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感通寺簡諸友
李白題詩寺,文簫雁韻樓。
海光浮樹杪,山翠滴床頭。
熱想寒泉濯,春曾煖谷游。
暝鐘蘿月下,清夢一相求。
李白題詩寺,文簫雁韻樓。
海光浮樹杪,山翠滴床頭。
熱想寒泉濯,春曾煖谷游。
暝鐘蘿月下,清夢一相求。
這里是李白曾題詩的古寺,還有如文簫般有韻致的雁韻樓。海上波光浮動在樹梢之上,山間翠色仿佛滴落在床頭。酷熱時想著用寒泉洗滌,春天曾在溫暖的山谷游玩。在月色籠罩著藤蘿、晚鐘敲響之時,我在清夢中去尋訪友人。
感通寺:一座寺廟名。
文簫:傳說中人物,此處借指有韻致。
杪(miǎo):樹梢。
暝(míng)鐘:傍晚的鐘聲。
蘿月:藤蘿間的月色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感通寺后,被寺中的景色和文化氛圍所感染,夜晚夢游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寄給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感通寺景色并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關注。
高枕非逃世,幽棲自寡營。
宦情方朔淡,家累向平輕。
歲月憂何事,漁樵共此生。
空亭對酒處,白雪滿江城。
豈是云霄客,居然江海人。
徑惟羊仲過,壁以馬卿貧。
俯仰終何意,疏慵好乞身。
已拼閑歲月,甘老故鄉尊。
槐樹賦,述志賦,撰作遐方一何富。
上馬能殺賊,下馬作露布。
龍吟夜半興真人,譜系乃出飛將軍。
彼夫人兮亦清節,三年不言似亡息。
隔院飛來,巧囀如簧,初聞可憐。正金經學誦,生成柔軟,珠歌教唱,分外清圓。花下泠泠,簾中嚦嚦,小玉頻呼密意傳。吟郎句,慣臨流對月,韻更悠然。
道將雙字聯翩。比相見春風一笑嫣。記靧桃幽思,咒馀茸舌,折楊離恨,噎在香咽。細語歡濃,嬌啼夢淺,時送吹蘭到耳邊。關情甚,聽鶯雛燕乳,仍是笄年。
倚賴尊中酒,枝梧卷里詩。
貧嗟居不易,境對語成危。
往日行猶記,沖風去不疑。
舟師笑相謂,未有若人癡。
羨君高臥處,面壑復尻岑。
云影半巖宿,林扉終日陰。
路緣螺殼轉,湖養鴨頭深。
安得頻攜酒,時從問字斟。
狼藉書城獺祭頻,
夜涼燈味乍相親。
閑愁不為西風起,
自倚江樓念遠人。
醉眼愁看姊妹花,后庭猶自唱天涯。
倦游竟下陳蕃榻,病渴新嘗陸羽茶。
都尉風流年尚少,周郎月旦愿非奢。
此間雖樂應思蜀,記否長安帝子家?
公昔求還事,年猶未縱心。軒裳輕俗累,水月瑩禪襟。樂任荒三徑,閒時戲一禽。陶然踰五閏,已矣世同欽。
伯氏勛名永,繇公左右然。賢碑求帝篆,行錄廣時傳。馀范光門法,遺文粲史編。欲知天報厚,五福賜君全。
昔貳淄川政,嘗依太守賢。于門欽世德,阮巷忝親聯。仆始慚當軸,公方遂引年。音容俄永隔,抆泣望新阡。
謫宦逢新歲,孤吟思惘然。
驛梅開臘后,岸柳得春先。
棹倚清溪月,猿啼碧岫煙。
天涯留滯客,歸去是何年。
良宵正月一,日從東畔出。
照見耆阇峰,回環指□中。
坐斷石橋路,凡圣無回互。
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
雪消春雨過,碓觜也生花。
浮光客似廣陵貧,五載逢君是故人。
省闥揮毫知賦就,風塵握手見情親。
玉簫吹月江淮夜,寶馬看花宛洛春。
明日關河千里去,肯辭深酌負陳遵。
嗚呼二子者,
頹俗亦可興。
虞山若增高,
琴川若增長。
冰肌玉骨神仙貌。畫梅恰與梅同調。心跡喜雙清。瑤臺坐月明。
仙姝分列院。下筆開生面。軟語替商量。濃妝還淡妝。
風雨瀟瀟又別離,
殘絨唾上柳絲絲。
蓬萊七字他年約,
先繡天涯感舊詩。
兄為囚,妹為虜,父命事仇無不可。
父已死,兄已誅,父命殺仇仇即夫。
父仇不報豈女子,反面事人有余恥。
事已不成寧惜死。黃泉有血流浩浩,九州之外五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