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其六 葉丞相園賞木犀,次韻子師
梧桐葉上秋蕭瑟。畫闌桂樹攢金碧。
花底最風流。相逢不上樓。
數枝添寶髻。滴滴香沾袂。
杯到莫留殘。霧窗疑廣寒。
梧桐葉上秋蕭瑟。畫闌桂樹攢金碧。
花底最風流。相逢不上樓。
數枝添寶髻。滴滴香沾袂。
杯到莫留殘。霧窗疑廣寒。
梧桐葉上秋意蕭瑟,雕花欄桿旁桂樹滿是金黃與碧綠的花朵。花叢中最是風流雅致,相逢卻不上樓去。摘下幾枝桂花插在發髻上,滴滴花香沾在衣袖上。酒杯端到面前不要留著殘酒,這霧氣籠罩的窗戶仿佛讓人懷疑到了廣寒宮。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這里指秋意凄涼。
攢金碧:指桂花金黃碧綠聚集在一起。
寶髻:婦女頭上帶有珠寶裝飾的發髻。
袂:衣袖。
廣寒:即廣寒宮,神話中嫦娥居住的月宮。
此詞是作者在葉丞相園賞木犀(桂花)時,依照子師的詞韻而作。在秋季賞桂的聚會場合,詞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秋季賞桂的情景,突出桂花之美和聚會的歡快。其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清新。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對生活中美好場景的細膩捕捉和生動表達。
山行頗覺思悠然,游遍仙家幾洞天。
登見日亭風刮面,立飛云頂月齊肩。
稚川翁有燒丹灶,景泰師留卓錫泉。
我得真人金石訣,無求自可享長年。
食薇已愧首陽人,肯學楊雄作美新。
滿目山河長是淚,窮崖草木不知春。
狂來自與白云笑,老去從教俗子嗔。
湖海論交無久近,相逢同是漢遺民。
鵬程九萬盡天寬,剛被西風鎩羽翰。
四海車書新宇宙,幾家門戶舊衣冠。
園花灼灼酣春夢,澗竹亭亭傲歲寒。
正氣莫教銷鑠盡,典型留與后人看。
身披云衲瘦伶俜,一刺新添得寺名。
餐供未便趺足坐,誦經猶作讀書聲。
禪窗欲晚聞鐘掩,吟履逢秋踏葉行。
應是千生修得到,幾人頭白尚無成。
遙望秋千露短墻,垂垂楊柳拂西莊。
漲天無處著飛絮,過雨殘紅驚褪粧。
禁火寒庖成辟谷,耐饑醉腹喜如囊。
人生能有幾寒食,回首東風夢一場。
不拘早晚過長橋,要泊橋邊踏巨鼇。
無月色時方得睡,有梅花處必停篙。
不逢水活魚休買,才見溪清米便淘。
到得旗亭須報我,落帆相與醉村醪。
此經如筏,寫之著相。而刺血寫,妄中之妄。
經諸佛說,血父母生。何浄何垢,等為前塵。
末法阇梨,沉酣入骨。一毫且靳,而況于血。
血猶可舍,是知身幻。大痛一囘,直須臂斷。
氣和色莊,襟度洋洋。雪殘春嶂,月午秋江。
峙凌虛金碧兮增飛來小朶之奇觀,發昔人幽潛兮來典午咸和之遺芳。
或見或聞,意消心降。
若夫奉己淡薄,接物慈祥。不泥文字,不墮平常。
此所以為北峰之克家,而于自受用三昧中,合乎性具之宗綱。
鑒空閣上賞僧軒,祇樹深開不二門。
一水橫流界平野,數峰突起補前村。
舟來舟去人多事,潮落潮生岸有痕。
鎮日長閑輸老衲,倚筇獨坐古榕根。
飄飄興動酒家簾,身世都拚醉大千。
愁逐夢魂回夜半,思隨詩句到天邊。
再興炎祚諸公力,一線桐江萬古賢。
何日洗心來伴此,不須別辦買山錢。
學書學劍兩無成,天乞梅邊隠姓名。
未必清閑非盛福,縱教富貴亦虛榮。
百年有限春風老,萬事無心夜月明。
何計莫餐煙火供,漱流眠石過今生。
轉身動腳,開口露牙。明明是我,的的非它。
衲僧不肯向省要處受用,甘自區區于道途之上。
真可惜,誠可嗟。
瑞巖老婆心切,未免為汝指個歇處。
便請急急囘首,早早歸家。
衡陽布衣武應辰,柯山迎拜新使君。
使君道德今天人,不知肯開衡山云。
君看衡云開未開,吾道所關非小哉。
應辰為我三致意,行藏已定顏心齋。
竛竮山癯,搭颯野服。
煮茗松根,煨芋巖曲。
且農且漁,非仙非俗。
淇傍何有,秋鶴霜竹。
倦客逢萸節,生涯寄葉舟。
窮途危不顧,飛棹去難留。
舊菊重陽日,寒蘆兩岸秋。
多情惟破帽,猶恐老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