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遠景山水四首
老樹風煙醉,危橋野水寒。玉流飛作線,牽補斷云殘。
剎景重遮壑,鐘聲出莫樓。欲尋歸寺路,灘畔問漁舟。
繚白認飛流,千峰暗不收。何人拄寒瘦,擔雨到溪頭。
山遠天高下,云深樹有無。出關曾萬里,慣識曉行圖。
老樹風煙醉,危橋野水寒。玉流飛作線,牽補斷云殘。
剎景重遮壑,鐘聲出莫樓。欲尋歸寺路,灘畔問漁舟。
繚白認飛流,千峰暗不收。何人拄寒瘦,擔雨到溪頭。
山遠天高下,云深樹有無。出關曾萬里,慣識曉行圖。
第一首:古老的樹木在風煙中仿佛沉醉,高高的小橋下野水透著寒意。如玉般的水流飛瀉如線,仿佛在牽補著殘缺的云朵。第二首:寺廟的景色重重遮住溝壑,鐘聲從傍晚的樓閣傳出。想要尋找回寺的路,在河灘邊詢問漁舟。第三首:憑繚繞的白色辨認飛流瀑布,眾多山峰在昏暗里難以盡收眼底。不知何人拄著瘦竹,擔著雨走到溪頭。第四首:山遙遠,天空高低起伏,云深處樹木若有若無。我曾出關遠行萬里,早已熟悉這清晨出行的圖景。
危橋:高橋。
剎景:寺廟的景色。
莫樓:“莫”通“暮”,傍晚的樓閣。
繚白:繚繞的白色,指瀑布的水汽。
寒瘦:這里指瘦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山水時,被眼前的美景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狀態,能夠靜心欣賞自然之美。
這組詩描繪了遠景山水的美麗景色,展現了詩人高超的寫景技巧。詩中意境清幽,情感閑適,在山水詩創作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桃李嬌嬈似舊妍。那堪弄景碧池前。從來絢爛招時輩,滿路衣冠已可憐。春似夢,夢如煙。斜風攪雨度城邊。英雄白發渾無賴,如此登臨又一年。
睢陽書家流,作畫如作草。松根石崚嶒,健筆凌絕島。垂蘿飄人衣,盤石坐不掃。鳴琴聲差差,石籟風稍稍。君看蕭散姿,稱彼林下老。遺縑百年內,嵐氣濕不槁。陳郎湖海情,得此恨不早。我生不學畫,入眼分丑好。嘗觀耆舊傳,嘆息風流少。此意君獨知,丹青安足道。
平明一雨阻重游,風縐前溪綠謾柔。況已上元連夜出,不如寒食看春休。弄珠灘漲平侵岸,摸石江深抹盡洲。自是苦陰無意思,莫將潮信枉陽侯。
霜馀不用怨年華,已有寒梅一兩花。眼冷故知春意動,瓦瓶終日看橫斜。
絕壁秋標天外劍,深溪冬吼地中雷。上宮未信無人到,朱閣飛從頂上來。
難弟詩初和,難兄蓋復傾。時方論名位,公獨敘交情。八座使邊節,舍人垂世名。用之俱未盡,袞袞看公卿。
江上烽煙燭帝州,內臣歡樂外臣憂。簡文東府千燒盡,皋露西臺一哭休。擊楫未能延國祚,投鞭真可斷江流。遙憐倚馬秋風客,咄咄書空志未酬。
自昔蠶繅重婦功,曾聞獻繭在深宮。披圖喜見累累滿,茅屋清光積雪同。
稻香藹藹暑風清,下馬傳觴聽水笙。父老指詩懷舊尹,為鐫巖石寄心聲。身傍蓬萊近紫清,巧言一出忽如笙。祗今家食應無恙,書倩衡陽雁寄聲。
茶瓜不作片時留,又向悠然作勝游。花徑似經新掃灑,竹林喚起舊風流。天教有象皆楷寫,世已無書可校讎。長日苦遭蟬噪聒,杖藜擬訪澗泉秋。
地縈淮水曲,門枕市橋頭。城郭煙花繞,山川紫翠浮。開林通鶴徑,架檻弄魚鉤。興洽蓬壺外,飄飄賦遠游。涉世齊諸妄,冥心近四禪。有言皆象外,無物遠尊前。古帖臨池拓,春酲枕石眠。懸車自吾志,何必問行年。曠志高云上,浮榮逝水東。狂歌隨楚老,力稼習豳風。道盛賓長滿,心清室屢空。揮毫多妙墨,誰謂晚疏慵。灑落陶元亮,孤高管幼安。葛巾逢酒漉,木榻借書看。嘉樹光風轉,遙山積雪殘。苦吟近成癖,終日懶衣冠。
一夕西風起大荒,蕭條景物別殊方。三韓戍北征鴻急,五國城南塞草黃。華表不歸丁令鶴,閭山空寄管寧床。幾聲羌笛連云發,杳杳哀音斷客腸。
一騎西游劍作裝,誰能雌伏論行藏。歌中雁落滹沱月,戰后雕盤瀚海霜。橫槊自堪陪上將,請纓還欲系名王。陸沉笑我金門下,結駟何年俠少場。
放勛詒峻德,隆準啟炎箓。夫子神明胄,風期曠相屬。綰符蒞南交,芃苗馀霢霂。時修握手歡,宕佚稀節目。三載晉容臺,百粵懷涵育。弘濟諒匪他,豁達良已足。徘徊眺高旻,星漢互暉燭。時艱已宏多,至人在空谷。士有不得志,閉戶塵凝幾。驅車駕言邁,念年不踰里。草莽懷杞愚,中宵頻徙倚。馬齒日以長,然疑互相訾。居圉屬多虞,安能為園綺。飛鳥艱羽毛,國士慚知己。悠悠望江鄉,所思若庭戺。毋然戀巖阿,勉為蒼生起。
折寄隴頭春信。香淺綠柔紅嫩。插向鬢云邊,添得幾多風韻。但問。但問。管與玉容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