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其二 己酉山行書所見
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醉扶孤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取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醉扶孤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取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在松岡下躲避暑熱,在茅草屋檐下避雨。來來去去度過多少悠閑時光。醉酒時扶著孤石觀看飛瀉的泉水,卻發(fā)現這里又是上次酒醒的地方。東邊人家娶媳婦,西邊人家嫁女兒,門前燈火閃爍,滿是歡聲笑語。千頃稻田的稻花香氣,是夜夜風露不斷醞釀而成的。
己酉:干支紀年,指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
松岡:長有松樹的山岡
取婦:娶妻,“取”同“娶”
歸女:嫁女兒
千頃:形容稻田面積廣闊
費:此處指耗費、成就
此詞創(chuàng)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辛棄疾退居江西上饒帶湖期間。此時他遠離朝堂紛爭,居于山間,詞中內容源于對田園生活的細致觀察與真實感受。
全詞通過描繪避暑避雨的閑適、鄰人婚娶的熱鬧及稻花飄香的田園景象,展現了鄉(xiāng)村生活的寧靜溫馨。語言質樸如話,風格清新自然,體現了辛棄疾詞作中少見的田園牧歌式風貌。
英雄爭逐鹿,百金買寶刀。
賢者貴自守,一笑甘蓬蒿。
所以管幼安,立志脫塵囂。
子魚非吾友,謝絕揮金交。
斗祿原不屑,況肯臣孫曹。
濯足滄浪水,歸來白發(fā)搔。
荒祠何年建,再拜仰清高。
感嘆不能去,葉落風蕭蕭。
篷背雨瀟瀟,并入江流響。
夜久覺船移,知有春潮上。
仙子飄飄何處來,金丹滿把彩霞開。
病軀何補人間世,玄牝徒勞柱下才。
天上碧桃君有種,杯中綠酒我無猜。
了知四大都歸幻,為汝狂歌嘯鳳臺。
紫燕桃花舞并旋,
高臺輕骨響連錢。
人間不少關山恨,
絕跡依風也可憐。
少日詞場偶一鳴,賦成銅爵有人驚。
彈琴自笑嵇中散,餐玉心嗤王外兵。
未肯鴻冥游廣莫,頗思鳳舉入承明。
誰知流浪終如此,愧汝輕裘棘下生。
圜峰聳于前,
鳴泉繞其背。
若使畫成圖,
誰云非傅會。
椒房懿德慶源同,
環(huán)佩雍容冠六宮。
妝罷朝元無一事,
關雎詩詠二南風。
春風楊柳盡垂絲,
湖海飄零對酒卮。
忽憶彭城今夜雨,
滿庭芳草鶴歸遲。
繞屋垂垂柳,當軒小小江。
買魚尋晚釣,浮蟻倒春缸。
山近云侵坐,月來梅印窗。
隱居誰似子,不羨鹿門龐。
馬齒加長矣。向天公、投箋試問,生余何意。不信懶殘分芋后,富貴如斯而已?;汤⑸贰⒛袃簤櫟亍H擅硪牙?,況悠悠、此日還如寄。驚伏櫟,壯心起。
直須姑妄言之耳。會遭逢、致君事了,拂衣歸里。手散黃金歌舞就,購盡異書名士。累公等、他年謚議。班范文章虞諸筆,為微臣、奉敕書碑記?;庇奥洌菩盐础?
心月孤圓,光吞萬像,起模畫樣。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收拾不上,光境俱亡。
取徑迂回入粵西,
羊城春色目中迷。
游魂幸得驚初定,
任卻木綿百鳥啼。
水陸街頭草草游,紫煙落日萬家浮。
北兵不識南皮恨,月里吹笳奧略樓。
破敵初聞卷白波,回腸奈此曼聲何。
坐中玉斗多新贈,莫為君侯致楚歌。
鳥宿人未宿,夜語空山清。
星自池底見,僧從林杪行。
悠然磐石上,坐待寺鐘聲。
雖設柴門晝亦關,衡茅低架兩三間。
平分窗外千竿行,高臥林南一枕山。
釀酒每逢秋色暮,鈔書常愛紙痕斑。
蓬蒿原是吾家物,仲蔚年來久不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