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朱保之楓江感舊圖 其二
萬事乘除豈可期,
君看雙相將家祠。
慈烏別有殷勤意,
不論新巢與舊枝。
萬事乘除豈可期,
君看雙相將家祠。
慈烏別有殷勤意,
不論新巢與舊枝。
世間萬事的變化哪能預先知曉呢,您看那雙相將家的祠堂。慈烏有著別樣的深情厚意,不管是新巢還是舊枝它都不離不棄。
乘除:指事物的消長變化。
雙相將家祠:具體所指需結合相關背景,推測可能是有兩位宰相的家族祠堂。
慈烏:即烏鴉,傳說烏鴉能反哺其母,故常用來比喻孝子。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難以確切知曉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朱保之的《楓江感舊圖》后,結合圖中所描繪的場景或相關故事,聯想到世事的變化和情感的堅守,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世事無常,同時贊揚了情感的堅守。其特點是借物抒情,以慈烏自比或喻人,表達對舊情的執著。在文學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情感的思考。
久客殊念家,歸途渺江漢。
是身如浮云,罹此無窮患。
今夕定何夕,一酌千憂散。
從茲日曛酣,此意君莫間。
縹緲層樓俯洞庭,湖光霽色兩澄明。
氣蒸云夢浮天白,水合瀟湘到底清。
去櫂來檣云共影,斷鴻孤鶩笛連聲。
望中更覺君山小,一點青螺鏡面平。
蓬萊宮殿日月長,廣廷泛灑如無帚。
臨軒親貌玉花騘,天驥自出天人手。
驚鴻欲起無羈皂,如聞朔風動秋草。
奮身驤首舉雙蹄,意態天然始知巧。
時危反掌同永嘉,胡騎颯沓陵中華。
當時宸筆散煙霧,往往流落群臣家。
雄姿倜儻精權奇,此畫惟應識者知。
悵望崆峒轉仙仗,忍傳耆舊把天衣。
俎豆其如軍旅何,誰令瀚海起干戈。
休將直道論三黜,且把微辭續九歌。
山鬼含顰乘赤豹,湘靈解珮鼓云和。
蠻邦雖陋吾何恨,厭見旌蕤相蕩摩。
端木飛花片片勻,天風不動玉成塵。
葭灰有意迎新律,梅蘂多情漏早春。
更覺西山饒爽氣,不妨東閣會嘉賓。
十年不見渾如夢,休怪兒童笑語頻。
松林葬玉近禪扃,便把伽陀當勒銘。
居士已亡三昧手,侍人空有六如亭。
玉環約指無消息,巫峽行云更杳冥。
萬法本來皆夢幻,春風又見草青青。
釋迦彌勒,猶是他奴。
臨濟德山,是何草芥。
向上一路,荊棘成林。
更欲翻身,墮崖落塹。
總不動著,當處活埋。
生機臨時,翻成亂統。
穿耳胡僧蔥嶺去,夜行踏雪馬蹄輕。
碧落銀蟾吐,知從何處來。
雕弓弦未上,寶鏡匣初開。
照水鉤沉影,窺人光滿懷。
微升已西沒,露坐興悠哉。
觸熱冒氛癘,懷家思弟昆。
早行青嶂月,夜泊綠林村。
且喜江南近,休將塞北論。
憑髙望吳越,黯黯更銷魂。
行年舊說似東坡,鯨海于今亦再過。
儋耳三年時已久,瓊山十日幸尤多。
卻收老眼來觀國,尚冀中原早戢戈。
病廢不堪當世用,感恩惟有涕霶??。
飽經憂患莫如吾,暮景余生寄一桴。
獨子相從來瘴海,豈知還得共歸途。
應觀天下奇男子,解笑人間淺丈夫。
老去山林養衰疾,好音時與系飛鳧。
置散徒懷報國心,還家欣得故園音。
鉤辀曉岸云林密,款乃暮江煙水深。
壯志已同灰灺冷,班毛從使雪霜侵。
臥龍只合耕南畝,抱膝空為梁甫吟。
江風蕭蕭江水清,飛蚊撲撲何處生。
駝肩豹腳嘴如鐵,天使咂食同蠅蝱。
先生暑困汗翻雨,僮仆搖扇疲屢更。
乘虛投隙肆毒吻,鼓翅舞足何其輕。
須臾含桃變柳絮,坐使饑腹成膨脝。
舍身施汝豈吾惜,逼耳最惡聲嬌獰。
有時緣拊于吾指,罪雖應爾心則矜。
露華清泚自可飲,戒汝慎勿貪芳腥。
桂林山水久聞風,身世茫然墮此中。
日暮碧云濃作朵,春深稚筍翠成叢。
仙家多住朱明洞,客夢來游群玉峰。
鴈蕩武夷何足道,千巖元是小玲瓏。
征途詰屈避兵戈,嘆息勞生可若何。
卻把蘧廬作安宅,毎聞鐃鼓輙悲歌。
候門稚子鶴立久,浮海先生霜鬢多。
可惜光陰四寒暑,只于來往與銷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