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洲泊?踏莎行
露葉棲螢,風枝裊鵲。水堂離燕褰珠箔。
一聲橫玉吹流云,厭厭涼月西南落。
江際吳邊,山侵楚角。蘭橈明夜芳洲泊。
殷勤留語采香人,清尊不負黃花約。
露葉棲螢,風枝裊鵲。水堂離燕褰珠箔。
一聲橫玉吹流云,厭厭涼月西南落。
江際吳邊,山侵楚角。蘭橈明夜芳洲泊。
殷勤留語采香人,清尊不負黃花約。
帶著露水的葉子上棲息著螢火蟲,被風吹動的樹枝上烏鵲不安地跳動。水堂中,離別的燕子掀起珠簾。一聲橫笛吹奏,樂聲嘹亮,仿佛能吹走流云,倦怠的涼月向西南方向落下。這里是吳地江邊,山勢延伸到楚地一角。明天夜里,我將乘船在芳洲停泊。我誠懇地告訴采香的人,我定會舉起清酒,不辜負與黃花的約定。
棲螢:棲息的螢火蟲。
裊鵲:烏鵲不安地跳動。
水堂:臨水的廳堂。
褰(qiān)珠箔:掀起珠簾。
橫玉:橫笛。
厭厭:倦怠的樣子。
蘭橈(ráo):木蘭舟的槳,代指船。
采香人:可能指采花的女子。
清尊:清酒。
黃花:菊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詞人在一次離別之際所作。當時詞人或許身處吳楚交界之地,即將乘船遠行,在離別的氛圍中,有感而發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離別與期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離別場景和旅途展望。其特點在于景中含情,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詞人較高的藝術技巧和情感表達能力。
綠葉成陰春已歸,茅檐相對兩斜暉。
殘花且插春事急,別酒欲酌歌聲微。
黃鳥匆匆隔林語,楊花款款沾人衣。
人間一別春常好,過我漁舟果是非。
炎蒸困鉗釱,虎嘯漏天機。
樹杪忽垂髻,榴邊今污衣。
草鳴溪水立,帆飽客船飛。
更設琉璃簟,瓜茶遲落暉。
苗芃芃兮防莠,桂鬰鬰兮防蠹。
欲苗實兮桂榮,必莠除兮蠹去。
吾有少陵之镵兮莠必耨,吾有尉佗之器兮蠹將奚逃。
發嘉穎兮昆侖,繚樛枝兮招搖。
粒米狼戾兮樂復樂,長涂炎日兮又庇之以垂天之幄。
陳公行古道,出處盡堪書。
俯仰端無負,初終總一如。
粵從為劇邑,平步上亨衢。
正色主風憲,彈劾靡親疏。
故雖頻補外,直性不可紆。
召還方進用,謂當推緒余。
一朝忽攖疾,力請歸舊居。
竟化遼東鶴,不作北溟魚。
哀哉名世士,天胡賦分拘。
有子傳衣缽,無錢治室廬。
淵明抱歸興,未老辭華軒。
應謂役于人,豈如歸田園。
在家貧亦好,滿眼是風煙。
親戚可晤語,書史可精研。
妻子識此意,相對無間言。
時取新酒漉,一笑中圣賢。
冰壺徹骨無纖塵,新來結屋苕溪濱。
傾銀注瓦叟泥飲,披錦裂繡天行春。
沙平印篆鳥浴羽,浪暖破綃魚躍鱗。
一丘一壑志愿畢,肯待人招祁孔賓。
{??場}節光華遠,軺車那得閑。
咨詢元自急,省斂亦相關。
去住存高詠,晴陰對好山。
深慚縻郡紱,仙境不同攀。
道人本無俗,肯與世浮沉。
坐對一池水,浄觀千古心。
月高天宇豁,風靜夜堂深。
此意知誰會,泠然撫素琴。
三世諸佛轉法輪,一大藏教說不盡。
象骨當機正令行,玄沙見機行正令。
或說或聽聞不聞,電卷星飛誰與論。
撥轉那邊關捩子,眉毛留得數莖有。
客居貧病醫無方,忍饑面作瞿曇黃。
楓葉蕭蕭風陣長,東廂曝背資滄涼。
鄰家有酒難偷嘗,草書正藉公孫娘。
家家刈熟畦丁忙,有口不識云子香。
令我馳神青旸鄉,杯粟有時來實腸。
日佇高軒過,從容慰別離。
已乖桂子約,還失菊花期。
正爾思一面,忽然掀兩眉。
聞君有召節,平步上丹墀。
大抵名儒,豈患窮匱。
大抵外物,豈在僥冀。
學成道尊,富貴自至。
不學空虛,非惟自愧。
皓鶴相從久,衰顏每為開。
忽聞渠翅折,頻使我心摧。
本意俱仙去,那知偶禍來。
縱令醫得活,無復見毰毸。
再上歸田疏,從違未可知。
方憂鶴怨我,忽喜鹿生兒。
六月事已驗,千年壽可期。
我歸須汝健,正要汝相隨。
吾年七十五,一朝忽患瘧。仍害及老妻,對床更撼鐸。
寒時寒如冰,熱后熱如灼。既去還復來,如與我有約。
連日莫能休,盡室皆驚愕。飲啖一不忺,形骸頓如削。
細思豈無因,良由賦分薄。本是農家子,只合事耕作。
既已得美官,復有歸田樂。已是無福當,又不知慚怍。
遂至瘧鬼憎,故意來相虐。作詩告天公,縱我有過惡。
愿天少垂憐,疾痛且濶畧。但速賜之死,莫令我知覺。
一生纏世網,正欲解其縛。假使壽百年,寧免此一著。
不如早歸藏,且免論強弱。我非畏死人,久已辦棺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