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玉梁道中雜詠 其六

作者: 羅與之 (宋)

泠泠澗底泉,破碎山根翠。似欲留佳客,曲折二十四。我行無定止,蠟屐信所詣。偶來倏舍去,乘興聊復爾。

猜你喜歡

鷓鴣天·紫禁煙花一萬重

作者: 向子諲 (宋代)

有懷京師上元,與韓叔夏司諫、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賦。

紫禁煙花一萬重,鰲山宮闕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陸海中。 星轉斗,駕回龍。五侯池館醉春風。而今白發三千丈,愁對寒燈數點紅。


減字木蘭花·斜紅疊翠

作者: 向子諲 (宋代)

公下世。此詞,公之絕筆也

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 真香妙質。不耐世間風與日。著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


西江月·五柳坊中煙綠

作者: 向子諲 (宋代)

政和間,余卜筑宛丘,手植眾薌,自號薌林居士。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擾,故廬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紹興癸丑,罷帥南海,即棄官不仕。乙卯起,以九江郡復轉漕江東,入為戶部侍郎。辭榮避謗,出守姑蘇。到郡少日,請又力焉,詔可,且賜舟曰泛宅,送之以歸。己未暮春,復還舊隱。時仲舅李公休亦辭舂陵郡守致仕,喜賦是詞。

五柳坊中煙綠,百花洲上云紅。蕭蕭白發兩衰翁,不與時人同夢。 拋擲麟符虎節,徜徉江月林風。世間萬事轉頭空,個里如如不動。


游■

作者: 常令孫 (宋代)

薝卜花中燕子飛,旌旗小隊到招提。客車陸續氈重席,僧饌雍客藿間藜。

文奕已先元墅奪,詩壇漸壓魯山低。歸來醉步誰扶杖,月在牛欄西復西。


涉務

作者: 顏之推 (南北朝)

  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

  國之用材,大較不過六事:一則朝廷之臣,取其鑒達治體,經綸博雅;二則文史之臣,取其著述憲章,不忘前古;三則軍旅之臣,取其斷決有謀,強干習事;四則藩屏之臣,取其明練風俗,清白愛民;五則使命之臣,取其識變從宜,不辱君命;六則興造之臣,取其程功節費,開略有術;此則皆勤學守行者所能辨也。人性有長短,豈責具美于六涂哉?但當皆曉指趣,能守一職,便無愧耳。

  吾見世中文學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諸掌,及有試用,多無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喪亂之禍;處廟堂之下,不知有戰陳之急;保俸祿之資,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勞役之勤:故難可以應世經務也。晉朝南渡,優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干者,擢為令仆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典掌機要。其余文義之士,多迂誕浮華,不涉世務,纖微過失,又惜行捶楚,所以處于清高,蓋護其短也。至于臺閣令史,主書監帥,諸王簽省,并曉習吏用,濟辦時須,縱有小人之態,皆可鞭杖肅督,故多見委使,蓋用其長也。人每不自量,舉世怨梁武帝父子愛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見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帶,大冠高履,出則車輿,入則扶侍,郊郭之內,無乘馬者。周弘正為宣城王所愛,給一果下馬,常服御之,舉朝以為放達。至乃尚書郎乘馬,則糾劾之。及侯景之亂,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羸氣弱,不耐寒暑,坐死倉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復,性既儒雅,未嘗乘騎,見馬嘶噴陸梁。莫不震懾,乃謂人曰:“正是虎,何故名為馬乎?”其風俗至此。

  古人欲知稼穡之艱難,斯蓋貴谷務本之道也。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種之,茠鉏之,刈獲之,載積之,打拂之,簸揚之,凡幾涉手,而入倉廩,安可輕農事而貴末業哉?江南朝士,因晉中興而渡江,本為羈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資俸祿而食耳。

  假令有者,皆信僮仆為之,未嘗目觀起一壟土,耘一株苗;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安識世間余務乎?故治官則不了,營家則不辦,皆優閑之過也。


