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福山寺二首
云和草樹拂天香,無盡光中見紫陽。萬籟一空天似水,滿船風月武夷堂。
洗天雷雨過南山,佳氣無邊紫翠間。長笑一聲空浩劫,白云飛盡老僧閒。
云和草樹拂天香,無盡光中見紫陽。萬籟一空天似水,滿船風月武夷堂。
洗天雷雨過南山,佳氣無邊紫翠間。長笑一聲空浩劫,白云飛盡老僧閒。
云和草樹輕拂著如天香般的氣息,在無盡的光芒中仿佛見到了紫陽。萬籟俱寂,天空如清澈的水,滿船的清風明月陪伴我來到武夷堂。洗刷天空的雷雨越過南山,祥瑞的氣息在紫翠的山林間無邊蔓延。我放聲長笑,仿佛超脫了漫長的劫難,白云飄盡,老僧悠然閑適。
天香:指佛殿中所焚之香,這里形容山間氣息似香。
紫陽:可能指朱熹,號紫陽;也可能指日光。
萬籟一空:各種聲響都消失,形容寂靜。
浩劫:漫長的時間、劫難。
佳氣:祥瑞的氣息。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福山寺可能是一處佛教圣地,詩人游覽此地,或許是在遠離塵世紛擾、親近自然與宗教氛圍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若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人們更有閑情逸致進行游覽和創作;若處于動蕩時期,詩人可能借此尋求心靈慰藉。
這兩首詩以游福山寺為主題,描繪了山中清幽美妙的景色和超凡的意境,展現了詩人空靈豁達的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游覽寫景詩的特色。
淮人為水族,庖膾亦已巧。田間有鳴雞,性命得自保。
吳人口垂涎,捕取窮浩渺。于吳產或多,于淮求則少。
要之業境會,食債良自繞。予也家淮南,游吳嘗草草。
平生下箸處,但覺皆羊棗。不論赤??公,亦及長須老。
何況鼓吹部,可作鐘鼎寶。世間多空中,所見徒有表。
至美不外示,魚鼈豈皆好。君看十月鶉,羽翼甚輕矯。
變化須臾間,不念舊池沼。食鶉乃無言,食蛙或顰愀。
鶉蛙等無二,妄想自顛倒。舌根無盡期,所得在一飽。
哀哉南路徐,食方說燖煼。但俱供芋羹,不必著錦襖。
較之食瘡痂,豈但能稍稍。
茸茸風草弄春柔,密密桑陰向綠稠。
江上星居多草閣,波間斗轉一漁舟。
吾行適此心無事,客去何妨刺漫留。
尚戒奚奴休叱馭,不辭小住看潮頭。
并湖西去望南屏,但見煙云日日新。
山色漸爭秋氣勢,荷花全露曉精神。
洗心用此無邊綠,處世端能不染塵。
慚愧西湖敦夙夜,從今長作境中人。
茲辰馭北風,所至有東道。
把袂問浮邱,餽芝走商皓。
著裙拜木公,獻寶出富媼。
氣平四大和,以此可卻老。
長生等終古,彭祖是亦夭。
有客詣理窟,相過或談妙。
再拜有所乞,乞我如瓜棗。
舟楫三吳客,江湖二月寒。
交情元自淡,酒味莫嫌酸。
日者坐何事,君乎能自寬。
不來同一醉,何以解憂端。
此君骨相一成矩,氣稟坤爻六二全。
運用四方隨手轉,操持一節比松堅。
玉雕界尺疑同樣,金作觚棱笑削圓。
見寄分司真得力,時將緩步與周旋。
博士曾瞻穆穆光,賢良猶抱漢文章。
江山不隔夢千里,鴻雁欲歸書數行。
蠅變豈能分白黑,木災初未有青黃。
逡巡歲晚成何事,捧腹看儺驅不祥。
一日春工過潁陽,名園次第款侯王。
風流得見升平瑞,氣味初無世俗香。
早托筠籠馳驛騎,旋張羅蓋護晨光。
最憐一尺槃盂玉,穩上高鬟映額黃。
坐對研旁峰,臥閱屏上山。
一事不掛心,萬病方窮源。
吾君禮南郊,吾母望北還。
一歲幾得書,五年闕問安。
是自取之爾,尚復何所言。
手種庭下梅,花開聊喜歡。
系日既無術,縮地良獨難。
先生頌酒夸兩豪,使我讀之如飲醪。
詩情不逐春光老,春在毫端尤婉好。
頗聞下堂小不佳,未欲頌公長者車。
不道芳菲成一夢,滿城寒食藉梨花。
便把千峰名擬峴,同撥新醅酬闕典。
老松鱗甲待拏云,俯視梅花意亦親。
粉色上參冬嶺秀,虬枝下挽越溪真。
乘閑到此能終日,與我來游盡可人。
今代華光古韋畢,生綃一幅兩傳神。
淅淅風搖玉露秋,尚懷分柿半山不。
眾香肯共維摩飯,元亮聊同惠遠游。
薈蔚雕零巖壑露,佩環清越澗泉幽。
青鞋本自無泥滓,更約諸峰最上頭。
卒律葛答美,鉤辀格磔肥。
翁川茶不媚,何氏酒今非。
硯水添池淺,棋盤下子稀。
姮娥憐我獨,未暮款窗扉。
一段大事,古今難通。
三乘曲說,去來易空。
衲僧眼目,端的無工。
禪和信趣,脫然絕蹤。
園木交陰正可觀,壺觴隨分卻成歡。
綠錢流地雨當足,飛絮暖空春不寒。
雪綴酴醾緣屋角,香移薝卜近欄干。
與君細說爐亭話,強對檳榔蔞菜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