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三十二
九重尊貴位中人,
燦燦星圖拱北辰。
活計四時調玉燭,
家風萬世運金輪。
區分群象布淳化,
囊括二儀懷至仁。
算數不能窮壽量,
南山蒼翠鎮長春。
九重尊貴位中人,
燦燦星圖拱北辰。
活計四時調玉燭,
家風萬世運金輪。
區分群象布淳化,
囊括二儀懷至仁。
算數不能窮壽量,
南山蒼翠鎮長春。
身處帝王尊位的人,如燦爛星圖環繞北極星。掌管四季調和如玉燭般有序,家族風范世代運轉如金輪。分辨萬物施行淳厚教化,包容天地心懷至高仁德。計算難以窮盡其壽命長度,如南山青翠永保長春。
九重:指帝王居住的深宮,代指帝位。
北辰:北極星,古代視為天之中心,象征核心地位。
玉燭:《爾雅》載“四時和為玉燭”,指四時氣候調和有序。
金輪:佛教中“轉輪王”手持金輪象征統治,此處喻天命延續。
二儀:指天地,《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南山:傳統象征長壽,如《詩經》“如南山之壽”。
此詩為宋代偈頌(佛教頌體詩),可能創作于禪宗興盛時期。作者或為僧人,通過贊頌德高望重之人(或帝王),既契合佛教“贊嘆功德”的傳統,也反映當時社會對仁政與長壽的推崇。
全詩以“尊位—治世—仁德—壽永”為脈絡,層層遞進贊頌主人公。融合天文(星圖)、時令(玉燭)、哲學(二儀)等多維度,展現其治世之能與德行之厚,是典型的頌體詩,語言凝練,結構嚴謹。
巴陵山水冠南中,
送陳生歸岳州詩。
秋江渺渺去安之,生計全家倚釣絲。
愛向蘆埼招楚客,自紉蘭佩贈湘累。
鏡空雁帶涼云度,葉落魚兼細浪吹。
一舸西風無定處,羊裘未許世人知。
吾年踰七十,真欲愿春遲。
豈謂上元過,適丁多雨時。
韶華荏苒半,清明旦夕期。
流鶯與蜂蝶,冷落殊未知。
仙人好樓居,此語我所慕。江湖有散人,云是伯嗈甫。
生長羔雁群,塵中抗高步。青年即白頭,心古貌亦古。
至孝出天性,療親割其股。兒孫守籯經,不復問阿堵。
猶子太史公,高足策天路。煌煌閭里間,況君乃諸父。
可以驅雷霆,可以走風雨。胡為坐小樓,兀兀榕溪滸。
朝亦看云起,欲持云作脯。暮亦看云起,欲持云作醹。
云起無冬春,君看無朝暮。問云有何佳,問君意何取。
君笑但掉頭,佳處難仆數。欲識看云意,請去問老圃。
一朝朔氣誤南來,
皎雪如珠散舞臺。
簾幕為開留瑞色,
玉笙金管逗春回。
春隨落絮去堂堂,
白發相看作許長。
人物如公猶未節,
諸生何敢薄淮陽。
寒影蕭然簇一燈,兩峰應怪客來仍。
稍緣病退秋情健,不為涼多酒力勝。
小技文章那制命,中年須鬢欲皈僧。
與君且話通宵雨,如此湖山拾未能。
五花殿角片是間,
又被紅塵引出山。
第一山前聊駐馬,
幾聲雞犬吠云間。
恰新秋,一夜涼飆聲急。指湘皋、晚煙淡處,章華臺下荒宅。掛蒲帆、白蘋鄉里,鲙鱸魚、破玉盈尺。赤壁江聲,烏林戰地,楚南形勝,依稀記得。擊銅斗,歌成慷慨,棹碎空明碧。東籬畔、黃花滿徑,應待歸客。
憶燕市匆匆文酒,西山亂入游屐。動公卿、五云詞賦,才子人稱掞天筆。姑射仙姿,苧蘿姝麗,如君流落也堪惜。悲團扇、班姬未老,永巷青苔隔。桑干路、驢背書囊,席帽欹側。
南海滄波遠,清時寶劍閒。醉殘三日雨,興入萬重山。天地長留句,風云助笑顏。夢回溪上月,猶似照柴關。
幾日孤城雨,青山忽又春。風花聊此座,云水自閒人。開戶泉光入,鉤簾草色新。浮生渾得醉,猶得任吾真。
役役供人事,悠悠見物情。百年飛鳥過,萬慮野云生。時節驚殘夢,江山笑短檠。古今聊感慨,吾道欲何成。
隱幾斷來客,幽居事事慵。藥爐空火候,琴匣半塵封。世路何多梗,生涯亦轉蓬。百年憂國計,時復問年豐。
涼氣動疏竹,蕭蕭一雨過。經綸幾杯酒,歲月半釣蓑。病向閒中積,愁翻醉后多。交游總離索,無計問松蘿。
小雨初晴后,閒居興倍深。浮云開野望,新水凈塵襟。日落漁樵語,山空鳥雀吟。倚闌聊自適,誰識此時心。
幽夢初回月一床。翠衾零亂不聞香。靜聽階砌叫寒螀。
人在客中秋更苦,病當愁處夜偏長。怎教人不怨凄涼。
以波羅蜜多圓其相,
以喝啰怛那蒙其身。
咒呾從此發,
還著于本人。
不解圓通二十五,
吉祥靈草暗藏春。
桃李城東,花花葉葉風吹樹。半春無雨。蠟屐尋詩去。
垂柳雙扉,記買餳蕭處。今無主。舊歡如絮。分付流鶯語。
肯將永晝等閑過,
瀟灑山房此嘯歌。
竹露分涼通短檻,
槐云蘸綠上輕羅。
孤懷落落冰心映,
塵世勞勞熱客多。
剩羨陂塘雙白鷺,
也知緩步向風荷。
同是一輪月,
湖頭覺更明。
云隨風欲墮,
人與氣俱清。
入目煙光闊,
澄心曉霧瑩。
如何方鏡凈,
滓翳頓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