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御制二首 其二 亞獻、終獻用《平晉樂》。
五代衰替,六合攜離。封疆竊據,兵甲競馳。
天顧黎獻,涂炭可悲。帝啟靈命,浚哲應期。
皇祖丕變,金鉞俄麾。率土執贄,獷俗來儀。
瞻彼大鹵,竊此馀基。獨迷文告,莫畏天威。
神宗繼統,璿圖有輝。尚安蠢爾,罔懷格思。
六飛夙駕,萬旅奉辭。徯來發詠,不陣行師。
云旗先路,壺漿塞岐。天臨日照,宸慮通微。
前歌后舞,人心悅隨。要領自得,智力何施。
風移僭冒,政治淳熙。書文混一,盛德咸宜。
干戈倒載,振振言歸。誕昭七德,永定九圍。
五代衰替,六合攜離。封疆竊據,兵甲競馳。
天顧黎獻,涂炭可悲。帝啟靈命,浚哲應期。
皇祖丕變,金鉞俄麾。率土執贄,獷俗來儀。
瞻彼大鹵,竊此馀基。獨迷文告,莫畏天威。
神宗繼統,璿圖有輝。尚安蠢爾,罔懷格思。
六飛夙駕,萬旅奉辭。徯來發詠,不陣行師。
云旗先路,壺漿塞岐。天臨日照,宸慮通微。
前歌后舞,人心悅隨。要領自得,智力何施。
風移僭冒,政治淳熙。書文混一,盛德咸宜。
干戈倒載,振振言歸。誕昭七德,永定九圍。
五代時期王朝衰落更迭,天下分崩離析。各地割據勢力霸占疆土,戰亂頻繁。上天眷顧百姓,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實在可悲。皇帝開啟神圣使命,以聰慧睿智順應時勢?;首娲罅ψ兏?,很快揮動金鉞出征。天下人紛紛獻上禮物,野蠻習俗的人也來歸附。看那大鹵之地,還竊據著殘余勢力。他們獨獨不明白朝廷文告,也不畏懼上天威嚴。神宗繼承皇位,國家版圖閃耀光輝。可那些人依舊愚蠢頑劣,毫無歸服之心?;实墼缭珩{車親征,眾多軍隊奉命前行。百姓們唱起歡迎之歌,軍隊不戰而勝。云旗在前面開路,百姓們提著壺漿堵塞了道路?;实塾H臨如同陽光照耀,心思洞察細微。軍隊前有歌聲后有舞蹈,人心喜悅追隨。敵人的要害已被掌控,他們的智謀武力也無處施展。風氣改變,僭越冒名的現象消失,政治清明。文字統一,皇帝的盛德適宜天下。收起武器,軍隊整齊地凱旋而歸。彰顯七種武德,永遠安定天下。
六合:指天下。攜離:分離、分裂。
封疆:疆土。竊據:非法占據。
黎獻:眾民。涂炭:比喻極端困苦的處境。
浚哲:深邃的智慧。應期:順應時勢。
丕變:大變。金鉞:古代兵器,象征權力。
率土:指天下。執贄:拿著禮物求見。
獷俗:野蠻的習俗,這里指未開化的人。來儀:前來歸附。
大鹵:地名。
文告:朝廷的文書、公告。
神宗:指皇帝。璿圖:指國家版圖。
六飛:皇帝的車駕。夙駕:早早駕車。
徯來:表示百姓盼望。
云旗:繪有云紋的旗幟。
壺漿:提著壺裝的酒漿。塞岐:堵塞道路。
宸慮:皇帝的心思。通微:洞察細微。
要領:要害。
僭冒:僭越冒名。
淳熙:清明、興盛。
書文混一:文字統一。
干戈倒載:把武器收藏起來,比喻不再打仗。
七德:指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
九圍:九州,指天下。
此詩創作于北宋時期。五代十國是一個動蕩分裂的時期,各地割據勢力紛爭不斷。北宋建立后,統治者致力于統一全國,結束分裂局面。這首詩可能是在宋真宗時期,為了歌頌朝廷統一的功績、宣揚皇權而創作,反映了當時統治者希望天下安定、百姓歸心的政治愿望。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北宋朝廷統一全國的功績和皇帝的圣明。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氣勢宏大,通過對比和鋪陳展現出國家從分裂到統一的過程。在文學史上,這類宮廷詩歌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文化和社會風貌,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避雀喬枝里,飛空華殿曲。 天寒響屢嘶,日暮聲愈促。 繁吟如故盡,長韻還相續。 飲露非表清,輕身易知足。
巍然造化功,斡擘成巖豅。 石頂滴清瀝,洞深颼細風。 我來畏暑間,憩此清冷中。 緬懷二老調,逸思更無窮。
折花枝,恨花枝,準擬花開人共卮,開時人去時。 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丹山郁世表,巖巖千仞巔。 自非常雛輩,安得參周旋。 胡為此弱羽,越簉禪儀鮮。 飛鳴過所據,飆駭俄翻然。 退則安棲地,翔風娛楚天。 始病孰做侶,乃興朱鸞攀。 英英日照相,老翮徒愧前。 少別正傾聽,覽輝當圣年。
擁旄為漢將,汗馬出長城。 長城地勢險,萬里與云平。 涼秋八九月,虜騎入幽并。 飛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羽書時斷絕,刁斗晝夜驚。 乘墉揮寶劍,蔽日引高旍。 云屯七萃士,魚麗六郡兵。 胡笳關下思,羌笛隴頭鳴。 骨都先自詟,日逐次亡精。 玉門罷斥候,甲第始修營。 位登萬庾積,功立百行成。 天長地自久,人道有虧盈。 未窮激楚樂,已見高臺傾。 當令麟閣上,千載有雄名!
玉山佳處野亭分,千樹梨花白似云。 仙袂倚風林下得,淡香和月夜深聞。
黃柳華香水上衣,褰簾亭上挹春暉。 蘭橈一道微風入,卻逐金塘燕燕歸。
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與誰同賞。萬里橫煙浪。 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浙皭?。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游絲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欹斜。為問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徙倚望滄海,天凈水明霞。 念平昔,空飄蕩,遍天涯。歸來三徑重掃,松竹本吾家。卻恨悲風時起,冉冉云間新雁,邊馬怨胡笳。誰似東山老,談笑凈胡沙。
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戈戟云橫。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轉盼東流水,一顧功成。 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漫云濤吞吐,無處問豪英。信勞生、空成今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里,一醉與君同。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走馬為誰雄。何似當筵虎士,揮手弦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新月掛林梢,暗水鳴枯沼。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 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欲寄新聲問采菱,水闊煙波渺。
睡起流鶯語,掩蒼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漸暖靄、初回輕暑,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上有乘鸞女。驚舊恨,遽如許。 江南夢斷橫江渚,浪粘天、葡萄漲綠,半空煙雨。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蘋花寄???但悵望、蘭舟容與,萬里云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
不見跳魚翻曲港,湖邊特地經過。蕭蕭疏雨亂風荷。微云吹散,涼月墮平波。 白酒一杯還徑醉,歸來散發婆娑。無人能唱采蓮歌。小軒欹枕,檐影掛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