勉學(節選)

作者: 顏之推 (南北朝)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孔子云:“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魏武、袁遺,老而彌篤,此皆少學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學,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始來游學,猶為碩儒;公孫弘四十余,方讀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學易、論語;皇甫謐二十,始受孝經、論語:皆終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墻,亦為愚耳。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學之興廢,隨世輕重。漢時賢俊,皆以一經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時,下該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來不復爾,空守章句,但誦師言,施之世務,殆無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為貴,不肯專儒。梁朝皇孫以下,總丱之年,必先入學,觀其志尚,出身已后,便從文史,略無卒業者。冠冕為此者,則有何胤、劉瓛、明山賓、周舍、朱異、周弘正、賀琛、賀革、蕭子政、劉稻等,兼通文史,不徒講說也。洛陽亦聞崔浩、張偉、劉芳,鄴下又見邢子才:此四儒者,雖好經術,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諸賢,故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間人,音辭鄙陋,風操蚩拙,相與專固,無所堪能,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使汝以此為師,令人氣塞。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今勤無益之事,恐非業也。夫圣人之書,所以設教,但明練經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何必“仲尼居”即須兩紙疏義,燕寢講堂,亦復何在?以此得勝,寧有益乎?光陰可惜,譬諸逝水。當博覽機要,以濟功業;必能兼美,吾無間焉。


古意·十五好詩書

作者: 顏之推 (南北朝)

十五好詩書, 二十彈冠仕。 楚王賜顏色, 出入章華里。 作賦凌屈原, 讀書夸左史。 數從明月宴, 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 泛江采綠芷。 歌舞未終曲, 風塵暗天起。 吳師破九龍, 秦兵割千里。 狐兔穴宗廟, 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鄲宮, 劍去襄城水。 未獲殉陵墓, 獨生良足恥。 憫憫思舊都, 惻惻懷君子。 白發窺明鏡, 憂傷沒余齒。


石灰吟

作者: 于謙 (明代)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萬鑿 一作:萬擊)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渾不怕 一作:全不怕)


高陵篇

作者: 盧熊 (明代)

炎精昔衰謝,海內皆鼎沸。董卓亂天常,曹瞞據神器。

皇圖竟淪沒,昭烈尚顛沛。大野龍蛇斗,強弱共吞噬。

有吳起江東,父子跡相繼。破虜既忠壯,討逆亦猛銳。

發憤興王業,指顧定吳會。句章破妖黨,長沙擄勇鷙。

靈威懾遐邇,義聲薄中外。叱咤宛潁平,馳騁風霆厲。

園陵賴修塞,山越銷氛沴。徇國誓捐軀,赍恨悲早世。

四葉垂鴻烈,三方開鼎峙。廟號極尊崇,功德褒顯謚。

□□□□□,補益見明智。當年奉烝嘗,同穴祔幽竁。

后代得賢令,灑掃給奴隸。斯文傳至今,讀者為歔欷。

詎知歲月久,椎剽墮奸計。銘傳赤烏字,鏡括蒼螭鼻。

瑰珍付豪敚,遺甓留款識。或云金龍船,光怪發靈掞。

云旗紛?蹇,鬼物嘯陰晦。登陟增感傷,宰木亦斬刈。

驪山錮三泉,徒為身后累。俯仰千載余,英雄凜生氣。

伊誰任封殖,激勸由長吏。陳詩系風教,拭目睹高誼。

魂兮或可招,欲效楚人?。


長相思·秋風清

作者: 李攀龍 (明代)

秋風清,秋月明。葉葉梧桐檻外聲。難教歸夢成。 砌蛩鳴,樹鳥驚。塞雁行行天際橫。偏傷旅客情。


與陳伯之書

作者: 丘遲 (南北朝)

  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開國稱孤。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

