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城路 題種花圖
兩肩疏影和煙雨,春光載將多少。負耒攜鋤,披云帶月,竹外斜枝更好。狂來脫帽。似花底秦宮,愿隨花老。曲曲屏山,個人獨倚罷香抱。
催花應喜信早。惹枝頭幾許,蜂蝶爭鬧。畫閣湘簾,輕車寶馬,定有尋芳人到。安排草草。便無數香魂,夕陽憑吊。待喚園丁,更添栽翠蓧。
兩肩疏影和煙雨,春光載將多少。負耒攜鋤,披云帶月,竹外斜枝更好。狂來脫帽。似花底秦宮,愿隨花老。曲曲屏山,個人獨倚罷香抱。
催花應喜信早。惹枝頭幾許,蜂蝶爭鬧。畫閣湘簾,輕車寶馬,定有尋芳人到。安排草草。便無數香魂,夕陽憑吊。待喚園丁,更添栽翠蓧。
兩肩帶著稀疏的花影和如煙的細雨,不知承載了多少春光。扛著農具,披星戴月地勞作,竹林外斜逸的花枝更顯美妙。興致狂放時摘下帽子,就像花底的秦宮,愿與花一同老去。曲折的屏風山巒般環繞,有個人獨自倚著,放下了懷中的香物。催花的消息應是早早傳來,引得枝頭有不少蜂蝶喧鬧。華麗樓閣、湘妃竹簾,輕車寶馬,肯定會有尋芳之人到來。簡單地做了安排,可無數香魂只能在夕陽下被憑吊。等著喚來園丁,再添種些翠竹。
負耒(lěi)攜鋤:扛著農具。耒,古代的一種農具。
秦宮:東漢大將軍梁冀的寵奴,這里借指愛花之人。
屏山:曲折如屏的山巒,也指屏風。
翠蓧(diào):翠竹。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可推測詞人處于閑適生活中,對種花之事有濃厚興趣,可能在種花過程中有所感悟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種花展開,描繪種花場景和想象中的賞花之景。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情感細膩。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十尺樓闌三尺臺,碧山綠水自周回。
百年老樹春仍媚,半畝方塘天亦開。
漫倚南山歌白石,誰從東海問蓬萊。
安期一去無回首,且把新醪滿瓦杯。
蛾拂明燈竟自煎,枉將釵股拔尊前。
霞駢一去無消息,風燭孤搖更可憐。
紫玉化煙成隔世,黃金然桂惜流年。
芳馨何處聞騷怨,翡翠衾寒悵獨眠。
九十韶光轉眼過,一編補讀慰蹉跎。
心虛似竹狂言少,事亂如麻幻夢多。
愛客也知輸北海,耽吟敢道學東坡!
憑欄偶聽傷春曲,那不教人喚奈何!
江門閒起坐,白發照秋山。花擁宜人佩,蘭分稚子班。天恩來鎖闥,星信報銀灣。笑看東林鶴,傳書海上還。
池館山中舊,風光畫里新。澗松同雨露,江草自冬春。犬吠當林塢,花明隔水濱。遙疑姓秦者,莫是武陵人。
略彴微分碧玉灣,杖藜穿破郁藍天。山深草木春無路,時有藤花一樹妍。
琮琤林澗只聽聞,想見縈崖絡石紋。忽作驚湍濺飛雹,半隨花雨落紛紛。
昔夢閒情一枕蠲,閒愁過眼萬心鐫。
濕云葉葉垂虹外,歸鳥泠泠晚照邊。
澗草自分尋藥徑,湖天誰汛釣魚船。
西清斜月能消得,片玉輕松半影縣。
越海乘桴去,吾思管幼安。學通殷甲子,節見漢衣冠。
遁世心無悶,蒐奇力未彈。高名王彥考,薇蕨好同餐。
我老真無補,空教侍講帷。一瓻還秘閣,三禮愧經師。
病起凋顏早,書來作答遲。良朋隔瀛海,東望涕漣洏。
昔有一束書,無多手澤在。雒誦功易殫,文章溯流派。
一瓻偶借人,何處得津逮。勤勤克期鈔,腕脫敢云憊。
一隅以三反,周行問向背。摧摩顓且精,幸邀葑菲采。
即今萬牙簽,經史頗萃薈。余力羅百家,編輯及細碎。
愛博情轉疏,讀多不求解。譬如寶山回,空手徒自慨。
古賢惜分陰,青春可能再。
斜日倒穿龍尾道,
楊柳半枯秋色老。
翠華西幸華清宮,
長門落葉無人掃。
紀文已識一篇篤,予謚仍留兩字芳。
凡此無非勵臣節,監茲可不慎君綱。
象斯睹矣牘斯撫,月與霽而風與光。
井命復書書卷內,千秋忠跡表維揚。
陋屋三間草蓋成,四時蘭菊薦芳馨。
但知后圃多栽橘,何必陽山獨采苓。
破睡雪花茶滿盌,慰懷春色酒盈瓶。
與人無怨亦無德,自覺長年心自寧。
自信何為者,乾坤一庶民。
默參閒里味,睡友夢中人。
俯仰難逃俗,文章莫濟貧。
桃源津得問,何處不藏身。
榆關蕭瑟二庭空,堠火平安九塞通。
往日連師驚朔漠,只今市馬互西東。
黃河天上三城戍,畫角霜前萬里風。
知有馮唐論將略,不令魏尚久云中。
前輩凋零雅道衰,陳巖一叟尚龐眉。
昂藏且伴戴花老,么么安知撼樹兒。
警句可編半山集,高風宜配客星祠。
有詩一卷留天地,絕勝征南立二碑。
入時眉黛斗豐姿,撒手人天悔已遲。
裙皺留仙嗤趙姊,襪塵賦艷感陳思。
六張五角終疑夢,一抹雙心又費詞。
凄絕春江花月夜,淚痕狼藉濕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