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翙高兵部藻翔題象山圖 其三
說教襖神方造塔,
訛言王母又行籌。
年來洗耳胸無事,
一味貪眠看水鷗。
說教襖神方造塔,
訛言王母又行籌。
年來洗耳胸無事,
一味貪眠看水鷗。
有人宣揚襖神正要建造佛塔,又有謠言說王母娘娘在分發籌策。這些年我洗凈耳朵不聽這些,心中沒有煩心事,只一味貪著安睡,看著水上的鷗鳥。
襖神:襖教的神。襖教即拜火教,是古代波斯的宗教。
造塔:建造佛塔,這里可能是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行為象征。
訛言:謠言。
王母:西王母,神話中的女神。
行籌:古代一種帶有神秘儀式性質的活動,這里可能是謠言中所說的某種神異之事。
洗耳:表示不愿聽、不想參與世俗的紛擾。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社會上謠言紛起、人心浮躁之時。詩人面對這些虛假的傳言,內心厭煩,從而向往一種寧靜的生活,于是創作此詩以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俗紛擾的遠離和對寧靜生活的喜愛。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
景落商飆靖,煙開四郊謐。偃蹇暮山虹,游揚峰下日。水紋城上動,城樓水中出。竟微共治功,空臥淮陽秩。
霜落風高萬里枯,孤鴻窅窅下平湖。行藏誰會倚欄意,嘯詠聊為終老娛。寒日溪山相掩藹,暮云樓閣半虛無。何人妙解丹青事,畫作輞川煙靄圖。繞舍松林寒不枯,煙霞深處見澄湖。縈青繚白知誰賞,把酒裁詩可自娛。剡曲幸非千里遠,同云又復一冬無。會當半夜溪山白,乘興真為訪戴圖。
六行由來數睦姻,士須重義勿輕貧。老夫家譜分明在,莫以新親薄古親。
步歷天元紀,占星子夜初。五行調自順,眾曜驗非虛。麗漢光相爛,披云色互舒。貝連榆影密,珠貫緯文疏。歷歷稱天佐,累累傍日車。正逢南至候,還繞北辰居。東井曾秦分,靈臺自魯書。更聞奎聚宿,太史奏何如。
洪流天塹折,防渡勝防城。樓櫓寒濤斷,旗帆落日橫。此中大澤險,到處野狐鳴。莫但愁河北,三湘亦弄兵。
雕欄十二幽香膩。分明睡在羅浮里。風動曉妝前。殘云冷翠鈿。花花何處問。向曉愁來近。橫枕一張琴。琴心曲里憑。
切云冠弁拱長生,匝地英髦集紫清。共喜草茅承帝問,欲傾塵霧贊皇明。飄飄六翮鳴皋意,浩浩三眠食葉聲。正學儻言應不乏,松筠寧為四時更。
鑿翠兮巖阿,蕭森兮清晝。獨往疲煙霞,長嘯出宇宙。覽勝擬山陰,安禪似靈鷲。焉得同心人,冥棲此林岫。
人在玉屏閑,逗曉柳絲風急。簾外杏花微雨,罩春紅愁濕。單衣初試曲塵羅,中酒病無力。應是繡床慵困,倚鞦韆斜立。
九畹春深雨露濃,玉芽無數茁芳叢。濡毫寫向芝蘭室,愛汝清分一味同。
粲粲無塵一石平,向來此地步虛聲。薜蘿今繞空山里,千古清風竇子明。
白云封不住,碧樹吐奇滋。相看兩無語,各是會心時。
陳侯不愿二千石,西望三巴鬢為白。臺中解綬欲生還,御史下堂相苦迫。薦書空自滿承明,紫馬翩然辭帝京。河東股肱任爾毀,山人腰骨今殊輕。卻過九折回車地,大笑當時叱馭生。為問君恩竟多少,無煩令伯陳情表。郫筒酒底東風寬,邛竹杖頭明月小。更羨春雞問寢歸,支頤坐對峨眉曉。
天馬龍為友,來自渥洼池。青絲為之絡,黃金為之鞿。圉人新承命,剪拂下瑤墀。騎出橫門外,茸茸春草時。東城接南陌,觀者咸嗟咨。弄臣矜迅足,長鞭終日施。汗血忽憔悴,筋力盡驅馳。未樹邊隅績,徒為冶游疲。始信殺君馬,端是路傍兒。
雙燕復雙燕,生時不相見。相見在黃泉,雌雄何婉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