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乙巳端午寄友用劉潛夫韻
醉憑闌干吐。倚清狂、橫陳冰簟,后堂無暑。聞說吳兒工作劇,吊屈龍舟似虎。我欲唱、公乎無渡。累自沈湘卿底急,枉教人、撾碎回帆鼓。楚江畔,葦花舞。
陡然磊塊多如許。喚靈均、前來共語,酹君椒醑。呵壁荒唐何必問,死累人間角黍。尚不及、伍胥濤怒。忽發狂言驚滿座,料諸公、知我心中苦。酒醒后,重懷古。
醉憑闌干吐。倚清狂、橫陳冰簟,后堂無暑。聞說吳兒工作劇,吊屈龍舟似虎。我欲唱、公乎無渡。累自沈湘卿底急,枉教人、撾碎回帆鼓。楚江畔,葦花舞。
陡然磊塊多如許。喚靈均、前來共語,酹君椒醑。呵壁荒唐何必問,死累人間角黍。尚不及、伍胥濤怒。忽發狂言驚滿座,料諸公、知我心中苦。酒醒后,重懷古。
我喝醉了倚靠欄桿嘔吐。憑著疏狂的性子,橫躺在清涼的竹席上,后堂沒有暑氣。聽說吳地的人忙著賽龍舟,那悼念屈原的龍舟如猛虎般飛馳。我想高唱:‘公啊不要渡河’。屈原自己投江為何如此急切,白白讓人們敲碎回帆的鼓。楚江邊上,蘆葦花在風中飛舞。突然心中涌起這么多郁悶。呼喚屈原前來一起交談,用椒酒祭奠你。像屈原《天問》那樣荒唐的事何必追問,他的死只換來人間的角黍。還比不上伍子胥激起的怒濤。我忽然發狂說出驚人之語,料想諸位能知道我心中的痛苦。酒醒之后,重新緬懷古人。
乙巳:宋理宗寶祐三年(1255 年)。
劉潛夫:劉克莊,字潛夫。
冰簟(diàn):涼席。
公乎無渡:樂府《公無渡河》歌辭有‘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撾(zhuā):敲打。
靈均:屈原的字。
酹(lèi):以酒灑地祭奠。椒醑(xǔ):用椒浸制的酒。
呵壁:指屈原作《天問》,呵壁問天。
角黍:即粽子。
伍胥濤怒: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死,尸體被投入江中,傳說化為濤神。
此詞創作于宋理宗寶祐三年(1255 年)端午。當時南宋政權面臨內憂外患,政治腐敗,詞人可能因懷才不遇,目睹社會的種種弊病而感到悲憤。在端午這個特殊的節日,借憑吊屈原等古人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借端午憑吊古人,抒發自己內心的憤懣和對現實的不滿。其突出特點是情感豪放,用典豐富。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南宋時期詞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個人遭遇的感慨。
有美如花客,容飭尚中州。玉京杳渺際,與別幾經秋。家在金河堤畔,身寄白蘋洲末,南北兩悠悠。休苦話萍梗,清淚已難收。 玉壺酒,傾瀲滟,聽君謳。佇雪卻月,新弄一曲洗人憂。同是天涯淪落,何必平生相識,相見且遲留。明日征帆發,風月為君愁。
何必渡江如去歲,載花買酒山中。赤城風月笑相逢。城中差更樂,佳客飲千鐘。菊水粼粼生翠霧,蓉簾半卷西風。分明不與畫圖同。不妨歌此曲,君自是司空。
春睡倦。自撿花枝行遍。昨日新紅今日變。細*將袖染。翠扇迎風撲面。雙燕飛來還轉。簾外楊花簾里燕。相逢如未見。
春愁淺。窺人忽見桃花臉。桃花臉。輕寒初透,小窗猶掩。東風裙濕湘波*。相逢處處如人面。如人面。劉郎老去,怕伊重見。
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沉燒處碧凝煙。 紗窗避著猶慵起,極困新晴乍雨天。
社翁今日沒心情,為乞治聾酒一瓶。 惱亂玉堂將欲遍,依稀巡到第三廳。
手推嘔啞車,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農名。
海國民皆興禮義,潢池盜已息干戈。 農桑四境豐年屢,簫鼓千村吹氣多。
覆羔真得皂囊書,錦不元來勝石渠。 但寶銀鉤并鐵畫,何須玉帶與金魚。
昔人躭隱約,屠酤身亦安。 矧伊叢古書,枕藉於其間。 讀書博詩趣,鬻書奉親歡。 君能有此樂,冷淡世所難。 我本抱孤尚,為貧試彈冠。 欲和南薰琴,秋風欻戒寒。 恬無分外想,剩有日晷閒。 閱書於市廛,得君羈思寬。 誦其所為詩,刻苦雕肺肝。 陶韋淡不俗,郊島深以艱。 君勇欲兼之,日夜吟辛酸。 京華聲利窟,車馬如浪翻。 淡妝誰為容,古曲誰為彈。 桐陰覆月色,靜夜獨往還。 人皆掉臂過,我自刮眼看。 百年適志耳,豈必身是官。 不見林和靖,清名載孤山。
饾饤陰晴,乍中酒醒時,愁思如許。又倦柳千絲,做成煙雨。不信天涯今日里,昏昏都是垂簾過。鳩啼苦,竹粉翠樓,斜照猶駐。 為語。傷春舊侶。恁薇壺練帶,消得朝暮。看村瀑如潮,林霏疑霧。好借一蓑湖上去,短篷綠罨鷗波路。山無數,冷光潑青詩句。
日午風高新雨晴,殘花飛絮兩輕輕。 垂鞭緩轡饒間望,時復林間布谷鳴。
剡溪萬壑千巖景,人境誰能識心境。 君畫山陰雪后船。始悟前人發清興。 眼中百里舊山川,荒林雪月縈寒煙。 應緣興盡故無盡,賓主不見寧非禪。 當年戲留一轉語,不意丹青能再睹。 更畫人琴已兩忘,妙盡子猷真賞處。
越山楊梅最珍美,人杰地靈生項里。 江東廟食憶至今,應緣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無時窮,落在故鄉草木中。 請看枝頭萬點火,猶是咸陽三月紅。 摧剛作柔隨物轉,婦人之仁仍可見。 風姿和味說難名,顏色與香收易變。 炎炎夏日簾影垂,玷污玉筍明瓠犀。 映出越女天下白,壓倒驪山生荔枝。 金鼎奪胎尤出類,萬人口腹非其對。 外丹須要內丹成,任君封樹連園買。
清香自滿不因風,花氣迷人處處同。 祗與吹開又吹落,春愁已在笛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