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李參政龍鶴山廬
山色醉痕邊,溪聲客枕前。
山溪元自舊,人已別經年。
天公富萬有,秋事不曾貧。
靜閱歲時信,動觀天地仁。
莫使兒輩覺,從渠青紫紛。
馬前金罷亞,鳥外玉奫淪。
世事從頭數,時機觸眼奇。
山靈莫留客,大廈要人枝。
山色醉痕邊,溪聲客枕前。
山溪元自舊,人已別經年。
天公富萬有,秋事不曾貧。
靜閱歲時信,動觀天地仁。
莫使兒輩覺,從渠青紫紛。
馬前金罷亞,鳥外玉奫淪。
世事從頭數,時機觸眼奇。
山靈莫留客,大廈要人枝。
山色如醉,仿佛就在眼前;溪聲潺潺,在我客居的枕邊響起。山和溪還是原來的模樣,可人已分別多年。上天富有萬物,秋日的景象也并不貧乏。靜靜地感受歲月流轉的規律,動態地觀察天地間的仁德。不要讓晚輩察覺,任由他們去追求功名利祿。馬前是金黃的莊稼,鳥外是如玉般的水波。世事從頭細數,時機滿眼新奇。山神不要挽留我,國家的大廈正需要人來支撐。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寫詩。參政:官名。醉痕:形容山色濃郁如醉后的痕跡。元自:本來。萬有:萬物。罷亞:稻穗搖擺的樣子。奫淪:水深廣的樣子。山靈:山神。人枝:即“人材”,人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途中,看到自然景色,聯想到時光流逝和自身的責任。當時社會或許有一定的發展機遇,詩人渴望能為國家貢獻力量。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對家國的責任感。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懷,將自然之景與人生感慨、家國情懷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峨峨神岳吐靈襟,弱冠飛英翰墨林。
楚國未登和氏璧,晉人惟重孔家金。
文高千丈云霞彩,賦敵三都鼓吹音。
圣代已招巖穴士,傅生他日定為霖。
端居無所聊,稍復治文字。南堂冬日明,窗戶暖可喜。圖書羅滿前,意覽不由次。聊收靜者趣,以亂憂人思。
亭亭當軒竹,使我長嘆喟。封植苦不早,顏色頗憔悴。勁節亮不改,虛心如有遲。
緬懷江夫子,循道久不試。邈然高簡姿,不受世俗累。一官才復進,左謫良何亟。
德義我所珍,軒冕安能貴。長嘯汝水濱,濁醪日自釃。效陶有新篇,翼孔著高議。
弦琴坐虛室,默與古人值。顯晦一其心,淡然天淳粹。
思之不可見,暑謝寒已摯。諒非對此君,茲懷何由慰。
驅車背河去,雞犬幾家村。
山斷春風急,云生野氣昏。
涉溪沙水亂,步逕草花繁。
谷口多幽思,青林啼鳥喧。
山茶花開菊花紫,青桂童童立花里。
柔姿翠干已可憐,更傍幽叢看花蕊。
山僧揖我臨階坐,眼到欄邊心即喜。
便欲攜歸種郡齋,忍令此地風煙埋。
才武真賢主,憂勤出至誠。
五年膺大統,一旦享英名。
鳳駕乘霞遠,龍樓繼日明。
永言配昭考,陵寢卜周京。
開奩拜嘉貺,俯視目已眩。
從天落旋星,有客射金彈。
清香如始摘,佳味不少變。
寄謝嶺頭人,梅花慚贈遠。
官曹本自冷,況值秋風后。
落葉頻委階,斜光半穿牖。
幽閑夙所尚,默靜頗能久。
門外聲利喧,于吾竟何有。
日月忽已遠,再見新谷升。喪期有常數,吉我衣與襟。
俯仰自悲咤,淚下肝膽崩。尚推立身報,未即泯余生。
肅肅忠憲公,秉德輔休明。報國有遺意,訓言猶在聽。
況茲世厚恩,兄弟秩王庭。一朝出門去,事業各自營。
上當答君仁,下以為親榮。獨此抱疴瘵,謝喧守柴荊。
掃冢奉時祭,履田課春耕。既無公家責,聊徇狷者情。
出處雖云異,要以道為程。
濟濟眾君子,庠序之冠冕。
來燕升我堂,良用慰衰蹇。
清言屏絲竹,善意陋肴膳。
茲藩實故國,賢哲世多顯。
荀陳沒已遠,余跡竟未踐。
顧慚為政久,儒道不加闡。
云飛乏孔翠,廟薦闕瑚璉。
非期寵祿光,或慮志業淺。
惟天儻有待,在己固當勉。
臨觴無以侑,相敦在誠善。
浮舟亂清洛,中流望嵩少。
山晴水光晚,藍碧近相照。
倚崖睨落日,坐覺身世小。
嘆息浮生勞,臨風一長嘯。
蕭灑崔居士,高閑養性靈。
涼風滿樽酒,永日一函經。
竹色垂遮戶,桐花開滿庭。
未嗟相見闊,交照本忘形。
南堂秋雨清,竹樹變愁靜。
微寒病體蘇,燕坐塵事屏。
高林颯已落,鳴雁去方永。
何以消沉憂,予心在箕潁。
紛敷北軒植,移?來中園。
微雨一飄灑,咄咄芽蕊繁。
輕黃吐雙蕉,寸碧羅叢萱。
更憐二棕櫚,遠結蜀土根。
清風落檐楹,翼羽何翻翻。
惟此松竹姿,灑然出塵昏。
眾芳自爭妍,正性中獨存。
愿秉歲寒操,翠色藹君軒。
自愴宮車別帝臺,寄言籬菊不須開。
心喪忍到行春浦,耳病慵攜遲月杯。
天色陰沈鳴雁過,物華零落暗蛩催。
卻輸小杜憐嘉節,酩酊齊山夜始回。
微陽動泉脈,遠水來渙渙。
斜日著底明,輕冰隨處斷。
清函竹陰碎,綠與波紋亂。
安得解扁舟,窮源事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