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游揭陽作
三月春江放棹行,水田漠漠萬車聲。空山廢堠秦人戍,落日平蕪漢代城。印鑄徹侯封粵令,帆回海道阻閩兵。古懷贏縱東風目,散盡閒愁看野耕。玉滘潮生打槳忙,綠陰夾道水松涼。北來嶺勢連山越,南徼民風故陸梁。喬木村居名將冷,落花墳上美人香。江城如畫吳中景,愁入昏昏海氣黃。
三月春江放棹行,水田漠漠萬車聲。空山廢堠秦人戍,落日平蕪漢代城。印鑄徹侯封粵令,帆回海道阻閩兵。古懷贏縱東風目,散盡閒愁看野耕。玉滘潮生打槳忙,綠陰夾道水松涼。北來嶺勢連山越,南徼民風故陸梁。喬木村居名將冷,落花墳上美人香。江城如畫吳中景,愁入昏昏海氣黃。
君家兩詩人,詩名滿天地。
大者扶宿酲,入論金鑾事。
小者乘天風,去草玉樓記。
卻后五百年,之子豈苗裔。
奈何不神僊,亦復未富貴。
抱瑟諸公門,索米長安市。
初看華扁知趨向,徐覽群言見切磋。
鵠至安能令弈善,羊亡豈不為歧多。
爻重翼十幾繁矣,貳二參三奈一何。
老漢暮年無頓處,軒中半榻肯分么。
絕無上足擔簦至,僅有長須荷鍤從。
乍可沙邊狎蟲鳥,誰能池上送夔龍。
入耆英社老能幾,舉力田科今不逢。
翠管檀槽方迭奏,未應考擊到編鐘。
誰謂斯文無定價,獨憐之子坐虛名。
主司頭與筆俱點,宰物心如秤樣平。
駿馬卻還國西域,病鴟墮落屋東坑。
老夫謝絕人間事,亦為諸賢喜且驚。
元老登庸晚,同年召用初。
惜哉武公耄,甚矣董生迂。
汾曲廬旋返,平津合寖疎。
空令雙鬢白,猶待兩輪朱。
寤寐中原獨著鞭,往來絕域幾餐氈。
封侯反出李蔡下,成佛卻居靈運先。
八百里烹饗軍炙,九千縑輦作碑錢。
祇今誰是田橫客,回首荒丘一慨然。
夜績旁邊映隙光,憶曾參扣遍諸方。
掃眉眾女偏謠諑,開口群兒亦謗傷。
后有知音分雅鄭,今誰協律譜宮商。
戲衫欲脫無人付,諸子披襟直下當。
摩挲妙墨憶微言,故篋才余二帖存。
往昔翁為紫巖客,后來子及浦城門。
晚生多說參諸老,它日誰堪見九原。
自嘆西河索居者,暮年歸夢遶田園。
傳呼鈴下戒輿驂,清曉牙旗過水南。
一瓣預祈今歲稼,兩枚不受郡人柑。
端門侍輦公修覲,禪幾傳燈我飽參。
童子歸談城內事,遨頭詩好眾賓酣。
世有凝香樂,君侯總未知。
清齋燈火夕,閉合荔支時。
郡小留難住,民愚去始思。
兩年案頭筆,一字不容私。
竹湖疇昔嘆兼通,孔墨何曾是別宗。
唐代儒先重顛老,晉朝名勝賞林公。
頌辭大眾存遺札,塔與寒齋共一峰。
聞說結跏揮手際,亦留半偈別樗翁。
野處經時懶入關,放教野蔓向窗蟠。
豈無求仲住鄰曲,僅有惠連來夢間。
架上書聊揩老眼,墓前誓已白慈顏。
山靈未可相嘲戲,猶勝周颙去不還。
才子囊書入帝京,鷃飛安敢料鵬程。
赴南宮緩功夫久,攜北碑多嗜好清。
玉鏡臺邊無別淚,金花牋上有芳名。
可憐病叟如蝸縮,呵凍題詩當餞行。
豫為終制付諸兒,莫待飛騰變化時。
涑水書儀非含玉,魏公治命欲披緇。
外加麟楦中先悴,生著蟬冠死豈知。
除卸布衾堪覆首,更無一物可相隨。
鈞天殘夢忽驚回,金鑰遙知已掣開。
不復五更三點入,剛云七日一陽來。
即今空戀唐宮闕,疇昔曾登魯觀臺。
猶記小窗添線晷,強揩老眼亂書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