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弟十絕 其二
慈母清齋奉竺乾,平生功行默通天。遙知靜坐修禪觀,永晝爐中一穗煙。
慈母清齋奉竺乾,平生功行默通天。遙知靜坐修禪觀,永晝爐中一穗煙。
三十無兒,曾累卻、高堂心疚。每到得、飯宮悉達,降生時候。小制紅衫供浴佛,病中怯腕親縫就。愿膝邊、早得茹飴人,幢前叩。
堪慰處,蘭生又。堪悲處,萱摧驟。念報劉無日,此兒方幼。泣繞靈筵呼祖母,幽魂若聽眉還皺。待施將、金鏡法王臺,慈云覆。
鵲報千林喜。還猛省、謝家池館,早寒天氣。要與瑤姬敘離索,草草杯盤藉地。悵減盡、何郎才思。不愿玉堂并金屋,愿年年、歲歲花間醉。餐秀色,挹高致。
西園飛蓋東山妓。問何如、半山雪里,孤山煙外。管甚夜深風露冷,人與長瓶共睡。任翠羽、枝頭多事。老子平生無他過,為梅花、受取風流罪。簪白發,莫教墜。
你有一丈還你一丈,
你有一尺還你一尺。
若只咬定不肯回頭,
白日青天霹靂。
萬事乘除豈可期,
君看雙相將家祠。
慈烏別有殷勤意,
不論新巢與舊枝。
得閒緩步入芳叢,撲我吟懷是此中。
深院春溫天又午,小欄雨過日初烘。
海棠睡味三分足,豆蔻含情一點通。
別有名花薌澤好,枕函邊散粉脂風。
兩崖對起削云根,邸閣全傾佛寺存。
千古衰興幾蠻觸,一龕鐘鼓自朝昏。
無人戰鬼啼清晝,不夜于菟到驛門。
蜀道荒涼身萬里,不聞鈴雨亦消魂。
夜闌香汗羅衫薄,涼生枕簟人兒覺。
欲去且遲遲,流連三伏時。
妾家何處住,白廟西原路。
鄉漫說溫柔,此鄉應可游。
茲邱臨遠海,崇觀郁崔嵬。
列仙渺何許,五石明翠苔。
藥圃敞瑤閣,靈液小池回。
參差朱戶轉,出沒雉云開。
檀欒蔭修竹,阛阓凈蒿萊。
琪花不待插,玄酒寧停杯。
祠灶乏靈悟,入海非仙才。
風飆起飛藿,市井無塵埃。
雞鳴曙鐘歇,朱曦散九垓。
鏘鏘運鑣鄆,霞思良徘徊。
青銅磨鏡舒荷葉,碧玉抽簪長嫩蒲。剩看黃鶯梢過蝶,時有白鷺窺游魚。
河流轉處片帆出,倏忽來過湜亭前。想見都官狂興發,整巾直走滄海邊。
東風吹雨水亭陰,憐爾天涯獨種參。書后欲題青李字,函封不發只沉吟。
明渠浸玉絕氛埃,一日應須到百回。說似抔湖吾亦背,無人來對漫郎杯。
荒荒廣野四天低,碧浸紅亭別一蹊。來與楊漕添掌故,八分亭匾手親題。
前俯長河后枕渠,天光云影總模糊。不聞澄澈與流浪,自在亭中讀道書。
有著在人為累,
無營與物何功。
祇此也該至理,
懶能更說真空。
恥作池中物,春風護去檣;
身原關治亂,跡不礙行藏。
碧水連云駛,丹心向日將;
翠華今漸近,攀附即飛翔。
道術相忘過眼休,
要將此意味莊周。
橋邊莫起相思念,
恐使游人錯路頭。
六街鐙火佐歡呼,坐擁唐花昵燭奴。
月下敲門唯啄木,春來勸酒欠提壺。
衣冠漸逐緇塵改,鉛槧交催綺歲徂。
拋撇錦江裙屐了,此邦投老果何圖。
追念宣和國勢孤,上公元宰導人諛。
妖氛已覺前星暗,皇澤寧論少海枯。
誰謂玉華傳玉座,共知青瑣伏青蒲。
讒言一發堪流涕,禍在同升有鄙夫。
青山影里倒尊罍,
絕壁騰波郁不開。
豁眼夷陵城下路,
萬峰才盡大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