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默誦中庸稍悟一書大旨喜而賦此
句習章燖幾十年,
其于統會每茫然。
一朝似得優游力,
擊節深嘆圣嗣賢。
句習章燖幾十年,
其于統會每茫然。
一朝似得優游力,
擊節深嘆圣嗣賢。
逐句學習、逐章鉆研《中庸》已經幾十年了,對于它的整體主旨總是感到茫然不解。有一天似乎獲得了從容領悟的能力,不禁擊節贊嘆,深感圣賢的后嗣如此賢明。
句習章燖:逐句學習,逐章鉆研。燖,有反復琢磨之意。
統會:整體的主旨、要領。
優游力:從容領悟的能力。
擊節:打拍子,這里表示贊賞。
圣嗣賢:指《中庸》所代表的圣賢之道及傳承者賢明。
推測詩人長期研習《中庸》,在學術追求上不斷探索,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思考,終于有所領悟,于是創作此詩以表達內心的喜悅。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注重儒家經典研讀的學術環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中庸》的學習感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自身經歷展現學習經典的過程。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經典的鉆研精神。
乍暖還寒雨后天。征鴻嘹唳別懷牽。可憐春半,南浦草如煙。目斷魂銷人不見,意長箋短恨難傳。不禁回首,清淚一潸然。
泠泠澗底泉,破碎山根翠。似欲留佳客,曲折二十四。我行無定止,蠟屐信所詣。偶來倏舍去,乘興聊復爾。
煮豆霉黃水醬宜,鹽湯泡制趁晴時。元油提取增鮮美,雅合烹調味在茲。
筍輿坐嘯足蕭閒,曲徑紆回水一灣。綠野催耕新賀雨,白云作海欲沈山。地饒丘壑能留賞,春滿鶯花為解顏。記取定翁詩句好,幽居掩翠憶鄉關。
萬松護嶺與天齊,中有真人舊隱棲。井冷尚留丹汞暖,壇高近拜斗星低。回思漢室成惆悵,浪費今人為品題。我欲從之無路去,同升不似許仙雞。
縣小水為郭,溪灣樹作橋。西風吹古渡,江夜長寒潮。鴻雁多如此,沙鷗不可招。秋心與蘆荻,相對益蕭蕭。
匏系何情出屢希,調孤俗尚故應違。閱來滄海應三變,數盡長鴻是四歸。草野生成天地德,玉關離合鬼神幾。雙溪云水經年別,細葦新蒲暗舊磯。浹日追陪不憚勞,放懷時為禿霜毫。文昌夜燭三臺上,風望晴看兩岳高。巳辦壯猷當世責,未酬繪句入詩豪。秋殘斷飲渾無味,空有黃花對蟹螯。
中原掎角鹿難尋,回首虞淵日已沉。百戰舟師還海外,幾人忠節付碑陰。廟遺赤舄思前古,松偃蒼龍郁舊岑。行望不知形跡勝,悲風隨處起哀吟。宋祚逢厓不忍尋,乾坤無語坐湮沉。豈知末運窮千戰,獨恨微陽亢六陰。怒氣乘潮翻海岳,悲歌和淚灑山岑。筆端有眼興亡見,付與樵童牧豎吟。
瞻彼萱草,其葉四垂。顧諟晤對,秩秩其儀。我思古人,跬步弗遺。先意承志,念茲在茲。不見是圖,毋敢斁斯。
青野緇塵暫隔開,春潭真愛綠如苔。雨過林杪神鴉噪,花動離根鬼蝶來。遠心亭子鹿溪偏,點破晴沙白鷺眠。壓倒鵝黃美春酒,將誰同上木蘭船。千年玄鶴首如瓜,一到桃川古水涯。已籍白云裁白苧,怪傳黃帕走黃麻。郡山矗矗繞山居,野色仍多水竹馀。布襪青鞋乘小駟,更修何服是吾初。
燕來育群雛,雛出燕欲去。單衣未歸篋,復衣復當絮。踆烏迅不停,顧兔疾難御。微茫造化機,舉手作新故。愚夫懷千憂,志士亦百慮。何如《蟋蟀》詩,行樂歲聿暮。城市眾所騖,清曠還郊坰。春荑媚柔綠,秋至果實零。野雀晨俱來,網蟲夕可聽。嗟彼窮巷士,短褐僅蓋形。平生相牛法,肯易相笏經。浮云去皎皎,晚日空庭青。癭尊含古制,?琴韞奇曲。席門無高車,樞斷繩自續。比鄰二三叟,但話桑麻俗。飲水侑亨瓠,剪韭佐脫粟。百年腐儒餐,粗糲愿已足。登高望湖涘,歷歷明帆檣。朝來小陰翳,正晝仍驕陽。曝布標長竿,曝書滿竹床。雨聲忽東至,濕我羅衣裳。陰陽多變化,有目迷翕張。衣袽戒既濟,寧謂勿過防。露晞岸草黃,霜落林葉赤。連畦種污萊,各有鹵莽獲。篝車陌頭載,墉櫛屋后積。南山落豆萁,伏臘缶自擊。吾生寡筋力,幸辨菽與麥。《伐檀》感風詩,素食徒挾筴。匡衡世農夫,揚雄豈仕籍。驅雀彼何為,今人不如昔。
佳士怨秋,季女悲春。問有何、汨沒難申。北邙山上,青草如茵。甚中臺貴,北里富,東郭貧。大箭峨冠,不上麒麟。大羅天、不要乘云。湖山佳處,樓榭斜曛。有夜光杯,紫玉笛,遠山人。
北風晨蕭蕭,柳箕枲其帚。父老何所之,宿草棲予畝。一母百其子,亦足糊予口。掃之揚其根,終日不盈斗。道周坐白沙,哀哀啼寡婦。玄駒羞其穴,田鼠西北走。眾庶實每生,誰能坐相守。淅米必以水,鑿谷必以臼。父老聊歸休,父母在女右。
南軒何靚深,觸處皆野質。檐間畫眉語,砌下霜筠密。小窗任明晦,一榻隨伸屈。宿鳥聚樛枝,涼蟬噪■蓽。端居得頤養,誠意更精一。夏闌體長健,春至轉安佚。鉛鼎熟黃牙,仙經橫縹帙。和言不忤俗,定力何轉物。嗟我已龍鐘,江潭戀章紱。塵中素袍化,鏡里韶顏失。愛君詩思茂,雅奏合竽瑟。愛君道氣成,金石叢壽骨。及瓜期尚遠,發藥容有日。德爵齒俱尊,登門但祗栗。
輕寒釀就暮春天。風雨別懷牽。那更雙魚信杳,目斷楚江邊。情默默,意綿綿。擲金錢。試問歸期,是梅花后,柳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