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厚弟示和詩復課十首 其三
野處經時懶入關,放教野蔓向窗蟠。
豈無求仲住鄰曲,僅有惠連來夢間。
架上書聊揩老眼,墓前誓已白慈顏。
山靈未可相嘲戲,猶勝周颙去不還。
野處經時懶入關,放教野蔓向窗蟠。
豈無求仲住鄰曲,僅有惠連來夢間。
架上書聊揩老眼,墓前誓已白慈顏。
山靈未可相嘲戲,猶勝周颙去不還。
在野外居住很久,懶得進入城關,放任野生藤蔓在窗前盤繞。難道沒有像求仲那樣的鄰居相伴,只有像謝惠連一樣的弟弟來到夢中。書架上的書姑且用來讓老眼看看,墓前的誓言已讓母親知曉。山神可不要嘲笑我,我還比周颙離開后不再回來要好。
野處:在野外居住。經時:經過很長時間。
放教:放任。蟠:盤繞。
求仲:指隱士。鄰曲:鄰居。
惠連:指南朝宋文學家謝惠連,這里借指作者的弟弟。
揩老眼:指看書。
墓前誓:可能指對先輩的承諾。慈顏:指母親。
山靈:山神。
周颙:南朝齊人,曾隱于鐘山,后出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作者處于一種遠離塵世、在野外居住的生活狀態??赡墚敃r社會存在追名逐利之風,作者通過此詩表達自己安于淡泊、堅守自我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作者安于野外生活、不慕名利的情懷。其特點是善用典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作者獨特的人生態度和文學表達。
畫棟飛檐接昊天,星旗招展國門前。何欣帝業千秋止,堪訝碑陵一線穿。黌塌成墟今有據,血稀于水古無傳。城樓極目皆熙攘,休溯流光十九年。
市肆開門講學初,
雖無儋石勝歌魚。
日中欲效王充閱,
只賣羊皮不賣書。
離憂一何叢,我心一何忡。
紫芳行采采,翠管坐濛濛。
開奩熭寶餌,隱幾拂彫桐。
馳神隨去鹢,緘情付歸鴻。
文章殆盡十年牢,摘句尋章能者勞。
豈我詩真千里足,叨君馬賞九方皋。
風流人物今推李,天下英雄舊姓曹。
何日病情容小可,邀君往顧到東郊。
春纖注玉徽,的的弦中意。未解別離難,卻道尋春易。
芳約舊湔裙,記拾溪頭翠。皺水作瀠洄,得似關心事。
幽鳥啼自哀,
秋風竹枝怨。
哀怨情豈勝,
月明寒影亂。
半間石屋安禪地,
蓋代功高不易磨。
白蟒化龍歸海去,
山中留得老頭陀。
比翼飛梁跨碧潯,
玉繩低轉夜沈沈。
一年一度叢霄去,
卻下人間送好音。
不駐日輪嘆轉篷,浮蹤久擬附冥鴻。
音書兩地無翎系,道味一門有夢通。
夜笛高樓悲獨倚,暮云樽酒幾時同。
金峨山色寧多戀,早晚明綸到甬東。
新擁朱幡入省堂,聲名還似昔時香。
莫思鱸鲙因秋暮,且盡葵心向日長。
邊鄙遍承宣雨露,都人齊賀有藩墻。
圣明枚卜無疏網,會見持衡為國光。
長安憶,其七憶卑田。
冬到渾身無寸縷,春來隨地倒街眠。
堪恨不堪憐。
不為三徑荒,決志亦念歸。
歸來身我有,悟昨事皆非。
晨興出門去,放跡信杖藜。
尋壑既窈窕,經丘復逶迤。
于焉樂吾樂,舍此復何之。
萬壑千巖一剡溪,
漫天云凍雪風飛。
人蹤鳥跡俱沉絕,
獨有扁舟興盡歸。
半歲三遷古佛家,云門胡餅趙州茶。莫因舊結僧緣熟,仍借田衣作絳紗。
苔階深處無人到。中酒獨來情緒少。
春痕滿地落梅多,踏遍青青池畔草。
看花歲歲傷懷抱。飛燕未歸花事早。
更尋高處倚危闌,閑看垂楊風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