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聲
隔院飛來,巧囀如簧,初聞可憐。正金經學誦,生成柔軟,珠歌教唱,分外清圓。花下泠泠,簾中嚦嚦,小玉頻呼密意傳。吟郎句,慣臨流對月,韻更悠然。
道將雙字聯翩。比相見春風一笑嫣。記靧桃幽思,咒馀茸舌,折楊離恨,噎在香咽。細語歡濃,嬌啼夢淺,時送吹蘭到耳邊。關情甚,聽鶯雛燕乳,仍是笄年。
隔院飛來,巧囀如簧,初聞可憐。正金經學誦,生成柔軟,珠歌教唱,分外清圓。花下泠泠,簾中嚦嚦,小玉頻呼密意傳。吟郎句,慣臨流對月,韻更悠然。
道將雙字聯翩。比相見春風一笑嫣。記靧桃幽思,咒馀茸舌,折楊離恨,噎在香咽。細語歡濃,嬌啼夢淺,時送吹蘭到耳邊。關情甚,聽鶯雛燕乳,仍是笄年。
歌聲從隔院傳來,婉轉如簧,初聽十分惹人憐愛。就像在經學誦讀時,聲音天生柔軟;在教授唱曲時,聲音格外清潤圓轉。在花下聲音清脆,在簾中聲音悅耳,如同小玉頻繁傳情。吟唱情郎的詩句,習慣對著流水明月,韻律更加悠然。說將雙字相連,比春風中相見的嫣然一笑還動人。記得以桃花寄幽思,念咒想讓舌頭更靈巧,唱《折楊》曲飽含離恨,哽咽在香喉。細語時歡樂濃情,嬌啼時夢也淺淡,不時將如蘭氣息送到耳邊。這歌聲如此動人,聽著就像鶯雛燕崽的叫聲,唱歌的人仍是少女。
巧囀如簧:形容聲音婉轉美妙。
可憐:可愛。
金經學誦:指誦讀經典。
珠歌:美妙的歌聲。
泠泠:形容聲音清脆。
嚦嚦:形容鳥類清脆的叫聲,這里指歌聲悅耳。
小玉:傳說中吳王夫差的女兒,后泛指侍女。
靧桃:以桃花洗臉,這里有寄情桃花之意。
咒馀茸舌:希望舌頭更靈巧。
折楊:古曲名。
吹蘭:形容女子氣息如蘭。
笄年:女子成年。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在某個場合聽到一位少女美妙的歌聲,被其吸引,從而寫下此詞,以表達對歌聲和唱歌女子的喜愛。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歌聲和表達對唱歌女子的傾慕。其突出特點是對歌聲的描寫細膩生動,營造出美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出色的描寫能力。
世間如幻此生浮,寧典仙祠不典州。決勝金城勛烈茂,宣風玉壘治聲優。遠移遁跡無嘶馬,舊得調元問喘牛。耆俊如公宜大用,行聞召節趣蘭舟。平生氣節薄青云,不任機心只任真。金為散多虛越橐,衣從洗凈遠京塵。吟隨猿鶴滄洲晚,醉賞鶯花茂苑春。仰止高賢同里闬,掃門羞未效前人。
墨沈流香筆能飽,午夜撚須常至卯。盡將殘唾還前人,幸免少陵日廝炒。
雄奇清婉發英華,嶺表風流擅一家。詩壽千春文壽世,此生原不負名花。
蕨芽未許殿山珍,孤竹根回地底春。歌菉千年風故好,聞韶三月味應真。滄江雷雨龍無種,深谷霞煙玉有鱗。漫詠杜詩還自笑,數株桃樹濟誰貧。
花榭竹為垣,幽陰坐處繁。遙疑原上日,不到水邊村。山雨帶云集,松濤清晝翻。往來三徑里,何地有囂煩。
萬物貴取影,寫竹更宜然。秾陰不通鳥,碧浪自翻天。戛戛俱鳴石,迷迷別有煙。直須文與可,把筆取神傳。
長林鶯語密,細路橘花交。絕壁開平麓,幽人此結茅。鑿窗窺澗底,引水過松梢。欲買山南地,鄰君辟石巢。
漢儒事章句,去道利乃倍。桓譚謂子云,此事今獨乃。岱岳小天下,齊魯復何在。會當登日觀,一目了滄海。
隱幾衡門下,居然厭薄游。蘭滋楚畹日,橘熟洞庭秋。三徑懷羊仲,扁舟問子猷。驪珠照海浦,鰲釣落滄洲。跡豈求田系,心緣攬桂留。三冬殊物候,一水隔離憂。欲就南州榻,風煙伴客愁。
空庭雨濕聚華茵,回首東風憶遠人。玉砌香消行跡斷,雕闌吟徹別愁新。樓臺半是前朝景,桃李都承舊日春。歸燕多情還戀主,銜泥雙拂畫梁塵。
日日花前金叵羅,百年能得幾經過。花開花謝人還老,狂客狂吟莫厭多。
雞黍相尋豈偶然,論文尊酒荷留連。秋風初送雁群至,喬木喜聞鶯友遷。勸我鑒湖行甚力,送君釣瀨去無緣。愿將清白師韓范,從此高堂有四賢。
昨夜夢行腳,茫然失圣凡。有人坐盤石,云是補陀巖。明月下滄海,長風吹布衫。覺來舒老眼,紅日上松杉。
慷慨穹廬下,抽刀割玉顏。血含天上日,魂繞漢時關。鳳翼無人托,龍髯有女攀。月明彈錦瑟,縹緲洞庭還。
前生恩怨此生還,魂斷真如夢寐間。心與落紅俱化土,他年何待向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