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夜怪詩 其九
舞鏡爭鸞綵,臨場定鶻拳。正思仙仗日,翹首仰樓前。
舞鏡爭鸞綵,臨場定鶻拳。正思仙仗日,翹首仰樓前。
窗欞無日影,庭樹無風聲。
微云淡天宇,非陰亦非晴。
美哉豐年祥,入我屠蘇觥。
父老亦共喜,歡言叩柴荊。
一飽已有期,惟當力春耕。
遣兒牧雞豚,作社賽西成。
一剎成塵土。忍回頭、紅毹白雪,同場歌舞。明月不堪思故國,滿眼風花無主。聽哀笛、聲聲凄楚。銅雀春深銷霸氣,算空余、入洛陳王賦。憶屬酒,對眉嫵。
江山依舊無今古。看當日、君家廝養,盡成龍虎。歌哭王孫尋常事,芳草天涯歧路。漫托意、過船商賈。何遜白頭飄零久,問韓陵、片石誰堪語。爭禁得,淚如雨。
當年廟貌肅清高,守令親來薦少牢。
易世未崇新祀典,傳家愁對舊戎韜。
結纓殉國千秋重,持節還鄉一代豪。
痛絕鴉軍能繼起,伯兄埋玉亦蓬蒿。
玉簫風外一聲清。
粉面嬋娟月對明。
紫府樓臺夜不扃。
羽衣輕。
穩駕雙鸞謁帝庭。
為厭風塵作客難,且依仙吏策輕鞍。
燕臺碧樹云初轉,秦望神芝露未乾。
豈有侯門憐駿骨,好從海客問金丹。
酒徒去住忽無定,離思中宵月里看。
老樹風煙醉,危橋野水寒。玉流飛作線,牽補斷云殘。
剎景重遮壑,鐘聲出莫樓。欲尋歸寺路,灘畔問漁舟。
繚白認飛流,千峰暗不收。何人拄寒瘦,擔雨到溪頭。
山遠天高下,云深樹有無。出關曾萬里,慣識曉行圖。
平津東閣侍文雄,春轉堯蓂一葉中。
獻歲醁醽開白獸,后車云水葉非熊。
黃金未變千門柳,綵勝先馳五夜風。
誰掌絲綸歌九德,鳳池清露濕蘭叢。
野屋往來少,
春云晴雨多。
一棹桃花水,通宵泛未停。
風聲帆咽飽,喀夢櫓搖醒。
村犬嗥殘月,江魚戲落星。
推篷延曉色,恰對數峰青。
年少相看自輩流,深知惟喜舊交游。
休言白發參差老,只恐朱顏次第秋。
歡笑且從今日起,功名能有幾人酬。
逍遙不必分高下,鳧雁翩翩蘆葦洲。
憶昔芳時,花間曾綰同心結。飛飛蝴蝶。細草輕煙抹。
何事而今,樓迥人難接。愁千疊。玉釵敲折。一枕殘更月。
為愛天池谷雨芽,
中冷鮮水淪山家。
墨鄉莫恨詩腸渴,
散作毫端五色花。
層層破衲沖云寒,披發蒙頭不著冠。
話到傳心無半字,活人長施一丸丹。
黃云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
莎徑稻田捫露遍,擷來蔓草不知名。
三尺蒲團七尺筇,四更殘漏五更鐘。
一聲喚醒緣生夢,月在寒潭風在松。
兩年三度水云期,可似三生石上時。
師自幻游吾幻住,相逢誰唱竹枝詞。
分得春光千萬枝,顧形借影美人知。
亭臺高下和煙宿,籬落橫斜帶月移。
幽境行將蜂蝶誤,名流銷盡色香時。
年來頓悟繁華夢,重疊階前有所思。
國初海虞有二本,其一寅歲收六丁。維時湖南寶晉叟,把卷憑閣看飛熒。
宋元舊本鏤次第,獨此未及傳模型。可憐醴泉化度法,瑤臺戍削留娉婷。
也是園翁痛著錄,不得再嗅隃麋馨。一朝東吳故家得,四十二卷重汗青。
黃州判官有舊夢,笠屐圖子來丁寧。《由儀》篇忽上客譜,束廣微濫吹竽聽。
銜姜黠鼠到潛采,眾目特讓查田醒。江南書手費影寫,掇拾想像于奇零。
施注實惟施顧注,施家蘇學詒過庭。紹興書蕆嘉泰歲,淮東板出倉曹廳。
漢孺楷書作佳話,湖州詩獄此又經。《石鼓文》與《會稽志》,同時校槧新發硎。
陵先生世莫識,要以土蝕成青萍。卷前惜闕譜及目,世間僅此鳳與星。
適者又得《顧禧集》,文字聚合憑精靈。重開此本儻異日,敢任嘉谷滋蝗螟。
摹公書帖奉公象,笑彼亭長署杜亭。我當焚香日望拜,公乎弭節來云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