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行
甲申天崩明不臘,九廟神靈哭閶闔。
嚆矢由來啟仁圣,我祖鷹揚委身正。
金戈鐵馬氣軼群,往往傳避飛將軍。
太原言言賊城守,矢石如山計持久。
蔽身土簏一何怯,被羽先登老謀捷。
明月不見舊牙旗,寒雁亂下汾河湄。
甲申天崩明不臘,九廟神靈哭閶闔。
嚆矢由來啟仁圣,我祖鷹揚委身正。
金戈鐵馬氣軼群,往往傳避飛將軍。
太原言言賊城守,矢石如山計持久。
蔽身土簏一何怯,被羽先登老謀捷。
明月不見舊牙旗,寒雁亂下汾河湄。
甲申年明朝滅亡,皇室宗廟的神靈在宮門處悲哭。事情的開端是為了開啟仁圣之世,我的祖先英勇威武,投身正義之事。他金戈鐵馬,氣勢超群,常常讓敵人聞風喪膽,如同飛將軍一般。太原城堅固,叛賊堅守,箭和石頭堆積如山,打算長久抵抗。有人躲在土堆后是多么怯懦,而我的祖先身披鎧甲率先登城,老謀深算而獲勝。明月下已不見舊日的軍旗,寒雁雜亂地落在汾河岸邊。
甲申:指特定年份,這里可能是明朝滅亡的1644年。天崩:指皇帝去世或國家滅亡。明不臘:明朝不能延續(xù)。臘,年終祭祀,這里代指延續(xù)。
九廟:帝王的宗廟。閶闔:宮門。
嚆矢:響箭,比喻事情的開端。仁圣:指正義、賢明之事。
鷹揚:形容威武的樣子。委身正:投身正義之事。
軼群:超群。
言言:高大的樣子。賊城守:叛賊守城。
土簏:土堆。
被羽:身披鎧甲。先登:率先登城。
牙旗:古代將軍的軍旗。
湄:岸邊。
此詩創(chuàng)作于明朝滅亡之后。1644年甲申之變,明朝覆滅,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tài)。詩人可能有感于明朝的滅亡,同時為了紀念祖先在戰(zhàn)爭中的英勇事跡而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社會經(jīng)歷了改朝換代的巨大變革,人們的生活和思想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這首詩以明朝滅亡為背景,歌頌了祖先的英勇。主旨在于緬懷歷史、紀念祖先。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事件與個人情感相結合,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xiàn)出戰(zhàn)爭的殘酷和歷史的滄桑。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特定時期人們對朝代更替的感受和對先輩功績的銘記。
佛磬云中寺,樵歌郭里湖。
城居蔭楊柳,野冦息萑蒲。
巫語傳杯珓,漁蓑入畫圖。
幽香滿花谷,不趁雪霜枯。
堆案盈庭勢未休,灰心聊此作天游。
剪除榛莽成幽徑,支架茅篁接古丘。
葉密風多能庇暑,云開山出更宜秋。
西園日涉從今始,誰信民官得自由。
十月南天尚暑襟,幽花何怪動清吟。
半扉素蕋呈修徑,幾朶夭紅出茂林。
地借小春回暖氣,日勻疏影轉輊陰。
惟應幕府多才俊,不負行臺醉賞心。
西度天津水見沙,輕風飛蓋綠楊斜。
相逢喜到千春寺,最后方開第一花。
富媼英華當間出,東君照育想非賖。
神仙高格黃裳色,安得深根植帝家。
酒斗公家物,規(guī)摹取自然。
無時挹香酎,有象掛高天。
綠玉燒為撇,黃金打作船。
何如學嘉量,深注瓦樽前。
何代神僧機匠深,手栽珠樹作珠林。
獰龍離穴頷初鑿,老蚌出泥光易尋。
海近鮫人工迸泣,山深木客費愁吟。
開窗夜半不成寐,明月時時照我心。
朝論方知子,哀哉疾不瘳。
歌聞湘浦些,魂返岱宗游。
文雅承三世,淵源見九流。
音容如可接,圖像在瀛洲。
衲帽麻衣君勿輕,有如華袞貴難名。
人須自力方能立,事若無誠斷不成。
倚物蔓條終嫩脆,冒霜寒柏始堅貞。
男兒一副黃金骨,莫學伊阿浪死生。
御史連章乞此行,制書優(yōu)遣副專城。
京都豈乏翺翔處,忠義先期去就明。
祖帳杯槃留晚色,關山草木動秋聲。
西州莫作經(jīng)年計,早晚君王召賈生。
清人如玉如蘭荃,元是水晶宮里仙。貳車海陽未期月,士庶一口咸稱賢。
請言清人所以賢,清人貎莊神凜然。中扄恬夷已自得,志意高潔凌云天。
犀珠焜煌照天地,清人不為迂其視。金鐘球磬雜管弦,清人不以勞其耳。
惟視與聽尚不為,豈肯為彼回其意。是焉神照無不通,豈特視明而聽聰。
是非毀譽不立已,輕重黙與權衡同。上訚訚兮下侃侃,和以不同惠而斷。
自然民物被休賜,芬馥不馳而自遠。閩山下士狂且恫,二十八年如萍蓬。
遇公于茲心膽空,教誨憐念皆深衷。大論時聞鍧霹靂,健句每驚爭化工。
聽言觀事潛欣悅,不見累旬如歲月。作歌笥中時一閱,如對巖巖冰蘗節(jié)。
愿公保此清人躬,古來大任求明哲。
悠悠驅馬歴山川,石火光中又度年。
狼籍冷梅初著地,玲瓏幽澗已通泉。
靜思客子萬里道,那及山人一覺眠。
香飯可添茶可試,回頭鄉(xiāng)國兩茫然。
河梁欲上手重攜,冷語南湖百尺隄。
看即青云開羽翼,莫羞黃綬走塵泥。
文章炳蔚元摛鳳,铓刃縱橫暫割雞。
欲識長官清浄意,高堂雙宇掲曹蹊。
嶺路蟠蟠石似龍,亭軒更在最高峰。
九江山水吾家近,四祖煙霞晚色濃。
吟興不惟夸美景,行人當為破愁容。
前村有酒青簾遠,強飲巖間水一鐘。
星出云之端,石在溪之潯。天上地下相絕幾百千萬里,硯中安得有星點點明如金。
既非瑕掩瑜,又似徽在琴。我疑星之飛流運動或不居,精采誤落黟流深。
不然神靈憫惻學士久濡滯,故借光景資清吟?;蛴懈写死?,杳默難推尋。
君不見虢山之石團團有桂在中象圓月,又不見廬江之石扶疏有木相樛為寒林。
無重言,但置寒窗筆札往古研于今。大剛無睢睢,至明無陰陰。君也能如此,是真金星硯之知音。
憶昨臥碧山,蒼蒼叢桂間。
白云為屏石為枕,綠蘿長掛明月閑。
忽乘輕舟泛江水,山月隨人還在此。
白鷺驚飛宿靄間,青山倒臥滄波砥。
此時孤棹發(fā)中流,川后停波聽棹謳。
不學子猷中夜返,欲乘眀月向資州。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