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清江韓伯善 其二
世間利欲久胥淪,才有詩書不是貧。三極經綸須是學,一毫愧怍便非人。充之家國而天下,窮則江湖一釣綸。寄語黃州王學士,不妨借我華陽巾。
世間利欲久胥淪,才有詩書不是貧。三極經綸須是學,一毫愧怍便非人。充之家國而天下,窮則江湖一釣綸。寄語黃州王學士,不妨借我華陽巾。
萬古相尋一夢間,
掉頭林下了無關。
情懷舊雨同今雨,
蹤跡南山又北山。
簪紱已投誰束縛,
芰荷初制更寬閒。
赤松丹井依然在,
欲覓仙人問九還。
翁子窮經自不貧
會稽連守拜為真
是非難免三長史
富貴徒夸一婦人
小吏張湯看倨傲
故交莊助嘆沉淪
行年五十功名晚
何似空山長負薪
記插茱萸。只幾朝黯淡,不似當初。寄懷籬萼,懶同醉令,探芳水蕊,冷到仙逋。對花十日那無酒,更簪否、莫漫愁沽。緩近壚。曝檐著絮,也抵衣租。
登臨莫向昆湖。任草蟲自語,暮雁相呼。碧天如沐,坐迷菜蝶,金風乍緊,誰覓莼鱸。苦吟未覺浮鷗蹙,倚殘醉、歌罷烏烏。客笑扶。茅檐底處烘爐。
鬢毛俱白盡,事不補秋毫。去死今無幾,歸耕何足高。已如陶止酒,徒勸屈餔糟。惟有滄溟去,揚帆觀雪濤。
永日安耕釣,馀年迫耄期。研朱點周易,飲酒和陶詩。帶箭歸飛鶴,支床不瞑龜。此生君看取,死是出門時。
甘軟黃金茹,
咸酸碧玉齏。
詩脾本虛薄,
莫遣著羊蹄。
連峰不斷海云開,
坐擁巖城亦壯哉。
地接昆崙標一柱,
野分營室接三臺。
洗兵擬挽天河水,
供餉慚非酂國才。
幸際玉閩通道遠,
春風先許到樓臺。
隴云低不散,
黃河咽復流。
關山多道里,
相接幾重愁。
是個人,欠精神。
家風青天沒四壁,事業白云閒一身。
古澗之津,枯木之春。
水曲折而歸大海,華次第而趁芳辰。
澄江空為謝家有,
春草亦傍他門生。
若道詩無工拙句,
古今何得有詩評。
飛蛾值芳時,
飄舞來復去。
因風快循繞,
逢花亦延佇。
雖臨撲逐威,
不解摧掠慮。
人意久安閒,
相忘不知處。
自有名流酬勝跡,
揮毫字字斗瑤華。
一泓不散池中墨,
五色常生筆里花。
十年鳴鹿已嘉賓,萬里飛鳧又遠臣。
自古親民端是令,于今為政幾稱神。
山城花暖遷鶯早,海國云連過雁頻。
君去不須多訪道,而翁遺愛在西人。
大造生人無紀序,
福慧不備錯癢癙。
鼎湖老子憂天闕,
呼石補天石應語。
大撓甲子曾幾年,
古意荒忽無人傳。
荒崖石匣發野火,
百丈熊熊光燭天。
軒皇舊文初簡約,
增之益之秦扁鵲。
后來白氏詞益繁,
道在鉤沉殊不惡。
始著竹帛自漢家,
群言容有毫釐差。
六經傳變乃定體,
巨眼特出張長沙。
班書藝文頗慎重,
隋唐以后始參綜。
掃石坐花陰,
花陰復滿襟。
此時真晝錦,
富貴亦何心。
久嘆疏慵與世違,
扁舟今日是東歸。
煙霞合我私花柳,
天地從人公是非。
萬事何心當象局,
一塵無路到漁磯。
山中故有藏脩地,
前輩風流敢庶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