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兩知縣送鵝酒羊面二首
僧樣齋廚冰樣官,饑憑脫粟食無單。不因同里兼同姓,肯念先生苜蓿盤。
麥生宜配臥沙羊,鵝炙仍便碧酒香。陡覺今年好冬節,朝來紅日為誰長。
僧樣齋廚冰樣官,饑憑脫粟食無單。不因同里兼同姓,肯念先生苜蓿盤。
麥生宜配臥沙羊,鵝炙仍便碧酒香。陡覺今年好冬節,朝來紅日為誰長。
像僧人一樣清苦的廚房,官員如冰般清廉;饑餓時只能吃糙米,食物簡單無多余。若不是同鄉又同姓,怎會掛念我這清苦的先生。麥飯正適合搭配肥美的羊肉,烤鵝配著清酒更顯醇香。突然覺得今年的冬節格外美好,清晨的紅日啊,為何為我而顯得如此漫長?
僧樣齋廚:形容廚房清苦,如同僧人飲食般簡樸。
冰樣官:比喻官員清廉,如冰般潔凈。
脫粟:僅脫去谷皮的糙米,指粗劣的食物。
無單:此處指食物單一,沒有多余菜肴。
苜蓿盤:用典,唐代薛令之任左庶子時生活清苦,曾作“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后以“苜蓿盤”代指清寒的飲食。
臥沙羊:指肥美的羊肉,或因羊臥沙地而得名。
鵝炙:烤鵝肉。
碧酒:清碧的酒,代指美酒。
冬節:冬至節,傳統中重要的節日。
紅日為誰長:冬至后白晝漸長,紅日似因作者心情愉悅而顯得更久。
此詩為作者在清苦生活中,受同鄉且同姓的兩位知縣饋贈鵝、酒、羊、面等食物后所作。時值冬日(冬節),作者因這份關懷倍感溫暖,故寫詩致謝。具體創作時間或為宋代,反映了文人與地方官員間的溫情互動。
全詩通過清苦飲食與友人饋贈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平凡生活中的溫暖,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是一首以日常細節傳遞感恩之情的佳作,體現了宋代文人詩貼近生活的特點。
坎坎擊鼓,魚山之下。
吹洞簫,望極浦,女巫進,紛屢舞。
陳瑤席,湛清酤,風凄凄兮夜雨。
不知神之來兮不來,使我心兮苦復苦。
日夕見太行,沈吟未能去。
問君何以然,世網嬰我故。
小妹日成長,兄弟未有娶。
家貧祿既薄,儲蓄非有素。
幾回欲奮飛,踟躕復相顧。
孫登長嘯臺,松竹有遺處。
相去詎幾許,故人在中路。
愛染日已薄,禪寂日已固。
忽乎吾將行,寧俟歲云暮。
吾憐曾家子,昔有投杼疑。
吾憐姬公旦,非無鴟鸮詩。
臣子竭忠孝,君親惑讒欺。
萋斐離骨肉,含愁興此辭。
聞有玄都客,成仙不易祈。
蓬萊向清淺,桃杏欲芳菲。
縮地黃泉出,升天白日飛。
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
吐甲龍應出,銜符鳥自歸。
國人思負局,天子惜被衣。
花月留丹洞,琴笙閣翠微。
嗟來子桑扈,爾獨返于幾。
綽綽夫君,是膺柱下。
準繩有望,名器無假。
寵蓋伯山,氣雄公雅。
立朝正色,俟我能者。
美酒值芳春,
醒余氣益真。
降歡時倒履,
乘興偶翻巾。
徐榻思方建,
左車理自均。
傲然歌一曲,
一醉濯纓人。
紛進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瓊筵。
來不言兮意不傳,作暮雨兮愁空山。
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駕兮儼欲旋。
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大唐造昌運,品物荷時成。
乘秋逢令節,錫宴歡群情。
俯臨秦山川,高會漢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
賡歌圣人作,海內同休明。
昔日公冶長,
非罪遇縲絏。
圣人降其子,
古來嘆獨絕。
我無毫髪瑕,
苦心懷冰雪。
今代多秀士,
誰能繼明轍。
泰伯玄風遠,延州德讓行。
闔棺追大節,樹羽冊鴻名。
地戶迎天仗,皇階失帝兄。
還聞漢明主,遺劒泣東平。
載懷朋情,嘗接閑宴。
好洽昆弟,官聯州縣。
如彼松竹,春榮冬蒨。
柯葉藹然,不渝霜霰。
語別意凄凄,零陵湘水西。
佳人金谷返,愛子洞庭迷。
舊館逢花發,他山值鳥啼。
江天千里望,誰見綠蘋齊。
于赫皇祖,
昭明有融。
惟文之德,
惟武之功。
河海靜謐,
車書混同。
虔恭孝饗,
穆穆玄風。
蕓閣朝來雪,飄飖正滿空。
褰開明月下,校理落花中。
色向懷鉛白,光因翰簡融。
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風。
會合非我,關山坐違。
離鴻曉引,別葉秋飛。
騑驂徐動,尊餞相依。
遠情超忽,岐路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