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中秋白鷗園賞月,次陳大尹三首 其三
丹桂婆娑,銀蟾晃漾,驀地漸升滄海??吹街刑烊f國明,誰道是、素娥風采。
玉宇瓊樓,龍池鳳閣,相伴清光廿載。今夕山中月更圓,似相識、當年元宰。
丹桂婆娑,銀蟾晃漾,驀地漸升滄海??吹街刑烊f國明,誰道是、素娥風采。
玉宇瓊樓,龍池鳳閣,相伴清光廿載。今夕山中月更圓,似相識、當年元宰。
桂樹的枝葉在風中婆娑搖曳,銀色的月亮在水面上搖晃蕩漾,突然之間它漸漸從大海上升起。當月亮升到天空正中,照亮了天下萬國,誰說這只是嫦娥的美麗風采?玉宇瓊樓,龍池鳳閣,二十年來一直陪伴著這清澈的月光。今晚山中的月亮更加圓滿,好像曾經相識,如同當年那位德高望重的元宰。
丹桂:桂樹的一種,花呈紅色,此處指中秋時節的桂樹。
銀蟾:月亮的別稱,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銀蟾代指月亮。
晃漾:搖晃蕩漾,形容月光在水面上的波動。
驀地:突然,猛然。
素娥:即嫦娥,傳說中的月中女神,此處代指月亮。
玉宇瓊樓:傳說中月中的宮殿,也指華麗的樓閣。
龍池鳳閣:形容華麗的宮苑建筑。
廿載:二十年。
元宰:原指宰相,此處或借指德高望重之人,亦可能以月喻賢。
此詞為作者中秋與友人陳大尹同游白鷗園時的唱和之作(“次陳大尹三首 其三”即和陳大尹三首中的第三首),具體創作于某中秋夜,通過賞月場景抒發對時光與往事的感慨。
全詞描繪中秋賞月之景,借月升、月中宮殿的聯想及廿載相伴的回憶,表達對自然之景的喜愛與人生歲月的感慨。語言典雅,意境清幽,借月抒情,情感真摯。
莫為輕陰便擬歸,殘花應逐夜風吹。共君今夜不須睡,正是王孫惆悵時。
別后緘書少,天驕數往還。正憂烽火急,翻羨草茅閒。積雪猶平澗,殘陽半在山。相逢春尚淺,楊柳未堪攀。
萬里江天迥,冥鴻獨向東。草堂寬幾許,可以著清風。
九拜曉龕前,追思獨慘然。真身無日壞,此道有誰傳?古岸橫秋水,空山起暮煙。幾多西祖意,寂寞在江邊。
仙人不奈笑憑愚,來讀萬簽東老書。勸作南窗傍脩竹,時來借榻臥虛除。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飛鴻渡衡湘,游戲寒江潯。攜群復挈侶,浩蕩同浮沉。一鴻忽失意,矰繳乃見侵。眾鴻不忍去,徘徊發哀音。悲風何所惡,積水而又深。欲渡那不得,徒存恤鴻心。
寶幢珠節共玲瓏,九虎嚴關有路通。遙望玉宸端象簡,宛然身在廣寒宮。
吞炭難忘當日事,積薪深愧后來恩。
青山游侶散紛紛,況復臨岐遠送君。兩地雁鴻難顧影,一時鸞鶴總離群。人從杜若洲邊去,路在桃花洞口分。明發登高各惆悵,鵝湖斜日幔亭云。
近世尚夸毗,造詣實終鮮。徒以言語微,遂謂道昏顯。推行跬步艱,況此繼墳典??駷懠懊髋d,愈覺支粗淺。徒有析理名,竟為粉飾免。天錫涇野君,特被人文選。篤行遵誠明,因時表舒卷。吾道果不絕,覿此脈如線。
雨收殘水入天河,樓上美人凝夜歌。一點新螢報秋信,故園寥落近滄波。
唱罷驪歌宿酒醒。曉來送客出郊坰。定中門外路曾經。初日斜翻鴉背紫,遠山直送馬頭青。兩行疏柳短長亭。
文奎騰彩憶光臨,孺子何知喜嗣音。黨趙正傳公固在,陽秋當筆我奚任。天機翻錦馀官樣,月戶量工更苦心。野史亭空遺事墜,荒煙埋恨九原深。
春殿宵寒捧賜醪,東皇時降雨如膏。人間樂歲占麰麥,天上恩波醉碧桃。度苑暗聞仙漏轉,拂簾初識御香高。恭承示諭皇情重,此夕千年豈易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