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梁書院四首 其三
近世尚夸毗,造詣實終鮮。徒以言語微,遂謂道昏顯。推行跬步艱,況此繼墳典。狂瀾及明興,愈覺支粗淺。徒有析理名,竟為粉飾免。天錫涇野君,特被人文選。篤行遵誠明,因時表舒卷。吾道果不絕,覿此脈如線。
近世尚夸毗,造詣實終鮮。徒以言語微,遂謂道昏顯。推行跬步艱,況此繼墳典。狂瀾及明興,愈覺支粗淺。徒有析理名,竟為粉飾免。天錫涇野君,特被人文選。篤行遵誠明,因時表舒卷。吾道果不絕,覿此脈如線。
歷亂秋風颯颯黃,棘籬椒塢隱微芳。
非因仄徑無由見,不遇閑人那覺香。
潦倒忍隨秋草沒,飄零愁見海田荒。
柴桑三徑俱榛莽,誰得如君只傲霜。
朱華涵綠浪,并瀉一秋光。
澹冶生閒韻,清妍濯淺涼。
飄來枝影動,散去岸痕香。
水鏡如同照,流波望正長。
山雞錦翼許相同。雙雙那肯嫁邊鴻。
欺汝南禽,生長梅花里,日守蠻煙白一叢。
梅花最愛梅鋗嶺,雌雄各占高峰。
空愁霜露沾衣。望斷羅浮日,蚤生東。
暖向平蕪喚玉驄。
兩兒生及我趨庭,
摩頂猶期遺一經。
風木八年桑海換,
頭顱如許說添丁。
柂邊潮水落還生,篷底寒燈滅復明。約束長年牢系纜,報人風雨有鼉鳴。
蕭蕭風雨小江秋,不是愁人亦合愁。忽聽疏鐘知寺近,笑尋沙路上牛頭。
龕山古戍更漏聲,白塔小市燈火明。六十年間幾來往,依然惻愴路傍情。
西曹暮歸城鳥棲,明星在門北風作。
歲晏天涯感我情,相對妻孥苦不樂。
小女手持銀魚至,兼有筍芽如犢角。
云是仙曹遠寄將,此意年來重寥落。
三寸冰僵白雪蛆,數莖春苞紫泥籜。
南山風高滄海深,冬月何由見珍錯。
呼兒剝筍仍烹魚,入口香醪似鮮酪。
更長燭明一放歌,回首家山事如昨。
楚楚清芬老
別來猶爾芳
不須多種植
對此已憂忘
鑿池引山泉
泉脈來擾擾
池上有新亭
池下芰荷繞
色香兩超絕
天然本非矯
花開日開宴
醉里人世小
明暗色空,
不曾礙人。
一念周沙界,
日用萬般通。
湛然常寂寂,
常轉自家風。
古龍啾啾啼劍井,井底秋泉七星冷。
漪蘭堂上瑟不鳴,悽調空懷金石聲。
劍亦不復得,瑟亦不復聞,悠悠何處尋封君。
何處尋封君,林壑幽蒐風雨黑。
錫山崔嵬暮峰影,吳江慘澹秋波色。
江之南,山之北,松梧幾樹封君宅,來往徘徊嘆行客。
作客頻年赴遠郵,
又傳舟棹五陵游。
尺書不到成孤悶,
小婢強前寬百憂。
沈水香銷爐鴨冷,
畫眉□遠鏡鸞愁。
寒衣欲剪今寬窄,
匹錦全封寄壟頭。
撲粉曾過宋玉墻,
一身生計托流芳。
不須長結東風怨,
秋菊春蘭各有香。
素秋迥,見說棕鞋布襪休更理。
嘆故人江表,廿年客路,登臨空費。
記雁邊鷗際,高吟白日哀湍委。
送倦眼何處,可灑看花晶淚。
向黃塵底。
自嗟卑、慚老狂朋,漫問平居,知甚興味。
無端怨闊恩疏,恁分明、舊時牛李。
似而今、都燕雀依林,艅艎去水。
倘協東籬,約簪霜來共憔悴。
昔有貴公子,聞鶴九皋禽。其先本胎化,棲止必瑤林。遣使三往聘,致之千黃金。清唳復善舞,節奏合瑤琴。日給費魚米,延之如玳簪。銜杯為主壽,千歲無遐心。
有客為主謀,禽荒可傾國。此物非潔清,其志本貪冒。遺矢玉階陰,吞腥金塘側。當以禽養禽,毋令食人食。主人頷其言,從此成捐斥。
蕭條風雨晨,蹭蹬霜雪夕。鶴將辭主去,顧視亦悽惻。謂客君少留,行當蹈吾跡。客亦慘不樂,相看淚沾臆。
莫怪千金一笑難,
好花都是易摧殘。
調箏促柱驚弦斷,
弄筆題裙訝墨干。
紫塞魂歸金瓦冷,
彩樓人去玉簫寒。
十年不作尋春夢,
遮莫將儂薄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