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鄒廣文之潮
今日送鄒陽,梁園芳草長。
江行春共遠,嶺宿意俱蒼。
山險分閩越,天開見鳳凰。
悠然懷往路,不覺憶吾鄉。
今日送鄒陽,梁園芳草長。
江行春共遠,嶺宿意俱蒼。
山險分閩越,天開見鳳凰。
悠然懷往路,不覺憶吾鄉。
今天送別鄒廣文前往潮州,梁園里的芳草正生長得茂盛。你乘船順江而行,與春光一同遠去,在山嶺間夜宿,心境都變得蒼涼。山勢險峻劃分出閩越兩地,天空開闊處能見到鳳凰山。我悠然地懷念你前行的路途,不知不覺也憶起了我的家鄉。
鄒廣文:詩人友人。之潮:前往潮州。
鄒陽:借指鄒廣文。
梁園:漢代梁孝王所建園林,這里泛指送別之地。
嶺宿:在山嶺間夜宿。意俱蒼:心境都變得蒼涼。
閩越:古代越人的一支,分布在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等地,這里指地域。
鳳凰:指鳳凰山,在潮州北。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友人鄒廣文要前往潮州任職或辦事,詩人在梁園一帶為其送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傷心極。年年慣作天涯客。
天涯客。留他不住,送他不得。
不如歸去啼聲咽。不歸休記歸時節。
歸時節。未容言語,又成離別。
架書披懶半顛倒,
山徑履稀任蔦蘿。
自問塵心銷幾許,
開窗閒看白云過。
杰閣高樓夏景多,津門此際樂如何。
唫成字句芭蕉寫,妝罷香從菡萏過。
綺閣應添新著作,荒園時辟老煙蘿。
西山昨夜胡桃熟,奉上盤匜助一歌。
十載三邊慣轍環,來得書得報平安。
謂宜圖畫凌煙上,猶自翱游隴蜀間。
畫策功多寧論賞,封侯事在且加餐。
傳聞玉帳先禽辟,定有新銘刻劍關。
晨探莫憚凍云天,
一日風光盡一年。
暫喜真珠拋十斛,
懸愁銀甲搯苔錢。
陽萌知獨復,
歲寒見孤潔。
蒼松吼靈雨,白日搖孤光。宗臣儼像設,肅拜趨祠堂。
成王周公辨,大義聲雷硠。精誠動星象,袍笏飛秋霜。
當時棄朽骨,匿跡埋山岡。后來公是非,何曾恕文皇。
年號削建文,瓜蔓屠忠良。一死明大義,萬古扶綱常。
鐘山石馬蹲,孝陵寢殿荒。云旓肅奔扈,千載遙相望。
亂峰如馬絕塵奔,合沓林昏歘擁門。
十日報春山尚睡,五年餞臘夢重溫。
巖花蔓動垂垂發,湖水冰澌決決喧。
可惜今年欠三白,香篝歸乞玉梅魂。
吾州建溪灘,怒石立巨浪。浙溪雜砂磧,小波微激蕩。
艑郎太章皇,操櫓不敢唱。男婦紛叫囂,栗如赴敵狀。
來船誤當沖,去船急扼吭。水石聲相仇,陸行須奡蕩。
當其偪仄時,篙師怒相向。得失尺寸間,誰復知禮讓。
我愿挽頹波,萬斛得通暢。來去任自然,樵風輕五兩。
紅塵歲月晚,白社煙霞交。相思得相見,作底不逍遙。
幾歲不出門,一朝事遠游。長安初豈遠,孤客難淹留。
菡萏露不遲,蒹葭霜豈晚。我生寧免愁,別離無近遠。
敝廬無良辰,荒田多荒歲。貧賤重離別,君乎休富貴。
少貴別離輕,老賤別離重。后日君亦老,我發亦種種。
養疴白云下,安臥足幾時。谷口青扈語,蹶予赴佳期。
農父惜春半,晨出耬東菑。蕩子步廣陌,居人掩空閨。
冥心學流水,屈折溝與溪。鄭緩有墨弟,于陵有織妻。
饑寒不相守,黽勉意何為。中歲頗依人,園居昧真趣。
及茲諳畏涂,咨且不忍去。眾情惡寡諧,相適寧非遇。
犢車知我門,鑿壞亦何遽。王生云居下,一榻新成故。
梧棘各有棲,鸞梟豈爭鶩。流亡布近郊,眼暗驚塵暮。
群木郁蒼蒼,煙光卷歸路。
身著練袍履用蒲,鹖冠鳩杖稱郊居。
家中但乏青囊印,坐處便看黃卷書。
賃屋為無揚子宅,休官非為武昌魚。
長年不出何妨事,況是門懸致仕車。
涼風吹庭樹,摵摵鳴未已。中宵起彷徨,所思在君子。
君子昔言別,二月柳始青。柳今成枯枝,白露泫以零。合并良獨難,日月行當晚。自非木石心,誰得不懷遠。
攜書出重門,擬寄南飛翼。書中有深情,不道長相憶。相憶不相見,思攀芳桂枝。人言道路遠,持此將安之。
豈無清夜夢,東渡章江水。水深愁復迷,一夕思千里。
江干秋氣高,木落帝子渚。永懷群彥集,清景契晤語。山南與山北,樂子豈無所。浮云日暮合,羌獨久延佇。
翩翩雙黃鵠,千里奮一舉。勿以遐我心,而多憚修阻。
長林何逶迤,下蔭清溪流。芳苕戴墜露,黃鳥復鳴秋。遠色正蒼蒼,眾木一何稠。星垂水面白,云落巖口幽。思得良友晤,可以汎方舟。
巒巒山陰竹,結根廣庭阿。密雪掩茂葉,微風振纖柯。秀色正周列,繁陰亦旁羅。君子抱幽素,終然葆真和。
熒熒澗底花,靡靡園中莎。及時詎不榮,晏歲當如何。
舊愁人,新愁月。同是黃昏時節。
人不見,月偏明。除非倩夢尋。
寒衾擁。愁難送。不到四更無夢。
蓮漏滴,乳鴉啼。夢兒能幾時。
能令公慍公復喜,揚州女兒名小云。
初弦相見上弦別,不曾題滿杏黃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