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張少泉師七十 其四
才人老去伴巖阿,贏得長生劫不磨。
琴鶴歸來身健在,木雞養到氣平和。
著書時染淋漓筆,宴客新成安樂窩。
城北徐公歸里晚,莼鱸飽食讓公多。
才人老去伴巖阿,贏得長生劫不磨。
琴鶴歸來身健在,木雞養到氣平和。
著書時染淋漓筆,宴客新成安樂窩。
城北徐公歸里晚,莼鱸飽食讓公多。
有才華的人年老后隱居在山巖旁,獲得了長久的生命,歷經劫難也不會磨滅。帶著琴與鶴歸來,身體康健,修煉到像木雞一樣氣定神閑、心平氣和。時常揮毫潑墨著書立說,新建成安樂窩宴請賓客。城北徐公歸鄉較晚,在盡情享受家鄉美食這方面,還是要讓您多了。
巖阿:山巖彎曲處,這里指隱居之地。
劫不磨:歷經劫難也不會磨滅,指長壽。
琴鶴:琴與鶴,古人常以琴鶴相隨表示清高、廉潔。
木雞:出自《莊子·達生》,指修養到家,達到一種氣定神閑的境界。
淋漓筆:形容筆力酣暢。
安樂窩:北宋邵雍隱居處名,后泛指舒適的住處。
城北徐公:戰國時齊國的美男子,這里泛指歸鄉之人。
莼鱸:指莼菜和鱸魚,常用來表示思鄉之情和對家鄉美食的眷戀。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作者為張少泉師七十壽辰而作。可能當時張少泉師已年老隱居,作者有感于其生活狀態和品德修養,寫下此詩祝壽。
這首詩主旨是為張少泉師祝壽,突出了主人公高雅的品格和閑適的晚年生活。語言典雅,用典自然,在祝壽詩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展現了作者對師長的敬重與祝福。
列炬春溪口,平潭如不流。
照見游泳魚,一一如清晝。
中目碎瓊碧,毀鱗殷組繡。
樂此何太荒,居然愧川后。
蓬蒿荒小徑,疏病合幽棲。
藥裹床頭滿,廚煙竹里迷。
綠含堤柳色,紅綻野花蹊。
勝會成歡賞,多君石上題。
高樹生秋聲,孤村斷人跡。峰寒不作云,重疊見山脈。
岡絕沙句連,游目杳無極。晏坐水邊樓,明滅數帆席。
誰從煙外指,人家住寒碧。美人期不來,幽景足可惜。
拈筆寫荒寒,斜陽澹將夕。
囊封癸酉罄愚惷,
第一親征次守江。
啼得血流無用處,
自憐弱步要豐扛。
憑欄一望天連海
海風來自扶桑外
長波萬頃蕩琉璃
鰲斷山摧動澎湃
危樓足下生動搖
目眩倏忽飛洪濤
云譎波詭浩無際
岑?點綴如秋毫
斗然煙靄眾峰失
淼瀰一氣晴光溢
東流直下析木津
南注還歸沃焦窟
絪缊造物初
此源無時無
始信齊州煙九點
蒙蘢八柱青天扶
浤浤汩汩朝還暮
滄海桑田知幾度
而今試問采珠人
此中果否鮫人住
峰頭烈焰火光奇,
南紀崗巒仰大維。
寄語沸泉休太熱,
出山終有凍流時。
奏凱韶西汗滿衣,朝來拂袖萬山暉。曾過碧院千株柳,肯有陶潛不愛歸。
蒼蒼欲墮地將傾,一夕繁憂百感生。若向五湖行便得,更誰鐵骨干升平。
萬法本無,一心何有。
絕慮忘緣,默默自守。
儻能朝于斯夕于斯,自然虛而靈空而妙。
正當恁么時,我手何似佛手。
虛舟縱逸棹,
寒竹被荒蹊。
先巢故常在,
違己詎非迷。
中道逢嘉友,
年饑感仁妻。
不眠知夕永,
束帶候鳴雞。
羅云萬里雁飛高,一味新涼試翠翹。柳瘦淮堤鴉寂寂,草衰郊坰馬蕭蕭。荷花未老驚零露,燕子將行戀舊巢。仰首長空望牛女,如何銀漢隔迢迢。
一夕西風玉簟秋,萬里蕭瑟暮云愁。梧桐露下沾金井,楊柳煙疏冷翠樓。落葉窗前驚別夢,懷人天際誤歸舟。黃花籬畔同消瘦,十二珠簾不上鉤。
吳地有情人,話徹聯床隔幾春。眼底銅檠銷夜漏,逡巡,高筑糟丘閣畫輪。
富貴竟誰真,花絮同飄陌上塵。無奈熱腸閑不得,殷勤,好為青山惜此身。
鑿石為馳道,
岧峣直上天。
大旂山頂飐,
飛線海中傳。
蓄水潭分管,
區邱樹若田。
登峰數樓閣,
參錯十洲仙。
簇簇深紅間淺紅,苦才多思是春風。千村萬落花相照,盡日經行錦繡中。
白白紅紅相間開,三三五五踏青來。戲隨胡蝶不知遠,驚見行人笑卻回。
村落人家桃李枝,無言氣味亦依依。可憐憔悴蓬蒿底,蜂蝶不知春又歸。
杏村桃塢春三月,少有人家不出游。一顧雖無傾國色,千金肯為使君留。
滿院青楊吐白綿,未多柳絮解漫天。野人豈會斷優劣,只問床頭沽酒錢。
十日狂風桃柳休,常因酒盡覺春愁。泰山為肉釀滄海,料得人間無白頭。
晚掛溪上網,映空如霧縠。
閑來發其機,旋旋沈平綠。
下處若煙雨,牽時似崖谷。
必若遇鯤鮞,從教通一目。
園林啼鳥倦,
江海羨鴻冥。
歸興情初洽,
酣歌酒未停。
簾垂新燕撲,
笛奏有龍聽。
愛客歡何恨,
厭厭夜不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