支江入,
帆轉稻花里。
百曲赴大江,
遠見山云起。
山云帶夕陽,
移舟泊山市。
未入西樵山,
先飲西樵水。
波光半城,花陰一庭。
秋山萬朵青青,作南窗畫屏。
癲狂酒兵,蕭疏墨卿。
吾師只愛淵明,采東籬菊英。
空亭鶴雛,空床蠹魚。
詩瓢酒盞茶爐,是湖中薄書。
郎真漫乎,翁真醉歟。
樊川逸少眉蘇,結煙波釣徒。
顛耶其仙。圣耶賢人。
人間齷齪堪憐,向醉鄉且眠。
歌乎有弦,吟乎有箋。
糟邱長據千年,其誰曰不然。
燈前翠蛾,花前綠螺。
人間明月無多,任先生去波。
翟家雀羅,張家鳳窠。
生平得失如何,和香山放歌。
相思可憐,離情漫傳。
斷腸準擬今年,在云邊水邊。
青簾畫船,紅燈翠弦。
半生潦倒依然,為花顛酒顛。
河山眼前,云霞足邊。
故鄉一望依然,彼黃冠者仙。
匆匆兩丸,蒼蒼九煙。
白衣變幻堪憐,向南陽且眠。
插槿周遭倚水涯
秋光恰稱野人家
桂花開后芙蓉放
又向籬邊看菊花
羽檄江門報險難,
湖光瀲滟得身閒。
窺春柳葉方青眼,
隔岸桃花未破顏。
檜劈囚秦忠武廟,
亭開放鶴小孤山。
笙歌不厭希文客,
漫與游人一醉還。
婺女星光昨夜新,滿堂賀客拜慈親。金衣笑對黃花晚,玉臉濃添綠酒春。膝下喜看三品貴,筵前飽飫八方珍。西池阿母桃將熟,還儗持來慶此辰。
白發萱堂近九旬,喜逢初度樂無垠。橙黃橘綠秋將暮,桂子蘭孫孝愈純。明主有恩封誥重,高年無恙賜袍新。人間盛福應全備,遐算還期至大椿。
非獨蘇仙念老窮,
古靈亦復薦孤忠。
白頭不得諸公力,
惟有西塘八十翁。
棄置復棄置,
其然豈其然。
百錢聊為我,
更看小行年。
闃其禪老居西堂,
豈有門人拈瓣香。
葛巾漉酒笑元亮,
石室紬書輸子長。
勿嫌臨邛家四壁,
猶堪樊川月一箱。
寄書麒麟閣上客,
我自蓑衣君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