  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朱鮪涉血于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況將軍無昔人之罪,而勛重於當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不遠而復,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贊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并刑馬作誓,傳之子孫。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強,身送東市;姚泓之盛,面縛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取雜種。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況偽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貳。方當系頸蠻邸,懸首藁街,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于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

  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

  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白環西獻,楛矢東來;夜郎滇池,解辮請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強沙塞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揔茲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懷,君其詳之。丘遲頓首。


金縷曲·次女繡孫

作者: 俞樾 (清代)

次女繡孫,倚此詠落花,詞意凄惋。有云:“嘆年華,我亦愁中老”,余謂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廣其意,亦成一闋。

花信匆匆度。算春來、瞢騰一醉,綠陰如許!萬紫千紅飄零盡,憑仗東風送去。更不問、埋香何處?卻笑癡兒真癡絕,感年華、寫出傷心句:“春去也,那能駐?” 浮生大抵無非寓。慢流連、鳴鳩乳燕,落花飛絮。畢竟韶華何嘗老,休道春歸太遽。看歲歲朱顏猶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陰、未覺斜陽暮。憑彩筆,綰春住。


答客難

作者: 東方朔 (兩漢)

  客難東方朔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澤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然悉力盡忠,以事圣帝,曠日持久,積數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意者尚有遺行邪?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

  東方先生喟然長息,仰而應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備。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夫蘇秦、張儀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相擒以兵,并為十二國,未有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說得行焉。身處尊位,珍寶充內,外有倉廩,澤及后世,子孫長享。今則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懾,諸侯賓服,連四海之外以為帶,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舉事,猶運之掌,賢與不肖何以異哉?遵天之道,順地之理,物無不得其所;故綏之則安,動之則苦;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虜;抗之則在青云之上,抑之則在深淵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雖欲盡節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眾,竭精馳說,并進輻湊者,不可勝數;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門戶。使蘇秦、張儀與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傳曰:‘天下無害,雖有圣人,無所施才;上下和同,雖有賢者,無所立功。’故曰:時異事異。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曰:‘鼓鐘于宮,聲聞于外。’‘鶴鳴九皋,聲聞于天’。茍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于文武,得信厥說。封于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學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飛且鳴矣。傳曰:‘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云:‘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塊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樂毅,秦之任李斯,酈食其之下齊,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猶是觀之,譬由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處士,雖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適足以明其不知權變,而終惑于大道也。”


七諫

作者: 東方朔 (兩漢)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數言便事兮,見怨門下。 王不察其長利兮,卒見棄乎原野。 伏念思過兮,無可改者。 群眾成朋兮,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賢者滅息。 堯、舜圣已沒兮,孰為忠直? 高山崔巍兮,水流湯湯。 死日將至兮,與麋鹿同坑。 塊兮鞠,當道宿, 舉世皆然兮,余將誰告? 斥逐鴻鵠兮,近習鴟梟, 斬伐橘柚兮,列樹苦桃。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來風。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異心。 往者不可及兮,來者不可待。 悠悠蒼天兮,莫我振理。 竊怨君之不寤兮,吾獨死而後已。

沉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覽私微之所傷。 堯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稱而弗忘。 齊桓失于專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晉獻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偃王行其仁義兮,荊文寤而徐亡。 紂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呂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壟。 賢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明法令而修理兮,蘭芷幽而有芳。 苦眾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不顧地以貪名兮,心怫郁而內傷。 聯蕙芷以為佩兮,過鮑肆而失香。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離謗而見攘。 世俗更而變化兮,伯夷餓于首陽。 獨廉潔而不容兮,叔齊久而逾明。 浮云陳而蔽晦兮,使日月乎無光。 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 秋草榮其將實兮,微霜下而夜降。 商風肅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長。 眾并諧以妒賢兮,孤圣特而易傷。 懷計謀而不見用兮,巖穴處而隱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世從俗而變化兮,隨風靡而成行。 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偽進而得當。 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廢制度而不用兮,務行私而去公。 終不變而死節兮,惜年齒之未央。 將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發矇。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愿悉心之所聞兮,遭值君之不聰。 不開寤而難道兮,不別橫之與縱。 聽奸臣之浮說兮,絕國家之久長。 滅規矩而不用兮,背繩墨之正方。 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于秋蓬。 業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論乎禍兇。 彼離畔而朋黨兮,獨行之士其何望? 日漸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變容。 眾輕積而折軸兮,原咎雜而累重。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復東。 懷沙礫而自沉兮,不忍見君之蔽壅。

