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五十八首 其三十
利刃環而下。血淋漓、浩然之氣。與刀相射。
賊技如斯堪一唾,公乃憑虛而駕。看府谷、荒城斗大,中有孤魂垂白練。照河山、不許秦關夜。萇宏恨、豈能化。
鄉官義烈南雷亞,惜當時寸權尺土,一無憑借。
過客哀歌還擊缶,淚涌渭橋清灞。公有后、士之良者,作吏尋公遺愛去,向馀杭、酹酒公祠舍。述祖德、定悲吒。
利刃環而下。血淋漓、浩然之氣。與刀相射。
賊技如斯堪一唾,公乃憑虛而駕。看府谷、荒城斗大,中有孤魂垂白練。照河山、不許秦關夜。萇宏恨、豈能化。
鄉官義烈南雷亞,惜當時寸權尺土,一無憑借。
過客哀歌還擊缶,淚涌渭橋清灞。公有后、士之良者,作吏尋公遺愛去,向馀杭、酹酒公祠舍。述祖德、定悲吒。
鋒利的刀刃從四周落下,鮮血淋漓,浩然正氣與刀光相互激射。賊人的伎倆如此不堪,讓人唾棄,而您卻超凡離世。看那府谷,小小的荒城,其中有孤魂懸掛著白練。這白練映照河山,不容許秦關陷入黑夜。您如萇宏含恨,這恨又豈能化解。鄉官的義烈僅次于南雷先生,可惜當時沒有一點權力和土地作為憑借。過往的客人哀傷地唱歌,擊缶以和,淚水涌流在渭橋和清灞。您有優秀的后人,他們為官去尋找您留下的仁愛事跡,到余杭的公祠去祭酒。講述祖先的德行,定然會悲嘆。
憑虛而駕:超凡離世。
斗大:形容城小。
垂白練:可能指人死去。
萇宏恨:萇宏是周敬王大臣劉文公的大夫,后蒙冤被殺,傳說其血三年化為碧玉,這里指含恨。
南雷:指南雷先生黃宗羲。
擊缶:敲擊瓦缶作為伴奏。
遺愛:指留下的仁愛事跡。
酹酒:灑酒于地表示祭奠。
悲吒:悲嘆
此詞具體創作背景較難明確。從詞中可推測,當時可能處于社會動蕩、戰亂頻繁時期,有義士為正義而犧牲,作者有感于其事跡和遭遇而創作。作者或許對當時社會的不公和黑暗感到憤慨,對義士的精神表示敬仰。
這首詞主旨是歌頌義烈之士,突出其浩然正氣和悲壯遭遇。特點是情感強烈,意境雄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人們對正義的追求。
蒼璧新煎第二泉,博山深炷古龍涎。
草玄顧我非楊子,能賦如公是仲宣。
詩社自甘編下戶,醉鄉何苦不開邊。
窮州地主慚司業,不解時時與酒錢。
晚風一雨生新漲,只送仙槎到天上。
十年相別一相逢,和氣春風談笑中。
如今耆舊晨星似,猶及先生說遺事。
舌端往往疏九河,只有剩浪無欠波。
漢渠周柱幾青竹,卻在先生一泓腹。
諸公道是今乏才,如何此士尚塵埃。
此行青規更黃閣,拭目孤鴻徑寥廓。
能念南溪病客無,風來肯寄半行書。
今代高人尚子平,風流文采舊家聲。
合于玉筍班中立,卻向紅蓮幕里行。
天色惱人渾欲雪,燭花照別若為情。
日邊已辦除書著,莫戀南樓秋月明。
邂逅何時可,平章后月涼。
前期來一夕,古寺作重陽。
白酒多多載,黃花急急香。
遣詩愁已遣,何況更連床。
庾郎晚菘翡翠茸,金城土酥玉雪容。如何俱墮瑤甕中,卻與醯雞同閟宮。
金井銀床水清泚,雪山冰谷鹽輕脆。秋風一月釀得成,字曰受辛非曲生。
太學儒生朝復暮,茹冷啜寒那可度。十年雪汁凍蔬腸,一夜饑雷聽更鼓。
不如甕頭吏部甕頭醒,一逢受辛還一醒,畢卓與爾同死生。
老去渾多難,愁來敢怨天。
生遭文字誤,更結簿書緣。
苦憶懸間榻,難回雪后船。
三年才一見,百歲幾三年。
幽人蚤作月滿階,月隨幽人登舫齋。
推門欲開猶未開,猛香排門撲我懷。
徑從鼻孔上灌頂,拂拂吹盡發底埃。
恍然墮我眾香國,欲問何祥無處覓。
冥搜一室一物無,瓶里一枝梅的皪。
平生為梅判斷腸,何曾知渠有許香。
夜來偶忘掛南窗,貯此幽馥萬斛強。
卻憶去年西湖上,錦屏下瞰千青嶂。
谷深梅盛一萬株,十頃雪花浮欲漲。
是時雨后初晴前,日光烘花香作煙。
政如新火炷博山,烝出沉水和龍涎。
醉登絕頂撼疎影,掇蕊餐花照冰井。
蜀人老張同舍郎,喚作謫仙儂笑領。
如今茅屋臥山村,更無載酒來叩門。
一尊孤斟懶論文,猶有梅花是故人。
玉樹仍雙桂,金花不一書。
雪封青竹筍,霧失白藤輿。
天下誰無母,江西未有渠。
西峰半輪月,松槚政疎疎。
決曹據按塵似海,高閣退食心如冰。
夜將官本校家本,萬山圍里短檠燈。
能文未得傲能吏,好官不應博丁字。
何時著腳最高層,目送歸鴻揮綠綺。
研席相從昔少年,白頭誰信兩蒼然。
來從八桂三湘外,憶折雙松十載前。
告我明朝還又別,對床終夕不成眠。
交游存沒休休說,且為梅花釂玉船。
不關白眼視青云,四海如今幾若人。
渭水傅巖看后代,東坡太白即前身。
整齊宇宙徐揮手,點綴湖山別是春。
解遣雙魚傳七字,遙知掉脫小烏巾。
我公四海不數人,小煩江西作好春。
落霞秋水只似舊,如何入筆事事新。
即今諸公方袞袞,一老不應閑里頓。
政緣山水太殷勤,日夜叫閽乞此身。
二天去人忽覺遠,兩地起公端不免。
蒼生未要怨東山,未必東山當此怨。
誰不知儂嬾,其如送客何。
葉聲和雨細,山色上樓多。
出處俱為累,升沉盡聽他。
疎鐘暮相答,也解說愁么。
雪恰來時子恰行,白云飛邊雙眼明。
阿母幾年不相見,阿兄喚渠來作伴。
探囊半粒黃金丹,湘南小兒開病顏。
江西兩奔留不住,并被湘南奪將去。
觸熱能相訪,言歸有底忙。
百聞才半面,一別又三湘。
詩入江西社,心傳肘后方。
木天須此士,丹筆校官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