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淺寒天氣雨催冬
淺寒天氣雨催冬。梅梢糝嫩紅。天教來壽黑頭公。和羹信已通。斟滟滟,勸重重。新篘琥珀濃。他年賜酒拆黃封。還思此會同。
淺寒天氣雨催冬。梅梢糝嫩紅。天教來壽黑頭公。和羹信已通。斟滟滟,勸重重。新篘琥珀濃。他年賜酒拆黃封。還思此會同。
船山門下舊從游
一瓣心香互唱酬
鄉望早經推二老
詩名各自占千秋
清官治譜傳山右
仙尉家風屬蔚州
道遠肯忘金石契
吟箋珍重附舊郵
芡實遍芳塘,
明珠截錦囊。
風流熏麝氣,
包裹借荷香。
天際仰流云,崩騰如壞山。
郁郁紛紛繞襟袖,方知身在層霄間。
扶桑一任天雞叫,石洞希夷眠清峭。
我乘奇氣御天風,如蒸如沸號萬竅。
夭矯不測群拿空,昂頭露角盤蒼龍。
足傍谽谺逸深谷,森然鼓蕩摧長松。
忽然神光紛來下,眼明金縷開西東。
欲行不行儼相屬,欲斷不斷聯高蹤。
須臾變化浩無際,驚濤漲海當吾胸,
回望平野凈塵土,參差城郭晞微紅。
欲尋秦碑并漢碣,蒼涼盡被青苔封。
欻吸朝陽我獨領,瑰秘更向山靈請。
以手開籠取置歸,放之學堂掣煙景。
交飛亂涌俄歸山,拂檻縈窗無留影。
即應潑墨數斗揮淋漓,高懸生綃十丈滿題詩。
隔岸鳧羅列,
鳧山儼似鳧。
何年來聚族,
終古泛晴湖。
水氣相吞吐,
嵐光乍有無。
推篷秋興逸,
舉手欲招呼。
剛到鳳凰臺上。
無那驪駒三唱。
愿作博山爐,魂逐沈煙游飏。
羅帳。
羅帳。
高筑愁城千丈。
嶺表、閩中自各天,
交因翰墨信前緣。
花間愛我琴三弄,
月下欣君賦一篇。
共洗馬肝評硯譜,
曾焚鵲尾對香筵。
有時攜手登臨去,
踏盡青山綠水邊。
何人意氣薄青云,公子翩翩獨有君。客到高齋頻下榻,一尊風雨細論文。
楚楚聲華動五陵,清標直似玉壺冰。交游不少縱橫客,最愛風流御李膺。
一束衣冠四十春,公今收得自由身。朱顏出仕看同輩,白發歸榮有幾人。何處覓金分素里,只聞行路羨清塵。扁舟急解隨河纜,猶恐京埃污葛巾。
天香猶在入朝衣,早見都門解綬歸。晚歲高風增慷慨,今宵列宿動光輝。誰供白酒開談笑,自向滄洲洗是非。從此淮禽相看喜,沙邊不復背公飛。
日沒群峰爭向西,片帆東指客程迷。
江山寥落同螢照,城郭蒼茫與雁齊。
久坐欲呼河漢語,苦吟如索肺肝題。
風含百種凄涼意,吹入人間作笑啼。
草莽慚無罪,
書田亦沒官。
為言作王圃,
不殺已仁寬。
身賤寡尤易,
家貧免累難。
不知將八口,
長鋏向誰彈。
朔風吹客上江西,
歷遍山厓與石溪。
野鳥不知言有禍,
晚窗猶自向人啼。
明知海水飛無極,故犯風濤挽逆舟。四面楚歌烽燧警,十年燕市稻粱謀。河山破碎誰青眼,塵土生涯易白頭。漫詡宣南好觴詠,而今無地可埋憂。
頻年屢作黃山夢,今日公然載酒行。皖國人才多故舊,江亭風物亦凄清。眼中況有滄桑客,欄外愁聞蘆葦聲。如海王城堪大隱,群公莫遽說歸耕。
客里情懷誰可表。凄涼舉目知多少。強飲強歌還強笑。心悄悄。從頭徹底思量了。
當日相逢非草草。果然恩愛成煩惱。穩整征鞍歸去好。重廝守。相期待與同偕老。
村巷猶未白,眾雞喧我廬。
有生宜相養,夫耕婦亦鋤。
夫婦勤力作,教兒強學書。
一飯常苦饑,唧唧倚門閭。
潦深云夢野,直臨萬頃余。
露下荷花香,蟬鳴稻葉疏。
吾身聊自適,人世復何如。
江南到處佳山水,
廬阜丹霞是勝游。
獨抱古琴攜竹杖,
若逢絕境莫歸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