怨世 世沉淖而難論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殲滅兮,溷湛湛而日多。 梟鸮既以成群兮,玄鶴弭翼而屏移。 蓬艾親入御于床笫兮,馬蘭踸踔而日加。 棄捐藥芷與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蕪穢而險戲。 高陽無故而委塵兮,唐虞點灼而毀議。 誰使正其真是兮,雖有八師而不可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遙兮,偏與乎玄英異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徙乎葵菜。 處湣湣之濁世兮,今安所達乎吾志。 意有所載而遠逝兮,固非眾人之所識。 驥躊躇于弊輂兮,遇孫陽而得代。 呂望窮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寧戚飯牛而商歌兮,桓公聞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過之以自侍。 吾獨乖剌而無當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獻寶玉以為石。 遇厲武之不察兮,羌兩足以畢斮。 小人之居勢兮,視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囁嚅而妄作。 親讒諛而疏賢圣兮,訟謂閭娵為丑惡。 愉近習而蔽遠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無所歸薄。 專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過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滯。 欲高飛而遠集兮,恐離罔而滅敗。 獨冤抑而無極兮,傷精神而壽夭。 皇天既不純命兮,余生終無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絕橫流而徑逝。 寧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見此濁世?

怨思 賢士窮而隱處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諫而靡軀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荊棘聚而成林。 江離棄于窮巷兮,蒺藜蔓乎東廂。 賢者蔽而不見兮,讒諛進而相朋。 梟鸮并進而俱鳴兮,鳳皇飛而高翔。 原壹往而徑逝兮,道壅絕而不通。

自悲 居愁懃其誰告兮,獨永思而憂悲。 內自省而不慚兮,操愈堅而不衰。 隱三年而無決兮,歲忽忽其若頹。 憐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見而復歸。 哀人事之不幸兮,屬天命而委之咸池。 身被疾而不閑兮,心沸熱其若湯。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長。 哀獨苦死之無樂兮,惜予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離予之故鄉。 鳥獸驚而失群兮,猶高飛而哀鳴。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無報? 苦眾人之皆然兮,乘回風而遠游。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娛以忘憂。 悲虛言之無實兮,苦眾口之鑠金。 過故鄉而一顧兮,泣歔欷而霑衿。 厭白玉以為面兮,懷琬琰以為心。 邪氣入而感內兮,施玉色而外淫。 何青云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風至而徘徊兮,疾風過之湯湯。 聞南籓樂而欲往兮,至會稽而且止。 見韓眾而宿之兮,問天道之所在? 借浮云以送予兮,載雌霓而為旌。 駕青龍以馳騖兮,班衍衍之冥冥。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眾人之難信兮,愿離群而遠舉。 登巒山而遠望兮,好桂樹之冬榮。 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 引八維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長生。 居不樂以時思兮,食草木之秋實。 飲菌若之朝露兮,構桂木而為室。 雜橘柚以為囿兮,列新夷與椒楨。 鹍鶴孤而夜號兮,哀居者之誠貞。

