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一作鄭綮詩)
日照西山雪,老僧門始開。凍瓶粘柱礎,宿火焰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日照西山雪,老僧門始開。凍瓶粘柱礎,宿火焰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柳外鶯啼聲嚦嚦。桃李閑時,已過清明節。獨倚畫欄人寂寂。愁腸不解丁香結。
二十四番風信急。空系春幡,難護花如雪。遙望巴山云似織。好憑鳥使通消息。
天公于人元不負,書生何用深追咎。無衣還可卒歲無,我有大裘聽汝覆。
吾家縛屋依山址,晏齋之前僅盈咫。霜飆卷席不畏渠,羲馭停車吾事已。
有時攜書喚兒曹,坐來和氣生發毛。眼眵豈待金篦刮,背癢不借麻姑搔。
今年誰令落湖尾,塞向墐戶殊未止。移床也擬傍晨光,蓬勃如煙紛欲瞇。
今我懷抱不自聊,歸■生薪翻缊袍。人間萬事固絕望,天賜一暖誰相要。
茲晨歸悶忽念浴,試覓僧廬渡喬木。道人見客如昔游,為煮清泉注萬斛。
須臾一洗垢且空,漸覺表里俱沖融。清虛日來滓穢去,吾貌可瘠神當豐。
起尋冠服風動腋,卻向茅檐親野日。恍然墮我晏齋前,鳥語不聞山四寂。
道人領客殊忘倦,茗盌薰爐共閒燕。為言炙背頗樂否,此味可須天子獻。
剩有宜州數卷書,
鐵欞疏處任咿唔。
窺天未肯呼蒼昊,
席地渾疑返古初。
婦馌淚凝方寸肉,
家書形似膾殘魚。
平生飲水今知味,
便與盧同碗盞疏。
昔送滍陽去,今看槜李來。
除書何日下,遷客未須哀。
署里郎官舊,關東任俠才。
白門江雁過,思爾數登臺。
神圣豈能再,
調方最近情。
存誠慎藥性,
仁術盡平生。
春日映朝霞
新妝出絳紗
開簾驚宿鳥
倚樹落危花
生能草檄兼橫槊,
無命皇天底賦才。
飽食太倉騰鼠子,
饑驅歧路泣龍媒。
祖鞭欲著似春夢,
韓集誰編幾劫灰。
尚有定文同志在,
招魂直欲上西臺。
空山鳴石鼓,
圣水接茶溪。
澗曲眾流集,
云間一杵低。
風泉閒清聽,
鄰火隔幽棲。
我本忘機者,
尋幽一杖攜。
萬木森秋晃碧宮
靈霞棲斷憬晨鐘
道人志矣黃庭界
心眼驚舊天柱峰
切玉妙能工。香調桂米濃。快登筵、粉膩酥融。仿佛劉郎題字在,誰印取、口脂紅。
佳號復誰同。年年祝歲豐。更團花、簇滿盤中。市上攜來紛饋餉,須買到、落燈風。
帝里鄉云擁去旌,官橋瓊樹接班荊。還家客夢今堪愜,經國臣勞舊有名。野驛析箠忘計日,金城留策絕呼庚。相逢浪說憂邊餉,為道狼煙已漸平。
徵輸繁苦賜閒歸,仙仗朝辭意未違。晝漏香煙隨遠騎,春明雨露滴初衣。封題入夢懸傾藿,屯戍關情憶采薇。栗里不知休沐罷,西疇農計尚依依。
山水光中清無暑。是我消魂別處。只有多情雨。會人深意留人住。
不見梅花來已暮。未見荷花又去。圖畫他年覷。斷腸千古苕溪路。
復嶺連云暗,
孤帆入霧低。
數家煙火處,
遙在小橋西。
竹林斜月話匆匆
不盡離愁思轉蓬
書劍風塵今日別
江湖樽酒幾時同
寒城刁斗秋無警
平野禾麻歲自豐
去住相看情萬里
音書莫惜附鱗鴻
落花片片紅難定。東君偏做消魂景。燕子不知愁。偎人語不休。
春光留不住。畢竟歸何處。庭院李花香。風吹簾影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