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賀正旦使人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 其一
榆關玉塞靜無塵,嘉定如今第四春。
兩國交馳通好使,八荒同作太平人。
翠鼉鼓奏娛嘉客,白獸樽浮賞諫臣。
圣歷從茲天共遠,年年玉帛會楓宸。
榆關玉塞靜無塵,嘉定如今第四春。
兩國交馳通好使,八荒同作太平人。
翠鼉鼓奏娛嘉客,白獸樽浮賞諫臣。
圣歷從茲天共遠,年年玉帛會楓宸。
榆關和玉塞平靜得沒有一點塵土,嘉定到如今已是第四個年頭。金宋兩國互派使者友好往來,天下人一同成為太平之民。翠鼉皮蒙的鼓奏響以娛樂貴賓,白獸形的酒樽斟滿美酒賞賜諫臣。圣上的統治將如天一樣長久,每年都有各國帶著禮物到朝廷朝會。
榆關玉塞:泛指北方邊關。
嘉定:宋寧宗趙擴的年號。
交馳:互相往來。
八荒:指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
翠鼉鼓:用翠色鼉皮蒙的鼓。
白獸樽:飾有白獸的酒樽。
圣歷:指帝王紀年。
玉帛:玉器和絲織品,古代諸侯會盟朝聘時的禮物,這里泛指貢品。
楓宸:宮殿的別稱。
嘉定是宋寧宗趙擴的年號,此詩創作于嘉定四年。當時宋金兩國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互派使者進行友好往來。金國賀正旦使者到宋朝朝廷,朝廷舉行紫宸殿宴,此詩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用于宴會上的致辭,表達對和平的期許和對朝廷的贊頌。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宋金兩國和平交往、天下太平的景象,表達對朝廷統治的美好祝愿。其特點在于語言典雅,契合宮廷場合。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外交情況和宮廷文化。
二十年朋友,
同吟五字詩。
琴精毛敏仲,
字逼晉羲之。
多聽諸公說,
堪為后輩師。
苕溪深隱好,
不欲仕明時。
停杯向晚入西廬
十笏煙巒靜者居
古樹呼風如引雀
方池沈月不驚魚
市塵欲隔千家外
花事全消五月初
覓食自憐衰鬢客
故山松菊計仍虛
欲別玉人歸去。
細雨廉纖薄暮。
紅燭靜愔愔,
好共綠窗幽語。
且住。
且住。
衾潤紫沉濃炷。
盈頭花草。又見雙文了。
說道今朝天氣好。斜倚畫闌濃笑。
多情誰似東風。飄然直度簾櫳。
吹出幾重衫影,淡黃輕綠殷紅。
南郊東轉路丫叉,
斜日緣成到法華。
暫得托身無上地,
小西天外見曇花。
青青結子在梅梢,
方見春來夏已交。
認得主人雙燕子,
香泥銜去理新巢。
君才十時流,名場累侘傺。
夜光暗投人,鮮不按劍視。
夙具礌砢節,懷中甘滅刺。
放棹游山陰,新詩秋鶴唳。
千巖與萬壑,筆底紛然會。
歸來舉似我,此寧畢君事。
時乎難再來,幸睹雍熙世。
漢季青青千里草,漢家宮闕平如掃。
老瞞攘臂逞豪雄,鄴都壯麗誇豐鎬。
輝煌九錫嘉殊勛,嵯峨銅雀高層云。
華歆走破宮中柱,墓題猶表漢將軍。
長驅氣焰吞吳越,賦詩橫槊酣江月。
舳艫一炬盡成灰,蓋世雄心翻咋舌。
愛子臨終付與人,分香賣履何悲辛。
西陵日暮漳河水,千秋漠漠空黃塵。
郭索當筵酒不停,
霜橙搓手露姜馨。
可憐偏地魚龍水,
海上風來處處腥。
四海聲名陳太丘,
元方有子復何憂。
他年羔雁成群至,
不獨丹青詫豫州。
青宮簿錄未曾忘,認得前生號玉郎。
綺語廿年修慧業,塵心萬劫戀仙鄉。
荷聲孤館秋宵雨,梅影空軒夢境香。
滿眼靈山飛不去,人間無計免清狂。
錦樹散秋色,羅衣怯夜霜。
君恩如昨日,何事泣龍陽。
買賦黃金盡,傷秋白發多。
更思前日寵,玉輦幾經過。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貧,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沈沈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少年為侍從,名譽竟軒騰。每吐胸中鳳,寧容筆上蠅。受釐延漢室,被謗過周陵。今日泉宮啟,師臣禮秩增。
官豈不為達,其如望未充。敏辭傾一代,發問詘三公。厭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風。嗟嗟玉樹折,埋沒彼蒿宮。
秋樹無黃鳥,蟬聲亦自哀。素車新隴去,白馬舊賓來。薤上朝陽露,池中歲劫灰。短長何足較,嗣子有高才。
一葉落,天下秋。
一塵起,大地收。
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