哀命 哀時命之不合兮,傷楚國之多憂。 內懷情之潔白兮,遭亂世而離尤。 惡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濁而不知。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離。 測汨羅之湘水兮,知時固而不反。 傷離散之交亂兮,遂側身而既遠。 處玄舍之幽門兮,穴巖石而窟伏。 從水蛟而為徙兮,與神龍乎休息。 何山石之嶄巖兮,靈魂屈而偃蹇。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遠。 哀形體之離解兮,神罔兩而無舍。 惟椒蘭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 愿無過之設行兮,雖滅沒之自樂。 痛楚國之流亡兮,哀靈修之過到。 固時俗之溷濁兮,志瞀迷而不知路。 念私門之正匠兮,遙涉江而遠去。 念女嬃之嬋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我決死而不生兮,雖重追吾何及。 戲疾瀨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產。 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沒身而不反。

謬諫 怨靈修之浩蕩兮,夫何執操之不固? 悲太山之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愿承閑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諱。 卒撫情以寂寞兮,然怊悵而自悲。 玉與石其同匱兮,貫魚眼與珠璣。 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罷牛而驂驥。 年滔滔而自遠兮,壽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煩冤兮,蹇超搖而無冀。 固時俗之工巧兮,滅規矩而改錯。 郤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當世豈無騏驥兮,誠無王良之善馭。 見執轡者非其人兮,故駒跳而遠去。 不量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論世而高舉兮,恐操行之不調。 弧弓弛而不張兮,孰云知其所至? 無傾危之患難兮,焉知賢士之所死? 俗推佞而進富兮,節行張而不著。 賢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黨譽。 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棄彭咸之娛樂兮,滅巧倕之繩墨。 菎蕗雜于黀蒸兮,機蓬矢以射革。 駕蹇驢而無策兮,又何路之能極? 以直鍼而為釣兮,又何魚之能得? 伯牙之絕弦兮,無鍾子期而聽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類者相似。 飛鳥號其群兮,鹿鳴求其友。 故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 虎嘯而谷風至兮,龍舉而景云往。 音聲之相和兮,言物類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異形兮,勢不可以相錯。 列子隱身而窮處兮,世莫可以寄讬。 眾鳥皆有行列兮,鳳獨翔翔而無所薄。 經濁世而不得志兮,愿側身巖穴而自讬。 欲闔口而無言兮,嘗被君之厚德。 獨便悁而懷毒兮,愁郁郁之焉極? 念三年之積思兮,愿壹見而陳辭。 不及君而騁說兮,世孰可為明之? 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揚。 眾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亂曰: 鸞皇孔鳳日以遠兮,畜鳧駕鵝。 雞鶩滿堂壇兮,鼉黽游乎華池。 要褭奔亡兮,騰駕橐駝。 鉛刀進御兮,遙棄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樹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甌登于明堂兮,周鼎潛潛乎深淵。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鶯啼序·重過金陵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樓迢遞。嗟倦客又此憑高,檻外已少佳致。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問青山、三國英雄,六朝奇偉?

  麥甸葵丘,荒臺敗壘,鹿豕銜枯薺。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陽影里。聽樓頭、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漸夜深、月滿秦淮,煙籠寒水。

  凄凄慘慘,冷冷清清,燈火渡頭市。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余音亹亹。傷心千古,淚痕如洗。烏衣巷口青蕪路,認依稀、王謝舊鄰里。臨春結綺,可憐紅粉成灰,蕭索白楊風起。

  因思疇昔,鐵索千尋,謾沉江底。揮羽扇,障西塵,便好角巾私第。清談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風景今如此。楚囚對泣何時已,嘆人間今古真兒戲。東風歲歲還來,吹入鐘山,幾重蒼翠。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聂拉木县| 嵩明县| 西和县| 合作市| 宁河县| 新化县| 晋宁县| 昌宁县| 拉萨市| 鹤山市| 开平市| 滁州市| 肥城市| 南城县| 长春市| 搜索| 昌江| 安康市| 高要市| 化德县| 福海县| 镇坪县| 新干县| 平罗县| 资中县| 光泽县| 仙居县| 左云县| 龙里县| 上高县| 凤冈县| 莱阳市| 搜索| 新余市| 梨树县| 科技| 陆丰市| 天峻县| 武宁县| 宁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