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皇帝挽詞二首 其一
才武真賢主,憂勤出至誠。
五年膺大統,一旦享英名。
鳳駕乘霞遠,龍樓繼日明。
永言配昭考,陵寢卜周京。
才武真賢主,憂勤出至誠。
五年膺大統,一旦享英名。
鳳駕乘霞遠,龍樓繼日明。
永言配昭考,陵寢卜周京。
英宗皇帝是有才能且英武的賢明君主,他憂國勤政出自一片至誠之心。在位五年統御天下,一朝逝去留下英名。皇帝的車駕如乘彩霞遠去,新君繼位皇宮如旭日般光明。永遠能與先皇匹配,陵墓選在了周地的京城。
才武:有才能且英武。
憂勤:憂慮勤勞,指為國事操勞。
膺大統:承受皇位,登基稱帝。
鳳駕:指皇帝的車駕。
龍樓:指皇宮,這里借指新君。
昭考:指先皇。
陵寢:帝王的墳墓。
卜:選擇。
周京:指周朝的京城,這里泛指合適的地方
宋英宗在位僅五年便去世,此詩創作于英宗駕崩后。當時朝廷面臨新舊君主交替,詩人作挽詞表達對英宗的追思,同時對新君有所期待。
這首挽詞主旨是贊頌英宗賢明勤政,突出其在位雖短卻留下英名。特點是語言莊重,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是研究宋代挽詞文化及對帝王評價的資料。
莫把杭州比福州,蒙塵西子也應羞。湖山雖好難留我,愁絕斜陽故國秋。
短棹相將采白蘋,落花如雨正沾巾。為懷公子金蘭契,更愛郎君玉樹新。菜把每供煩地主,酒杯先酌敬鄉人。卻愁候吏催行馬,春水無由接釣緡。
一株荷葉自亭亭,綠云輕,露晶瑩。才離水面,弱不耐風侵。認取淩波搖曳步,愁顧盼,襪生塵。岸頭惆悵是何人,獨沉吟,更逡巡。恨無蘭槳,一水渺天津。寂寂流波聲不盡,微雨濕,已黃昏。
岷峨晴翠落鯨波,牛斗靈光出太阿。萬里風煙歸攬結,三川麟鳳入搜羅。花明帝里春將近,云繞鄉山路不多。往與門生作同榜,曲江先后引鳴珂。
我浴江門點浴沂,藤蓑自樣制春衣。尋常只著藤蓑去,細雨斜風釣不歸。
百里長堤上,蘢蔥夏木清。山云含雨重,溟浪挾風輕。弱質辭官責,歸心數驛程。江湖眼前闊,點點白鷗明。憶昔相逢日,維舟夕樹邊。岸花飛別酒,江雁落鳴弦。夢斷三年客,云分萬里天。因君共行役,撫卷重悽然。漸老慚何益,扁舟稍涴塵。貼云鷹翅闊,浮日草光勻。坐側民風歉,行甘客計貧。遙知故園竹,新綠半成筠。
孫郎忽唾寒窗玉,來過當年玉川屋。更作縱橫一尺書,為榜南坡兩三竹。
朵朵芙蓉倚碧天,溪光嵐影藹晴煙。望中佳致堪圖畫,疑在匡廬五老前。
雅潔玉簪花,清芬莫與比。不得向陽栽,植根北窗底。
經秋成慘思,入夜始玄言。霜白先微月,鐘清乍嘯猿。澗流應閉葉,山雨未開門。明日疏林外,能禁覽眺繁。
花落鶯啼春復深,雙梧交映晝沈沈。煩君為掃亭前石,待我歸來看綠陰。
笑賭乾坤看兩龍,淮陰目動即雌雄。興王大計無尋處,卻在先生一躡中。
呼僮耕云種瑤樹,斗掛青冥下風露。隔林野鶴不知寒,為我飛來復飛去。素與梅花自有緣,又移幾本種庭前。鏡中一半閒風月,不屬王郎載雪船。
綠樹冬深不怕霜,怪來風上說南方。人經蠻寨愁蛇蠱,客聚盤江趁虎場。翠黛插云山似戟,潢流蒸氣水如湯。王師到處沾恩澤,甘雨隨車洗瘴鄉。
西園新橘柚,東壁舊松云。木石能相友,禽魚遂作群。栽花泥入袖,灌菜水沾裙。日暮無他事,獨酌起微醺。