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順德府西門之和順宿福堂村
路繞龍岡迫,云依虎谷頻。揚鞭爭去蹀,隔水問迷津。聽鳥聲如故,看山色似新。孤村燈火夜,野老話酸辛。
路繞龍岡迫,云依虎谷頻。揚鞭爭去蹀,隔水問迷津。聽鳥聲如故,看山色似新。孤村燈火夜,野老話酸辛。
四并堂中別公去,四至堂中傍公住。也知公未到斯堂,光輝照遍淮南樹。
淮南遺澤海陵長,紹圣名齊有美堂。康樂達人綿祖德,士安惠政滿江鄉。
繡衣借寇從來有,六州霖雨爭驤首。夾道焚香送使車,問公還憶棠陰否。
宣慰欣傳簡鄭韓,簪纓休作尚衣看。堂簾一德承恩易,節鉞重來異數難。
圣心獨眷江南重,鹽梅好作和羹用。早識元齡公輔才,待償昭達臺垣夢。
蜀岡公燕狎煙霞,別館題襟護碧紗。翠飲玉爐三澗雪,紅簪金帶四圍花。
致親許我聽官鼓,絳隨才愧兼文武。八表間停南浦云,一鞭催踏東華土。
甓社珠光照海東,屋梁顏色正思公。江山夜共冰輪影,絲竹秋生絳帳風。
蕙{木邊}仿佛看題字,匆匆廿七年前事。當時童子問何知,此日勉為清白吏。
月闕微名闞澤慚,祝公開府又東南。魏公晝錦堂成后,六至還應續美談。
也愿紅顏也白頭,一分慧帶一分愁。
恐防歸燕常開箔,怕見飛英不下樓。
綺語尚耽平素癖,芳情早謝踏青游。
簪花寫幅蘭亭帖,便當初三禊事脩。
乾坤寞寞世勞勞,海外行吟老布袍。
向日春燈疑夢語,廿年文酒憶風騷。
每從雷雨瞻潛動,久分云山慰遁逃。
聞說易堂多勝友,愿隨鸞鶴繞林皋。
瀟瀟細雨作春寒,愿汝衣裘上客鞍。
此去再償文字債,歸來仍飽腐儒餐。
久淹旅邸慈親老,小隱家山夢寐安。
早識鱸莼鄉味好,不應歲歲戴南冠。
碧玉溪頭黃葉村,
不聞花鳥到籬門。
憨眠似覺底時節,
山月半規新吐痕。
正啼紅滿徑,繡閣掩、虛廊無月。畫闌試憑,年時香尚發。柳帶堪結。還是湔裙候,背花臨水,蕩曉愁空闊。
行云冉冉孤城接。鏡匣收鸞,羅衣卷蝶。鄰簫為誰先咽。算花風廿四,猶解催別。
桃根杏葉。委新詞半篋。又墮年華淚、塵暗黦。多情怕看團箑。似留戀苦恨,薄人輕絕。
殘煤冷、雨聲初闋。應不分、一晌銷魂,拼與渡頭飛雪。西園事、歸燕能說。
但早來、縱有游春意,驕驄正怯。
夢中忽到舊苔磯,寥闊湖天一振衣。
放眼三萬六千頃,回頭四十九年非。
山川草木還相媚,牛鬼蛇神與世違。
知命之年難知命,眼前徒見亂花飛。
后樂江湖歲月新,宣麻早晚出楓宸。千秋業自看鐘鼎,一代人今仰鳳麟。
歸去欲尋彭澤隱,悟來聊現宰官身。東山正系蒼生望,未許漓江老釣綸。
十載論思侍禁垣,更參鈞統望逾尊。賢勞暫許休元宰,徵詔行看起特恩。
名自云霄慚驥尾,人從桑梓望龍門。盧傲那得天師遇,稽首臨風乞妙言。
文章富貴自兩事,
脫欲其全天定慳。
平生蕭瑟也不惡,
未妨詩賦動江關。
碧云忽墮中庭影,人間頓消殘暑。淡月初生,涼煙輕抹,才聽數聲疏雨。花香暗度。正么鳳尋巢,伶俜翠羽。清露晨流,豐姿濯濯定如許。
