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日同黎縝之鄧伯喬訪歐子建飲貽安堂其諸從同集
銀燭江鄉此夜清,更闌洗酌喜初晴。
交論意氣無新故,語洽清狂見弟兄。
正倚縱橫詩興發,莫因蕭瑟壯心驚。
月華況近中秋色,肯負平原十日情。
銀燭江鄉此夜清,更闌洗酌喜初晴。
交論意氣無新故,語洽清狂見弟兄。
正倚縱橫詩興發,莫因蕭瑟壯心驚。
月華況近中秋色,肯負平原十日情。
在這江邊的鄉村,銀燭照亮,夜晚格外清幽,夜深時重新斟酒,欣喜雨過初晴。交談時論及意氣,不分新交舊友,話語融洽、舉止狂放,盡顯兄弟情誼。正憑借著縱橫的才思詩興大發,不要因秋景蕭瑟而心驚。況且月色已接近中秋的皎潔,怎肯辜負這如同平原君留客般的十日盛情。
銀燭:白色的蠟燭,此處指燭光映照下的夜晚環境。
更闌:夜深。洗酌:重新斟酒。
新故:新交與舊友。
清狂:指狂放不羈的樣子。
縱橫:形容才思奔放。
蕭瑟:形容秋景凄涼。
月華:月光。
平原十日情:戰國時平原君留魯仲連十日,此處指主人的盛情款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仲秋時節,詩人與黎縝之、鄧伯喬拜訪歐子建,在貽安堂與歐子建的諸位兄弟一同聚會。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文人之間常有雅集活動,詩人在這樣的聚會中寫下此詩以記錄歡樂時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相聚的歡樂和對友情的珍視。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清新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社交生活和情感狀態。
寇昏以狂,敢蹈愬疆。
士獲厥心,大袒高驤。
長戟酋矛,粲其綏章。
右翦左屠,聿禽其良。
天衢啟云帳,神馭上星橋。
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余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
非是人間世,還悲后會遙。
鶯,
能語,多情。
春將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復集東城。
林疎時見影,花密但聞聲。
營中緣催短笛,樓上來定哀箏。
千門萬戶垂楊里,百轉如簧煙景晴。
何處深春好,春深貴戚家。
櫪嘶無價馬,庭發有名花。
欲進宮人食,先薰命婦車。
晚歸長帶酒,冠蓋任傾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稚子家。
爭騎一竿竹,偷折四鄰花。
笑擊羊皮鼓,行牽犢頷車。
中庭貪夜戲,不覺玉繩斜。
投荒垂一紀,新詔下荊扉。
疑比莊周夢,情如蘇武歸。
賜環留逸響,五馬助征騑。
不羨衡陽雁,春來前后飛。
春來山事好,歸去亦逍遙。
水凈苔莎色,露香芝術苗。
登臺吸瑞景,飛步翼神飆。
愿薦塤篪曲,相將學玉簫。
雕弓封舊國,黑弰繼前功。
十年鎮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臺樂事盡,簫鼓葬儀雄。
一代英豪氣,曉散白楊風。
瀠渟幽壁下,深凈如無力。
風起不成文,月來同一色。
地靈草木瘦,人遠煙霞逼。
往往疑列仙,圍碁在巖側。
鳳翣擁銘旌,威遲異吉行。
漢儀陳秘器,楚挽咽繁聲。
駐綍辭清廟,凝笳背直城。
唯應留內傳,知是向蓬瀛。
何處深春好,春深恩澤家。
爐添龍腦炷,綬結虎頭花。
賓客珠成履,嬰孩錦縛車。
畫堂簾幕外,來去燕飛斜。
寂寞一雙鶴,主人在西京。
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
徐引竹間步,遠含云外情。
誰憐好風月,鄰舍夜吹笙。
陰山貴公子,來葬五陵西。
前馬悲無主,猶帶朔風嘶。
漢水晉山郭,襄楊白銅鞮。
至今有遺愛,日暮人凄凄。
乍起衣猶冷,微吟帽半欹。
霜凝南屋瓦,雞唱后園枝。
洛水碧云曉,吳宮黃葉時。
兩傳千里意,書札不如詩。
寶歷方無限,仙期忽有涯。
事親崇漢禮,傳圣法殷家。
晚出芙蓉闕,春歸棠棣華。
玉輪今日動,不是畫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