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馬伏波墓
漆水東流繞墓田,
伏波埋土幾千年?
西風但見吹殘鬣,
南海猶聞畏跕鳶。
豈有明珠來戚里,
空留銅柱在炎天。
功成未得云臺畫,
回首荒原一惘然。
漆水東流繞墓田,
伏波埋土幾千年?
西風但見吹殘鬣,
南海猶聞畏跕鳶。
豈有明珠來戚里,
空留銅柱在炎天。
功成未得云臺畫,
回首荒原一惘然。
漆水向東流淌,環(huán)繞著馬伏波的墓地,伏波將軍已長眠地下幾千年了?西風吹過,只見墓前石獸殘損的鬃毛;南海之濱,仍能聽聞當年敵軍畏懼馬援如畏墜鳶的傳說。哪里有什么明珠被送到皇親國戚手中?只留下銅柱矗立在南方的烈日下。馬援功成卻未被繪于云臺閣,回望這荒原,心中滿是悵惘。
馬伏波:指東漢名將馬援(前14年-49年),因功封伏波將軍,死后蒙冤,后得平反。
殘鬣(liè):指墓前石獸殘損的鬃毛,代指年代久遠的墓飾。
跕(dié)鳶:墜落的鷹。《后漢書·馬援傳》載馬援南征時,見瘴氣中鳶鳥墜落,后以“跕鳶”代指南方險惡環(huán)境或威懾力。
明珠:馬援曾從交趾帶回一車薏苡(形似明珠),被誣告私藏明珠,史稱“薏苡之謗”。
銅柱:馬援南征時立銅柱為漢界,以示功績。
云臺畫:漢明帝永平年間繪28位功臣像于云臺閣,馬援因是外戚未被列入。
此詩應(yīng)為作者途經(jīng)馬伏波墓時所作。馬援作為東漢名將,雖功績卓著卻因“薏苡之謗”蒙冤,死后未入云臺閣,作者觸景生情,借憑吊古跡抒發(fā)對歷史人物不公遭遇的感慨。
全詩以“過墓”為線索,追述馬援南征功績與蒙冤經(jīng)歷,通過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織,既肯定其歷史貢獻,又批判功過評判的不公,是一首融合憑吊、詠史與抒情的佳作。
上盧溝一望,正紅日、破霜寒。盡渺渺飛煙,蔥蔥佳氣,東海西山。依稀玉樓飛動,道五云深處是天關(guān)。柳外弓戈萬騎,花邊劍履千官。寒窗螢雪一生酸。富貴幾曾看。問今日誰教,黃塵匹馬,更上長安。空無語,還自笑。恐當年、貢禹錯彈冠。擬把繁華風景,和詩滿載歸鞍。
久與山川約,那無風月情。經(jīng)營原闊略,疏放自平生。山友招相見,鄉(xiāng)書向遠征。殷勤語歸計,貧苦病難成。
橫十尺,豎十尺。潦倒鞠多尊者,三千里外斫額。
不策盧敖杖,那張宗測圖。神功攢五岳,且作小山呼。
海上朱明碧霧流,五仙同跨五羊游。何如野客金華洞,臥領(lǐng)群羊十萬頭。
四更月方午,寒彩怯舉首。太空洞凝碧,粲粲著星斗。人間在睡鄉(xiāng),獨起吾何有。稍憐東方白,世事信難久。啟明爾何疑,光影且相守。
當時我醉美人家。肯信流年鬢有華。海燕西飛白日斜。對殘花。莫怨春風當自嗟。
十年湖海一尊同,醉里那知鬢欲翁。投轄不緣今日雨,論文未減昔人風。春隨流水三分盡,酒重交情百罰空。莫道雙溪堪舉棹,片云來往敬亭東。
訪古空遺跡,叉魚舊有亭。苔封荒徑綠,草沒斷碑青。老樹根橫水,寒蘆葉滿汀。漁歌何處起,倦客倚欄聽。
蹇驢踏雪灞橋春,畫出茅茨野水濱。才見梅花詩便好,梅花卻是定詩人。
西國有美女,結(jié)樓青云端。蛾眉艷曉月,一笑傾城歡。高節(jié)不可奪,炯心如凝丹。常恐彩色晚,不為人所觀。安得配君子,共乘雙飛鸞。
富貴千里合,貧賤促膝離。骨肉尚云爾,何況他人為。不睹竇門士,請看藺庭綦。翟公何為者,謝客無乃遲。
南鄰幄丹宮,赤伏顯符記。朱陵曜綺繡,箕翼炯、瑞光騰起。每歲秋分老人見,表皇家、襲慶迎祺。天子當膺,無疆萬歲。北窺玄冥,魁杓擁佳氣。長拱極、終古無移。論南北東西。相直何啻千萬里。信難計。
半身映竹輕聞?wù)Z,一手揭簾微轉(zhuǎn)頭。此意別人應(yīng)未覺,不勝情緒兩風流。
謝守常搜句,陶潛亦效官。傍溪分水細,過巘得天寬。布種隨蔬隴,尋香到藥欄。野裝兒稚笑,繩屨鹿衣冠。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