蒼苔色誰踏破,有個人幽獨,仄徑微步。玉宇無塵,銀河漸轉,多少襄陽詩句。八義俊侶。乍韻入冰絲,龍唇堪譜。啜茗平臺,看吟成漫與。
方窮蔡澤問唐舉,
未遇鄴侯逢懶殘。
觸石起云能沛雨,
不應長作旱雷看。
凈慈屋里門,凈慈屋里開。昔日凈慈曾此去,凈慈從此又還來。咦,凈慈關棙袞風雷。大開此殿,親面一見。眼里抽釘,腦后拔箭,本來無象通機變。
坐斷維摩方丈,發露閻羅地獄。千古萬古黑漫漫,劍樹刀山轉轆轆。當天一句,萬機顯露。衲僧頂戴奉行,鼻孔機先證據。
凈慈法座,木頭一棚。橫撐豎撐,黑漆光生。漫天大水云翻墨,捲地狂風浪袞山。掣斷絲綸歸喝彩,鯨鰲只在此山間。
操舟又入洪波里,愁殺漁翁兩鬢斑。打殺然燈佛,墮落黑暗獄。永劫無出期,衲僧歌一曲。滿天星斗輝華屋。
楊柳妝腰帶,梅花絡臂韝。黃鶯偷眼覷,舞得最風流。凈慈門下蘿卜頭。者個是百尺竿頭,進一步則有象,退一步則無蹤。進退全機變,從衡振祖風。都在南山掌握中。
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詩句入禪那。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莫謗瞿曇今日生,插天山岳勢崢嶸。一番雨洗添狼藉,萬古風煙恨不平。
萬派朝宗一派收,揚清激濁幾經秋。忽然到底都乾卻,露柱燈籠笑不休。
古佛不曾過去,現在法如是。一聲婆餅焦,啼在竹林里。
惆悵杜鵑鳥,哀哀晝夜啼。落花飛絮怨流水,芳草懊恨迷東西。嗚呼,春光浩蕩可吊而不可送,醉倒愁人爛似泥。
若匪丹山鳳,徒勞語楚雞。六月連三伏,人間似焰爐。依稀寒水玉,彷佛冷秋菰。脩竹芭蕉入畫圖。
上大人,丘乙己,西湖南山圖畫里。孔門弟子無人識,空有三千七十士。
忽然一陣秋風吹,吹作秋云送流水。衲僧拄杖子,漫漫黑似煙。西湖九個月,可惡亦堪憐。
忽然飛過鄞江去,攪動滄溟浪拍天。
隱隱杉皮屋,離離芋葉田。
歸人如斷雁,遠水勝浮煙。
市晚低魚價,村荒減社錢。
投壺有新格,為致酒如泉。
《鴨頭丸帖》種魚經,
盡日蘆埼泛渺冥。
何似漁陽隨突騎,
天風齊放海東青。
河出昆侖虛,并渠千七百。昆侖在何所,譯言阿木七。
其下星宿海,沮洳鐘巨澤。三伏復三見,經歷古西域。
伏遇沙塞黃,見遇土壤黑。神禹所疏鑿,荒度始積石。
漢使尋張騫,元使命都實。雖經絕塞行,所見殊未的。
國朝幅?廣,已擴地球脊。茫茫葉爾羌,遠與河源值。
迢迢阿克蘇,亦近河源側。我觀河源圖,惜未河源涉。
聊作河源詩,當著河源說。
江源亦有三,遠者來昆侖。山南與山北,與河同發源。
是名金沙江,兩界包乾坤。萬丈溫都雪,消以朝陽暾。
亦有鴉礱江,青海接玉門。源與星宿同,滿地銀濤翻。
岷山地最近,門闥通松潘。羊膊與鐵豹,咫尺籬與藩。
遠干近為支,勢若卑承尊。衛藏地可括,井絡天可捫。
李冰鑿離堆,石犀今猶存。鱉靈辟三峽,更驗江水痕。
一卷入蜀記,剪燭從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