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陳澈計議二首 其一
十載三邊慣轍環,來得書得報平安。
謂宜圖畫凌煙上,猶自翱游隴蜀間。
畫策功多寧論賞,封侯事在且加餐。
傳聞玉帳先禽辟,定有新銘刻劍關。
十載三邊慣轍環,來得書得報平安。
謂宜圖畫凌煙上,猶自翱游隴蜀間。
畫策功多寧論賞,封侯事在且加餐。
傳聞玉帳先禽辟,定有新銘刻劍關。
你十年間在三邊地區習慣了四處奔波,如今收到你的書信得知你平安。本以為你該畫像掛在凌煙閣上,卻還在隴蜀一帶游歷。你謀劃策略功勞多卻不必計較賞賜,封侯之事有望且先好好吃飯。聽說主帥營帳已先擒獲敵首,定會有新的功績銘刻在劍門關。
十載:十年。三邊:泛指邊疆地區。轍環:車轍環繞,指四處奔波。
凌煙:即凌煙閣,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
畫策:出謀劃策。寧論賞:不必計較賞賜。
加餐:多吃飯,保重身體。
玉帳:主帥營帳。禽辟:擒獲敵首。辟,通“僻”,指敵首。
劍關:即劍門關,在今四川劍閣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邊疆有戰事,友人在邊疆地區參與軍事活動,詩人與友人分隔兩地,通過書信交流,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關切和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贊賞、鼓勵和期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熱烈,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人們對邊疆戰事和建功立業的關注。
山中人兮踰上壽。飲石泉兮臥巖竇。女蘿衣兮薜荔裳,朝飧霞兮夕白云以為覆。百草紛兮與鄰,予獨友兮三秀。世莫知兮已哉,孰姓予兮何首。
山中人兮予所求。夢悠悠兮繇昭昭。操予鍤兮登高邱。聊盡日兮延佇,招松喬兮千秋。山中人兮盍從我游。
紀號東封,問消沈記載,別風淮雨。新圖乍展,倦眼豁開煙霧。池臨玉女。指秦篆、石函深處。應勝似、衡鹿岣嶁,破荒妄談神禹。
嗟予昔逢歲莫。竟匆匆、策馬三番虛度。徘徊闕里,一到東山小魯。持將禮器,較奇福、總將君妒。千八百、妙跡誰存,尚煩細數。
步向溪南寺
行尋白社徐
祗言猶作客
不悟已遷居
照壁詩無恙
當軒竹未疏
掛包蘄異日
我欲掇其馀
寧藩禮聘竟亡歸,
桃塢沉冥事已非。
自合奇才求杜牧,
豈因澀體斥劉幾。
年年酒客看花屐,
院院歌姬乞食衣。
九鯉仙人曾入夢,
楚囚有淚不輕揮。
誣罔銅镮負史才,
馬牛易姓至今猜。
若從太歲推圖讖,
丁丑分明五馬來。
真態妖香自不言,
斲冰修月妙無痕。
直須嚌啜松風碗,
豈患詩魔渴醉魂。
夢想今三載。忽傳來、芙蓉箋紙,新詞十賚。一樣紅顏漂泊感,鹽米光陰無奈。好珍重、玉臺詩派。明月絳紗春風里,看金釵、盡下門生拜。浮大白,為君快。
相逢各有因緣在。算人生、才能妨命,病愁何怪。只惜聰明長自誤,身世漂流文海。況愁里、朱顏易改。不見花間雙蝶舞,但多情、既是升仙礙。知我者,定能解。
野樹皆綠葉,清江初白蘋。
偶來無筮日,小出當行春。
人頌勾龍社,恩沾佩犢民。
橫江三百丈,遙見石嶙峋。
君不見遼東東北數千里,連峰疊嶂煙云紫。中產苜蓿豐且肥,春夏青蔥冬不死。
夷王牧馬任胡兒,毛色繽紛散錦綺。填溝委壑自為群,牝牡驪黃難數紀。
揚蹄翹尾嬉天和,雪落冰飛朔風起。朔風蕭蕭胡地寒,草枯木槁徒荒原。
饑獸紛馳肆攫獵,虓虎震吼聲搖山。萬馬詟伏縮如猬,兇挐猛噬充貪殘。
群獸因之盡馀肉,豈解駑駿分憎憐。九方皋徐無鬼相,馬真能入骨髓此。
中豈無超群絕足,材埋沒荒原雜泥。滓縱教履尾幸全生,誰解驚奇獻燕市。
吾聞道逢老驥脫鹽車,仰天嘶沫感知己。世間伯樂不長生,龍媒困頓應如此。
相得詩人我與公,浙江從此隔西東。年來已是難為別,更在山中風雪中。
杯酒淋漓意氣傾,離筵唱徹短歌行。翻然解纜人歸后,獨自篷窗聽雨聲。
一麾又指浙西州,千騎東方且上頭。已約好山供望眼,更煩飛雪送行舟。
漢宮別去冒胡沙,
淚濕花顏鬢腳斜。
抱得琵琶歸絕漠,
相傳此曲出中華。
闕下歡相見,何當策馬尋。
直聲汲黯在,家教石君深。
香遠梅花嶺,官貧桂樹林。
從來鸞嘯客,一不問升沉。
舊居數椽屋,昔別八經霜。兵后琴書少,城南畎畝荒。家傳存樸素,兄老喜安康。久病吾衰矣,唯期汝自強。
東郭多佳阜,西風息戰塵。故家丘隴在,經亂樹為薪。歲久羈人遠,霜寒節序新。無由親拜掃,悵望淚沾巾。
玉階雨過凈無泥,
墻角依稀夕照微。
卻喜門前春水漲,
苔痕綠上釣魚磯。
鶴者沖虛之梯兮冥冥,
朱霞弁兮翠錦熭,
浩然歸兮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